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05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该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开设有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所述上层油腔与所述下层油腔连通,所述下层油腔靠近所述上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安装有隔板,所述安装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隔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数量相同。该装置通过上层油腔、下层油腔与隔板配合设置,使干湿油底壳结构能够实现干湿两用,即可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调节方便,安装快捷,极大降低配套成本,方便了客户需求。方便了客户需求。方便了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适应性等要求的提高,车辆及其零部件的轻量化、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成为了一个获得广泛关注的提升方向,当前油底壳结构可能较为单一,大多数为湿式或干式的,可能没有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这种单一的油底壳往往可能只配备一种动力系统,无法兼顾到其他系统,对客户的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旨在改善结构单一,不能实现干湿两用,无法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本体。
[0006]所述油底壳本体开设有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所述上层油腔与所述下层油腔连通,所述下层油腔靠近所述上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安装有隔板,所述安装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隔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数量相同。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开设有通孔与限位孔,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活动于所述通孔,所述固定螺栓远离所述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外壁与所述限位孔内壁密封转动设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下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下层油腔内壁间隙配合。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下层油腔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耐腐蚀设置。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上层油腔连通,所述凹槽一侧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出油管与车内抽油泵连通,所述凹槽内顶部设置有过滤网。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设置,所述出油管设置有单向阀。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车内冷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却管电性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蛇形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层油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
器与车内抽油泵电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当我们配湿式油底壳本体时,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是相通的,发动机回油可以直接回到油底壳本体底部,当我们配干式油底壳本体时,只需要在上层油腔和下层油腔中间安装一个隔板,隔板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安装面的螺纹孔内,即可把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隔开,发动机回油时先回到上层油腔,再通过抽油泵把油抽到下层油腔供发动机润滑使用。通过上层油腔、下层油腔与隔板配合设置,使干湿油底壳结构能够实现干湿两用,即可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调节方便,安装快捷,极大降低配套成本,方便了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俯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侧面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整体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块安装示意图。
[0024]图中:100

油底壳本体;110

上层油腔;120

下层油腔;121

安装面;122

螺纹孔;130

隔板;131

固定螺栓;1311

限位块;132

通孔;133

限位孔;134

密封块;135

密封圈;136

凹槽;1361

出油管;1362

过滤网;1363

温度传感器;1364

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壳本体(100),所述油底壳本体(100)开设有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所述上层油腔(110)与所述下层油腔(120)连通,所述下层油腔(120)靠近所述上层油腔(1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121),所述安装面(121)安装有隔板(130),所述安装面(121)开设有螺纹孔(122),所述螺纹孔(1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122)均匀设置,所述隔板(130)安装有固定螺栓(131),所述固定螺栓(131)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122),所述固定螺栓(131)与所述螺纹孔(122)数量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0)开设有通孔(132)与限位孔(133),所述固定螺栓(131)贯穿活动于所述通孔(132),所述固定螺栓(131)远离所述螺纹孔(12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311)外壁与所述限位孔(133)内壁密封转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0)靠近所述下层油腔(1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134),所述密封块(134)与所述下层油腔(12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道龙廖升友覃壮革沈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