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39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该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和涡轮增压器的涡壳,涡壳与排气管本体一体成型,排气管本体设有第一废气通道,涡壳设有第二废气通道,第一废气通道与第二废气通道相切,第二废气通道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该带有涡壳的排气管能防止排气管本体与涡壳的连接处漏气,有效减少废气的能量损失,提高废气的利用率,能提升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有助于发动机节油,减少碳排放,且能满足更多的涡壳与排气管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位置关系。位置关系。

Exhaust pipe with volute, engin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发动机均采用涡轮增压器,排气管连接气缸盖和涡轮增压器,通常情况下,排气管和涡轮增压器的涡壳是分体成型后再进行装配,在加工排气管时,加工出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在加工涡壳时,加工出涡壳内的废气流道,在将排气管与涡壳装配时,使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的出口与涡壳内的废气流道的进口对准。然而,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和涡壳内的废气流道单独设计导致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不能很好地与涡壳内的废气流道相切,废气在从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进入到涡壳内的废气流道时,会冲撞排气管的内壁和/或涡壳的内壁,造成废气能量损失,降低了废气能量的利用率,降低了涡轮增压器的效率,而且,涡壳内的废气流道的出口未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也会造成废气能量损失,进一步降低了废气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以解决排气管内的废气流道和涡壳内的废气流道单独设计,涡壳内的废气流道的出口未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会造成废气能量损失,降低了废气能量利用率,降低了涡轮增压器的效率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包括:
[0006]排气管本体,所述排气管本体设有第一废气通道;
[0007]涡轮增压器的涡壳,所述涡壳与所述排气管本体一体成型;所述涡壳设有第二废气通道,所述第一废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废气通道相切,所述第二废气通道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
[0008]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管本体包括第一管体和两个第二管体,两个所述第二管体均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涡壳一体成型。
[0009]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还包括两个密封卡环,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卡环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另一个所述密封卡环位于另一个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
[0010]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包括第一总管和均与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支管,每个所述第一支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总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总管和均与所述第二总管连接的多个第二支管,每个所述第二支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总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一总管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一部分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总管,另一部分固定设置于所述涡壳,所述隔板被配置为能将所述第一废气通道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第一分通道且能将所述第二废气通道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个第二分通道,两个所述第一分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管体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分通道还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分通道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分通道的出口均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
[0012]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分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呈圆弧形,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呈夹角设置。
[0013]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均与气缸盖的排气道相切。
[0014]作为上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体和两个所述第二管体均固定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用于与气缸固定连接。
[0015]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
[0016]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该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和涡轮增压器的涡壳,涡壳与排气管本体一体成型,排气管本体设有第一废气通道,涡壳设有第二废气通道,第一废气通道与第二废气通道相切,第二废气通道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该带有涡壳的排气管,涡壳与排气管本体一体成型,能防止排气管本体与涡壳的连接处漏气,还能缩短废气从气缸盖的废气出口到涡轮叶片的路径长度,有效减少废气内能损失,且能减少零部件。排气管本体设有第一废气通道,涡壳设有第二废气通道,第一废气通道与第二废气通道相切,使废气从第一废气通道平稳地进入第二废气通道,减少废气冲撞第一废气通道的内壁和第二废气通道的内壁的冲击力,减少废气的能量损失,提高废气的利用率,且能满足更多的涡壳与排气管本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即涡壳与排气管本体在一条直线上;或者涡壳与排气管本体不在一条直线上,都能保证废气在第一废气通道与第二废气通道之间的过渡平稳。而且第二废气通道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以使从第二废气通道的出口喷出的废气与涡轮叶片相切,能提升涡轮增压器的效率,有助于发动机节油,减少碳排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的剖视图。
[0021]图中:
[0022]1、排气管本体;11、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11、第一支管;112、第一总管;121、第二支管;122、第二总管;1121、第一通道;1122、第二通道;1123、第三通道;
[0023]2、涡壳;21、第二废气通道;
[0024]3、隔板;
[0025]4、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本体(1),所述排气管本体(1)设有第一废气通道;涡轮增压器的涡壳(2),所述涡壳(2)与所述排气管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涡壳(2)设有第二废气通道(21),所述第一废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废气通道(21)相切,所述第二废气通道(21)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叶片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本体(1)包括第一管体(11)和两个第二管体(12),两个所述第二管体(12)均固定插接于所述第一管体(11),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涡壳(2)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涡壳的排气管还包括两个密封卡环,其中一个所述密封卡环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管体(12)与所述第一管体(11)之间,另一个所述密封卡环位于另一个所述第二管体(12)与所述第一管体(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1)包括第一总管(112)和均与所述第一总管(112)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支管(111),每个所述第一支管(11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总管(1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二管体(12)包括第二总管(122)和均与所述第二总管(122)连接的多个第二支管(121),每个所述第二支管(1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总管(12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所述第二总管(122)与所述第一总管(11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大陆张毅王震史艳彬于岐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