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69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包括底盘、第一差速器、第二差速器和传动轴,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转轴,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改变汽车的驱动方式,从而使汽车适应不同路面,提高汽车的经济性,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避免线束交错,影响使用,且防止线束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线束发生松动,引发电路损坏,且具备保护作用,防止电池在充电时,温度过高,引起电池爆炸或燃烧的状况,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系统之一。电动汽车运行性能的好坏主要是由其驱动系统决定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由牵引电机、电机控制器、机械传动装置、车轮等构成。它的储能动力源是电池组。电机控制器接收从加速踏板、刹车踏板和PDRN控制手柄的输出信号,控制牵引电机的旋转,通过减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半轴等机械传动装置带动驱动车轮。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在逐渐普及,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崎岖路面或公路等不同路面,切换驱动方式,新能源电池组易在充电时易温度过高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且不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具备便于改变汽车的驱动方式,从而使汽车适应不同路面,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避免线束交错,影响使用,且防止线束在使用时发生晃动,且具备保护作用,防止电池在充电时,温度过高,引起电池爆炸或燃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崎岖路面或公路等不同路面,切换驱动方式,新能源电池组易在充电时易温度过高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且不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改变汽车的驱动方式,从而使汽车适应不同路面,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避免线束交错,影响使用,且防止线束在使用时发生晃动,且具备保护作用,防止电池在充电时,温度过高,引起电池爆炸或燃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包括底盘、第一差速器、第二差速器和传动轴,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转轴,所述底盘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底盘的顶部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底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央控制器。
[0006]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右侧焊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焊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底部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中部焊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顶部焊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顶部焊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焊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底部焊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
轴承的外壁焊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壁与第六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第四齿轮的外壁与第五齿轮的外壁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尺寸小于第四齿轮的尺寸,所述第六齿轮的尺寸大于第五齿轮的尺寸。
[0007]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焊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输出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顶部开设的通孔内焊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壁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与第三转轴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五齿轮的底部和第六齿轮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与凹槽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底部与第二差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轴为两个,两个传动轴的输入端分别于第一差速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差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盘的顶部左侧通过螺钉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五转轴,所述中央控制器的底部焊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管体的外壁开设有方槽,所述管体的外壁底部螺纹连接有螺帽。
[0010]优选的,所述管体和螺帽设置有七个,且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套管的内壁焊接有滑块,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套管内壁焊接的滑块放置在第三转轴外壁开设的滑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的顶部设置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顶部通过螺钉电量传感器,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震动传感器,所述电池箱的顶部通过螺钉安装有电源保护器,所述电源保护器的顶部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温度传感器、电量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第二差速器、驱动电机、电源保护器、第一差速器、发动机、电动机、电动推杆、发电机和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改变汽车的驱动方式,从而使汽车适应不同路面,提高汽车的经济性,便于对线束进行固定,避免线束交错,影响使用,且防止线束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线束发生松动,引发电路损坏,且具备保护作用,防止电池在充电时,温度过高,引起电池爆炸或燃烧的状况,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的套管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的第五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的第四齿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图一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图一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图一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底盘;2、驱动电机;3、第五转轴;4、电池箱;5、电池组;6、传动轴;7、第二差速器;8、第四转轴;9、电动机;10、发电机;11、发动机;12、第一轴承;13、第一差速器;14、中央控制器;15、套管;16、第三转轴;17、第二轴承;18、第五齿轮;19、第二转轴;20、第四齿轮;21、第一转轴;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电动推杆;25、固定板;26、第六齿轮;27、限位块;28、第一齿轮;29、电源保护器;30、温度传感器;31、震动传感器;32、电极板;33、管体;34、螺帽;35、第四轴承;36、电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8,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包括底盘1、第一差速器13、第二差速器7和传动轴6,底盘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发动机11,发动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21,第一转轴21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包括底盘(1)、第一差速器(13)、第二差速器(7)和传动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发动机(11),所述发动机(11)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壁焊接有第一齿轮(28),所述底盘(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端焊接有第四转轴(8),所述底盘(1)的顶部右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发电机(10),所述底盘(1)的顶部左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池箱(4),所述电池箱(4)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电池组(5),所述底盘(1)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中央控制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右侧焊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焊接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的内壁焊接有第二转轴(19),所述第二转轴(19)的外壁底部焊接有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转轴(19)的外壁中部焊接有第三齿轮(23),所述第二转轴(19)的外壁顶部焊接有第四齿轮(20),所述第一差速器(13)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6),所述第三转轴(16)的外壁顶部焊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的外壁焊接有第五齿轮(18),所述第三转轴(16)的外壁底部焊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壁焊接有第六齿轮(26),所述第一齿轮(28)的外壁与第二齿轮(22)的外壁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的外壁与第六齿轮(26)的外壁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0)的外壁与第五齿轮(18)的外壁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的尺寸小于第四齿轮(20)的尺寸,所述第六齿轮(26)的尺寸大于第五齿轮(18)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传导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的顶部左侧焊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焊接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的底部输出端焊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25)顶部开设的通孔内焊接有第四轴承(35),所述第四轴承(35)的内壁焊接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的内壁与第三转轴(16)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管(15)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限位块(27),所述第五齿轮(18)的底部和第六齿轮(26)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惜真高延晖林晓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