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转向中间轴、车辆转向助力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转向中间轴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转向中间轴、车辆转向助力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转向助力系统往往由转向管柱、中间轴、转向器三部分组成,中间轴负责传动转向力矩,要求力矩波动量尽可能小,以免影响手感,所以中间轴往往由两个万向节组成,以抵消力矩波动。但万向节抵消力矩波动有前提要求,即上工作角(转向管柱轴线与中间轴轴线夹角)与下工作角(中间轴轴线与转向器输入轴夹角)相等或相近,而且要求上、下工作角不能太大,这将导致以下问题:
[0003]1)中间轴对转向管柱、转向器的布置具有较大的限制;
[0004]2)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如布置空间限制、尺寸公差等),转向管柱、转向器的布置需求无法满足前述上、下工作角需求,造成力矩波动量大,影响整车转向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中间轴对转向管柱、转向器的布置具有较大的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转向中间轴、车辆转向助力系统及车辆。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中间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换向传动组件,以及用于向不同方向传递力矩的第一局部中间轴和第二局部中间轴;所述第一局部中间轴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万向节,位于所述第一局部中间轴一端的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在转向管柱上,位于所述第一局部中间轴另一端的所述万向节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主动部件上;所述第二局部中间轴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万向节,位于所述第二局部中间轴一端的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从动部件上,位于所述第二局部中间轴另一端的所述万向节用于连接在转向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局部中间轴的万向节分别为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转向管柱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的一端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主动部件上;所述第二局部中间轴的万向节分别为第三万向节和第四万向节;所述第三万向节的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从动部件上,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万向节的一端滑动配合,所述第四万向节的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向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以及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固定安装在车身上;所述主动锥齿轮为所述主动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从动锥齿轮为所述从动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传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以及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中的一种为所述主动部件,另一种为所述从动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中间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节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主动叉和第一从动叉,所述第二万向节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二主动叉和第二从动叉,所述第三万向节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三主动叉和第三从动叉,所述第四万向节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四主动叉和第四从动叉;所述第一主动叉固定在转向管柱上,所述第一从动叉与所述第二主动叉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从动叉固定在所述换向传动组件的主动部件上;所述第三主动叉固定在所述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权,闫世明,潘良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