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气装置及打气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08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气装置及打气筒,放气装置包括:阀体,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一气道;阀杆,其部分区域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气道,阀杆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二气道,第二气道与第一气道相连通,阀体和阀杆之间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放气通道;封堵结构,设置于阀杆和阀体之间,阀杆相对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放气通道。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阀体套设于阀杆的直线滑动的安装方式,通过阀体和阀杆相对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放气通道,操作便捷,稳定性较好,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放气装置的密封性能较好。性能较好。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气装置及打气筒


[0001]本技术涉及打气筒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放气装置及打气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打气筒包括打气筒主体和与打气筒主体出气端连通的连接管组件,连接管组件设置有用于与充气对象(例如:轮胎)连通的放气装置,这种放气装置即可充气又可放气,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组装工序较为繁琐,制造成本较高,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操作便捷。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放气装置的打气筒。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放气装置,包括:阀体,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一气道;阀杆,其部分区域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所述阀杆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与所述第一气道相连通,所述阀体和所述阀杆之间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放气通道,所述放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相连通;封堵结构,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阀杆相对所述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所述放气通道。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放气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充气时,阀体和阀杆处于放气通道封堵状态的的相对位置,即封堵结构封堵放气通道,放气通道无法连通于外界,此时,操作打气筒,气体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进入至充气对象(例如:轮胎)内,以完成充气功能;当充气对象(例如:轮胎)需要放气时,通过阀杆相对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打开放气通道,充气对象(例如:轮胎)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并进入至放气通道,进而气体通过放气通道排放至外界,以完成放气功能,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阀体套设于阀杆的直线滑动的安装方式,通过阀杆相对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放气通道,操作便捷,稳定性较好,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放气装置的密封性能较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杆包括滑动伸入至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滑动端,所述滑动端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气道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形成所述放气通道,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凹槽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封堵所述放气通道,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具有间距;所述凹槽和所述密封圈二者其一设置于所述滑动端,所述凹槽和所述密封圈二者另一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壁。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端靠近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环绕所述滑动端轴线的锥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阀杆轴向的最大移动距离的限位结构。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阀体相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阀杆包括位于所述滑动端一侧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径,所述凸台的侧壁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且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凸起部轴向的最大移动距离。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件为套设于所述阀体部分区域且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螺接于所述阀体,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阀杆穿设于所述筒体,所述筒体内壁和所述凸台的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放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外界。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体之间的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作用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体,以使得二者保持所述放气通道处于封堵状态的相对位置。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且位于所述第一气道外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阀杆,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体。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气道内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阀杆,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体。
[00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打气筒,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放气装置;打气筒主体;连接管组件,连通于所述打气筒主体的出气端,所述放气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组件。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打气筒,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放气装置设置于连接管组件,充气时,阀体和阀杆处于放气通道封堵状态的的相对位置,即封堵结构封堵放气通道,放气通道无法连通于外界,此时,操作打气筒,气体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进入至充气对象(例如:轮胎)内,以完成充气功能;当充气对象(例如:轮胎)需要放气时,通过阀杆相对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打开放气通道,充气对象(例如:轮胎)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并进入至放气通道,进而气体通过放气通道排放至外界,以完成放气功能,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阀体套设于阀杆的直线滑动的安装方式,通过阀杆相对阀体轴向移动以使得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放气通道,操作便捷,稳定性较好,组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放气装置的密封性能较好。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放气装置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其中放气通道处于封堵状态;
[0021]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放气装置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其中放气通道处于打
开状态;
[0023]图5为图4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放气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7为放气装置和连接管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8为放气装置和连接管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9为放气装置和连接管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阀体10、第一气道11、螺纹连接部12;
[0030]阀杆20、第二气道21、滑动端22、锥面221、凸台23、凸起部231、插接端24、倒齿部241;
[0031]放气通道30、封堵结构40、凹槽41、密封圈42;
[0032]限位件50、限位槽51、复位结构60;
[0033]连接管组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气装置,用于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一气道(11);阀杆(20),其部分区域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11),所述阀杆(20)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第二气道(21),所述第二气道(21)与所述第一气道(11)相连通,所述阀体(10)和所述阀杆(20)之间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放气通道(30),所述放气通道(30)与所述第一气道(11)、所述第二气道(21)相连通;封堵结构(40),设置于所述阀杆(20)和所述阀体(10)之间,所述阀杆(20)相对所述阀体(10)轴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封堵结构(40)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所述放气通道(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包括滑动伸入至所述第一气道(11)内的滑动端(22),所述滑动端(2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气道(11)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形成所述放气通道(30),所述封堵结构(40)包括凹槽(41)和密封圈(42),所述密封圈(42)可封堵所述放气通道(30),所述密封圈(42)与所述凹槽(41)的底面具有间距;所述凹槽(41)和所述密封圈(42)二者其一设置于所述滑动端(22),所述凹槽(41)和所述密封圈(42)二者另一设置于所述第一气道(11)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22)靠近所述阀体(10)的一端设置有环绕所述滑动端(22)轴线的锥面(2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阀杆(20)轴向的最大移动距离的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阀体(10)相连接的限位件(50),所述限位件(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恒奕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