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段和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2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塔筒段和塔体,塔筒段包括多个预制砼模板,多个预制砼模板闭合连接形成正多边形结构,每个预制砼模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面预制墙板和连接两面预制墙板的连接件,两面预制墙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多个预制砼模板的容纳空间相互连通,所有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混凝土,且混凝土凝固连为一体;每个预制墙板的侧端均形成有延伸部,相邻的两面预制墙板的接缝处的两相对应的延伸部交错设置;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砼模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利用预制砼模板产品,将预制的预制墙板与现浇混凝土充分结合,保证了塔筒段受力上的连续性,塔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全可靠。全可靠。

Tower section and towe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筒段和塔体


[0001]本技术涉及塔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塔筒段和塔体。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现存的风力发电机的混凝土塔体均为全预制混凝土塔体,为保证生产力,此种施工工艺需要投资建设大量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和构件生产所必须的模具,成本巨大且需要大量人工。
[0003]全预制混凝土塔体考虑到模具成本,往往一款产品的外型无法随意改变,因为每个改变都意味着模具的投资。
[0004]全预制混凝土高塔体的底部直径一般较大,考虑到运输的可行性,塔体底部的塔筒段均由两至三片预制圆弧形的管片拼接形成。而拼接节点的设计导致管片竖直拼缝处的受力不连续,只有简单的连接结构可以增加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本技术利用预制砼模板预制钢筋混凝土半成品替代了预制构件生产工厂和模具,首次将此半成品应用到风电塔体产业,节省了工厂和模具的投资。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塔筒段,包括多个预制砼模板,多个所述预制砼模板闭合连接形成正多边形结构,每个所述预制砼模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面预制墙板和连接两面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件,两面所述预制墙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多个所述预制砼模板的容纳空间相互连通,所有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混凝土,所有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混凝土凝固连为一体;
[0007]每个所述预制墙板的侧端均形成有延伸部,相邻的两面所述预制墙板的接缝处的两相对应的延伸部交错设置,以使所述接缝偏离所述塔筒段的径向;
[0008]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砼模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同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连接构件被浇筑于所述混凝土内。
[0009]本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的外型能够灵活多变,且塔筒段利用预制砼模板产品,将预制的预制墙板与现浇混凝土充分结合,形成的管节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塔筒段受力上的连续性,塔筒段结构更加安全可靠;而且,通过设置在预制墙板的侧端设置延伸部,并两相对应的延伸部交错设置,减小了浇筑的混凝土从两面预制墙板的间隙流出的问题,而且,所形成的塔筒段整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0010]可选地,所述接缝内设置有膨胀带,所述膨胀带均沿着所述接缝自上至下延伸。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位于两面所述预制墙板的中间,或者,所述钢筋网片贴附于所述预制墙板的内壁。
[0012]可选地,所述钢筋网片贴附于所述预制墙板的内壁,且所述钢筋网片与相连的两个所述预制墙板均锚固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钢筋网片的横截面的形状为V形。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多个钢丝绳和多个钢筋锚环,每个所述预制墙板的内壁均预埋有所述钢筋锚环,所述钢丝绳穿设于所对应的钢筋锚环内,所述钢丝绳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砼模板内交错分布。
[0015]可选地,所述钢丝绳为闭合的绳环,交错分布的所述钢丝绳中穿插设置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预制砼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
[0016]可选地,所述塔筒段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正七边形结构、正八边形结构、正九边形结构、正十边形结构、正十一边形结构、正十二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0017]可选地,两相对应的延伸部的接触面为曲折面。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塔体,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a和图1b分别是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塔筒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的俯视图,未浇筑混凝土;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的俯视图,其中设置了混凝土砌块;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塔筒段的俯视图,其中浇筑了混凝土;
[0024]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

图8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两个预制砼模板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预制砼模板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连接构件;
[002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下塔筒段连接位置的示意图;
[0028]图11

图12分别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预制墙板连接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0

塔筒段;11

预制砼模板;111

预制墙板;1111

内侧板面;1112

外侧板面;1113

侧端面;1101

延伸部;
[0031]112

容纳空间;113

连接件;12

柔性密封件;13

发泡胶;14

连接构件;141

钢丝绳;142

钢筋锚环;15

混凝土砌块;16

混凝土;17

膨胀带;
[0032]20

环氧树脂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塔筒段,该塔筒段可用于建造塔体,将多个塔筒段自下至上依次安装即可形成塔体。
[0035]参阅图2

图4,本实施方式中的塔筒段包括多个预制砼模板11,多个预制砼模板11闭合连接形成正多边形结构,每个预制砼模板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面预制墙板111和连接
两面预制墙板111的连接件113,两面预制墙板111之间具有容纳空间112,多个预制砼模板11的容纳空间112相互连通,所有容纳空间112内填充有混凝土16,所有容纳空间112内的混凝土16凝固连为一体。
[0036]结合图11

图12,每个预制墙板111的侧端均形成有延伸部1101,相邻的两面预制墙板111的接缝处的两相对应的延伸部1101交错设置,以使接缝偏离塔筒段的径向;如此设置增大了混凝土在缝隙内的流通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0037]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砼模板11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构件14,连接构件14同时位于相邻的两个容纳空间112内,连接构件14被浇筑于混凝土16内。设置连接构件14能够提高两个预制砼模板11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升塔筒段10的结构稳定性。
[0038]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筒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砼模板(11),多个所述预制砼模板(11)闭合连接形成正多边形结构,每个所述预制砼模板(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面预制墙板(111)和连接两面所述预制墙板(111)的连接件(113),两面所述预制墙板(111)之间具有容纳空间(112),多个所述预制砼模板(11)的容纳空间(112)相互连通,所有所述容纳空间(112)内填充有混凝土(16),所有所述容纳空间(112)内的混凝土(16)凝固连为一体;每个所述预制墙板(111)的侧端均形成有延伸部(1101),相邻的两面所述预制墙板(111)的接缝处的两相对应的延伸部(1101)交错设置,以使所述接缝偏离所述塔筒段的径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砼模板(11)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构件(14),所述连接构件(14)同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空间(112)内,所述连接构件(14)被浇筑于所述混凝土(1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内设置有膨胀带(17),所述膨胀带(17)均沿着所述接缝自上至下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14)包括至少一个钢筋网片(146),所述钢筋网片(146)位于两面所述预制墙板(111)的中间,或者,所述钢筋网片(146)贴附于所述预制墙板(111)的内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江毅李梦媛杨伟陈彬毅严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