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揭示的实施方式是关于场效应晶体管、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电压场效应晶体管用作提供高切换功率的功率元件。高电压场效应晶体管的崩溃可能经由栅极介电层的漏极侧上的热载流子引起的损坏而发生。因此,可能需要减少对栅极介电层的热载流子引起的损坏,以为高电压场效应晶体管提供高可靠性及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揭示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半导体材料层、浅沟槽隔离结构、栅极介电层以及栅电极。半导体材料层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的源极侧掺杂阱、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且嵌入源极侧掺杂阱中的源极区,以及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且与源极区横向间隔开的漏极区。浅沟槽隔离结构嵌入半导体材料层中,且包含位于源极区与漏极区之间的一部分。栅极介电层覆盖在半导体材料层上。栅电极包含覆盖在栅极介电层上的水平延伸部分以及自水平延伸部分的底表面向下延伸至浅沟槽隔离结构的上部区中且与浅沟槽隔离结构的底表面垂直间隔开的至少一向下突出部分。
[0004]本揭示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多个半导体材料部分、浅沟槽隔离结构、栅极介电层以及栅电极。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多个半导体材料部分覆盖在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上,且包含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掺杂的源极侧掺杂阱、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的源极区、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掺杂且接触源极侧掺杂阱的侧壁的中间掺杂阱、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半导体材料层,包括具有一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的一源极侧掺杂阱、具有与该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一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且嵌入该源极侧掺杂阱中的一源极区,以及具有该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且与该源极区横向间隔开的一漏极区;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嵌入该半导体材料层中,且包含位于该源极区与该漏极区之间的一部分;一栅极介电层,覆盖在该半导体材料层上;以及一栅电极,包含覆盖在该栅极介电层上的一水平延伸部分以及自该水平延伸部分的一底表面向下延伸至该浅沟槽隔离结构的一上部区中且与该浅沟槽隔离结构的一底表面垂直间隔开的至少一向下突出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位于该源极侧掺杂阱与该漏极区之间且具有该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的一中间掺杂阱,其中该至少一向下突出部分覆盖在接触该中间掺杂阱的该浅沟槽隔离结构的一底表面的一第一区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漏极侧掺杂阱,该漏极侧掺杂阱具有该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接触该漏极区的一底表面,以及接触该中间掺杂阱的一侧壁及该浅沟槽隔离结构的该底表面的一第二区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具有该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且接触该源极侧掺杂阱的一底表面;一埋入式绝缘层,位于该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下方;一主体接触区,接触该源极侧掺杂阱的一顶部且具有该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且包括一原子浓度高于该源极侧掺杂阱的该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源极区与该漏极区沿一第一水平方向横向间隔开;该栅电极的该至少一向下突出部分中的每一者位于沿垂直于该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二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穿过该浅沟槽隔离结构的一各自线沟槽内;以及该栅电极的该至少一向下突出部分中的每一者具有沿该第一水平方向的一各自均匀宽度,该各自均匀宽度在沿该第二水平方向平移时不变。6.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具有一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多个半导体材料部分,覆盖在该埋入式掺杂半导体层上,且包含具有该第一导电类型的一掺杂的一源极侧掺杂阱、具有与该第一导电类型相反的一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的一源极区、具有该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且接触该源极侧掺杂阱的一侧壁的一中间掺杂阱、以及由该中间掺杂阱与该源极侧掺杂阱横向间隔开且具有该第二导电类型的一掺杂的一漏极区;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富,叶宗浩,黄享弘,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