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077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23
本申请涉及管塔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铁板件经折弯、焊接、成型、酸洗、水洗,制得待镀件;S2、待镀件置于聚乙二醇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待镀件,干燥,制得助镀件;S3、助镀件置于镀锌液中浸泡,在4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管塔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单管塔包括塔体及塔体上部连接设置的工作平台,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安装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
[0003]单管塔的基础材料为铁,由于铁容易被腐蚀,因此,常需要在铁表面做镀锌处理,一般采用镀锌液进行热浸渍处理,使镀锌层沉积在铁件表面。
[0004]但是由于单管塔常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中风力、尘沙以及其他冲击影响,从而容易影响镀锌层的使用寿命,若镀锌层从铁件表面剥落或脱离,容易影响单管塔的食用寿命。
[0005]因此,急需制备一种应用于单管塔的镀锌液,使镀锌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防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使单管塔表面的镀锌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防腐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铁板件经折弯、焊接、成型、酸洗、水洗,制得待镀件;S2、待镀件置于聚乙二醇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待镀件,干燥,制得助镀件;S3、助镀件置于镀锌液中浸泡,在430

460℃条件下进行升温镀锌处理,制得镀锌件;S4、镀锌件经冷却、钝化、检验,制得成品;镀锌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氯化锌25

32份、氯化钾155

165份、硼酸15

18份、水790

820份、改性氮化硅3

8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铁板件与镀锌液接触初期,利用聚乙二醇溶液的粘结性,促进改性氮化硅以及镀锌液中其他物质原料粘附在助镀件表面;随着升温镀锌工艺的进行,在430

460℃条件下,聚乙二醇逐渐热解,而铁板件上的铁与锌形成固熔体,当锌在固熔体中达到饱和后,锌铁两种元素发生原子扩散,扩散到铁基质上的锌形成镀锌层,从而使镀锌层中的改性氮化硅较为稳定、牢固的附着在镀锌件表面,利用氮化硅较高的强度,从而提高镀锌层的强度,使单管塔表面的镀锌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即使在外界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单管塔仍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的,所述改性氮化硅为氮化硅表面依次接枝氨基、马来酸酐、聚丙烯腈制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化硅表面附着氨基后,利用马来酸酐对氨基、聚丙烯腈的接枝作用,使氮化硅表面形成发散接枝结构,配合改性氮化硅较大的比表面积,便于改性
氮化硅与聚乙二醇接触,使改性氮化硅附着在待镀件表面;并且利用氨基与聚乙二醇中羟基的吸引作用配合接枝,便于在待镀件表面形成网络连接结构,从而使待镀件与镀锌液接触初期,促进改性氮化硅较为牢固的附着在待镀件表面。
[0011]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丙烯腈的热分解温度在260℃左右,所以改性氮化硅表面的聚丙烯腈逐渐热解,此时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还未热解,利用马来酸酐对氨基、羟基的接枝反应,进一步促进改性氮化硅与待镀件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接,随着热解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马来酸酐、聚乙二醇逐渐热解,而此时镀锌层逐渐沉积,利用镀锌层的沉积将改性氮化硅牢固的封锁在镀锌件表面;既不影响铁、锌交换使铁板件表面形成镀锌层,而且能够使镀锌层内部含有氮化硅,从而提高镀锌层的机械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改性氮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步骤Ⅰ、称取氮化硅分散在乙二胺溶液中,氮化硅与乙二胺溶液的质量比为1:8

12,经干燥,制得氨基改性氮化硅;步骤Ⅱ、采用紫外光法将马来酸酐与聚丙烯腈连接,马来酸酐与聚丙烯腈的重量比为0.1

0.22:1,制得接枝料;步骤Ⅲ、将接枝料与氨基改性氮化硅混合均匀,接枝料与氨基改性氮化硅重量比为0.3

0.55:1,经升温接枝,制得改性氮化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氮化硅分散在乙二胺溶液中,使氮化硅表面负载氨基,从而得到氨基改性氮化硅,而采用紫外光法将马来酸酐与聚丙烯腈先接枝,然后利用马来酸酐为架桥,配合马来酸酐对氨基接枝的作用,将聚丙烯腈接枝在氨基改性氮化硅表面,从而在氮化硅表面形成发散接枝结构,能够提高改性氮化硅的比表面积,便于改性氮化硅与待镀件表面的聚乙二醇接触,从而促进改性氮化硅附着在待镀件表面,使形成的镀锌层内部含有氮化硅,以提高镀锌层的机械强度。
[0014]优选的,所述氮化硅的粒径为40

80nm。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氮化硅的粒径,使氮化硅表面接枝氨基、马来酸酐、聚丙烯腈的条件下,提高改性氮化硅与镀锌层的相容性,从而使改性氮化硅较为稳定的附着在镀锌层内部,提高镀锌层机械强度的同时尽量避免镀锌层出现剥离的现象。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Ⅰ乙二胺溶液为质量分数1

5%的乙二胺水溶液。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乙二胺的质量分数,便于氮化硅均匀分散的条件下,使氮化硅表面较为均匀的负载氨基,从而提高氮化硅表面的氨基接枝率。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Ⅰ中的干燥为喷雾干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干燥能够保证氮化硅表面的氨基接枝率。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Ⅲ中接枝料与氨基改性氮化硅混合后,在30

55r/min的转速下搅拌均匀。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接枝料与氨基改性氮化硅的搅拌速度,尽量避免接枝料出现接枝断裂的情况,从而保证氨基改性氮化硅与接枝料实现进一步的接枝,使改性氮化硅表面接枝效果良好。
[0022]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溶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称取聚乙二醇400与水混合均匀,制得质量分数45

65%的聚乙二醇溶液。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聚乙二醇溶液的质量分数,利用聚乙二醇溶液适宜
的粘度配合其流动性,促进聚乙二醇溶液在待镀件表面流动,从而使聚乙二醇溶液较为均匀的附着在待镀件表面,以便于镀锌层的附着,利用镀锌层较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延长单管塔的使用寿命。
[0024]优选的,所述S3中升温的速度为2

5℃/s。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升温速度,使镀锌层在铁板件表面沉积均匀,尽量避免镀锌层内部产生气泡或者厚度不均的现象,从而保证镀锌层的均匀,使镀锌层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防腐蚀性能。
[0026]优选的,所述镀锌层厚度为55

180μm。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成本较低的条件下,选择镀锌层厚度,同时保证镀锌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聚乙二醇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铁板件经折弯、焊接、成型、酸洗、水洗,制得待镀件;S2、待镀件置于聚乙二醇溶液中浸泡,然后取出待镀件,干燥,制得助镀件;S3、助镀件置于镀锌液中浸泡,在430

460℃条件下进行升温镀锌处理,制得镀锌件;S4、镀锌件经冷却、钝化、检验,制得成品;镀锌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氯化锌25

32份、氯化钾155

165份、硼酸15

18份、水790

820份、改性氮化硅3

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氮化硅为氮化硅表面依次接枝氨基、马来酸酐、聚丙烯腈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镀锌单管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氮化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步骤Ⅰ、称取氮化硅分散在乙二胺溶液中,氮化硅与乙二胺溶液的质量比为1:8

12,经干燥,制得氨基改性氮化硅;步骤Ⅱ、采用紫外光法将马来酸酐与聚丙烯腈连接,马来酸酐与聚丙烯腈的重量比为0.1

0.22:1,制得接枝料;步骤Ⅲ、将接枝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希敬孙清佐尹增哲张波张富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靓塔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