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92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安全结构。该防撞安全结构包括车辆A柱,其上设有第一开孔;车门,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加强板和车门防撞管,车门加强板固定设置在车门内板上,车门防撞管焊接在车门加强板的底部,车门防撞管与车门内板焊接固定,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与车门内板间隔开,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月牙形端面;车辆B柱,包括B柱本体,在B柱本体上固定设置B柱加强板和B柱防滑贴板,在B柱防滑贴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撞安全结构,能满足小偏置正面碰撞项目的要求。能满足小偏置正面碰撞项目的要求。能满足小偏置正面碰撞项目的要求。

An anti-collision safet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安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主机厂应对小偏置正面碰撞常见的策略主要采用吸能方式。针对吸能策略,由于小偏置碰撞的重叠量较小,所以在碰撞过程中主要由上纵梁、A柱、门槛等零件承担力的传递和能量吸收功能。其传力路径通常有两条: (1)力从上纵梁传递至A柱,再经由A柱传递至车身车顶;(2)力从平台和副车架传递至车身门槛。
[0003]采用吸能策略,存在以下问题:
[0004]1.A柱、门槛等主要零件需要使用高强度热成型钢材。受制于国内高强度热成型钢的工艺技术和成本,采用此方法通常会增加较高成本。
[0005]2.在A柱和门槛中增加结构加强件。受制于车身造型面、车身总布置等约束,采用此方法可能无法达到满足法规需求的强度。
[0006]3.修改车门防撞板结构来增加A柱和B柱间的传力。在现有技术中,车门防撞板通常被用于汽车侧碰中,在正碰过程中,车门防撞板可能会发生扭曲、弯折、滑动等不稳定的变形使其无法很好地完成正碰力的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撞安全结构,能满足小偏置正面碰撞项目的要求,保证传力路径从车辆A柱到车辆B柱,有效保护乘员安全。
[0008]具体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撞安全结构,包括:
[0009]车辆A柱,其上设有第一开孔;
[0010]车门,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加强板和车门防撞管,所述车门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车门防撞管焊接在所述车门加强板的底部,所述车门防撞管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固定,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与所述车门内板间隔开,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月牙形端面;
[0011]车辆B柱,包括B柱本体,在所述B柱本体上固定设置B柱加强板和B柱防滑贴板,在所述B柱防滑贴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
[0012]其中,车门布置在车辆A柱和车辆B柱之间,所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和车门防撞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后端间隔相对。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门防撞管与所述车门加强板的底部采用激光焊接固定。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A柱包括上下搭接的上A柱和下A 柱,所述上A柱和下A柱的搭接位置接近于所述第一开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上A柱上设有第一支撑加强盒,在所述下A
柱上设有第二支撑加强盒,所述第一支撑加强盒和第二支撑加强盒位于所述第一开孔的一侧,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间隔位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另一侧。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辆A柱还包括A柱防滑贴板,焊接在所述下A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外侧。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车门内板上设有防撞管前端盖板,用于遮盖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门还包括防撞管前端搭接头,焊接在所述车门内板与所述车门加强板之间。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间距为0.8~1.2mm。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门内板上的门锁加强板,在所述门锁加强板上设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三开孔位于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后端和所述第二开孔之间。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B柱本体和B柱加强板采用热成型高强度钢制造。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安全结构,在车门上设置车门防撞管,能满足小偏置正面碰撞项目的要求,保证传力路径从车辆A柱到车辆B柱,有效保护乘员安全。
[0023]应当理解,本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24]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0025]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安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撞安全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A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门防撞管前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辆A柱和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门防撞管后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2]防撞安全结构100
[0033]车辆A柱101
[0034]车辆B柱102
[0035]车门103
[0036]车门内板104
[0037]车门加强板105
[0038]车门防撞管106
[0039]B柱本体107
[0040]B柱加强板108
[0041]B柱防滑贴板109
[0042]上A柱110
[0043]下A柱111
[0044]第一支撑加强盒112
[0045]第二支撑加强盒113
[0046]A柱防滑贴板114
[0047]防撞管前端盖板115
[0048]防撞管前端搭接头116
[0049]门锁加强板117
具体实施方式
[005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5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3]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A柱,其上设有第一开孔;车门,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加强板和车门防撞管,所述车门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车门防撞管焊接在所述车门加强板的底部,所述车门防撞管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固定,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与所述车门内板间隔开,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月牙形端面;车辆B柱,包括B柱本体,在所述B柱本体上固定设置B柱加强板和B柱防滑贴板,在所述B柱防滑贴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其中,车门布置在车辆A柱和车辆B柱之间,所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和车门防撞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前端间隔相对,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车门防撞管的后端间隔相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管与所述车门加强板的底部采用激光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A柱包括上下搭接的上A柱和下A柱,所述上A柱和下A柱的搭接位置接近于所述第一开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A柱上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斐解跃青熊明吴峻岭黄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