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758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顶部敞口内装配有机身下端部分,所述机身上端部分沿压板上端部的开口伸出,所述机身前后端面分别插装有坡板,所述坡板内侧端面水平插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下端头沿竖直导向封边水平装配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与机身上下端面同步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通过拼接式滑动插接完成同步装配工序,解决了以往电池箱体在竖直装配的过程中出现电池箱体与缓冲组件因上下颠簸脱离的技术问题;大部分的电池箱体均为全面包覆的结构,限制了电池箱体在纵向的运动空间,而本方案上下浮动板件限位浮动的缓冲机构可降低设备损耗。可降低设备损耗。可降低设备损耗。

A positioning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for automobile plat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
,特别是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本厂的技术人员发现,在进行组装产品时需要进行防震安装,而现有的做法是在产品的外表面上贴上弹性材料,并依靠该弹性材料和机壳的内壁之间空间来保持设备的减震。不过这种减震结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弹性材料的磨损而容易出现脱落,而且设备也较容易出现松动,这样更加加剧的振动。因此,技术人员想通过改进现有的机壳结构来构思出一种新的防震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可通过拼接式滑动插接完成同步装配工序,上下浮动板件限位浮动的缓冲机构可降低设备损耗的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顶部敞口内装配有机身下端部分,所述机身上端部分沿压板上端部的开口伸出,所述机身前后端面分别插装有坡板,所述坡板内侧端面水平插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下端头沿竖直导向封边水平装配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与机身上下端面同步挤压接触。
[0005]所述组合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机身上下端面挤压接触,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前后端头竖直装配有减震套管,所述减震套管沿上压板、机身通孔和下压板贯穿式竖直固定安装在托台底部。
[0006]进一步,所述缓冲板内侧端面横向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机身侧边的导向凸起限位接触。/>[0007]更进一步,所述缓冲板外侧端面开设有两组锁定端头,所述锁定端头通过锁定栓固与锁定耳件连接,所述锁定耳件根部与固步托板呈一体式连接结构,所述固步托板与坡板上端斜面固定连接。
[0008]更进一步,所述压板底部端面与托台水平贴合,所述压板通过定位螺栓与托台同步对接,所述托台外侧端面通过水平栓与坡板同步对接。
[0009]更进一步,所述坡板右侧端面通过燕尾槽与封装挡板呈榫卯对接结构。
[0010]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采用了通过拼接式滑动插接完成同步装配工序,解决了以往电池箱体在竖直装配的过程中出现电池箱体与缓冲组件因上下颠簸脱离的技术问题;大部分的电池箱体均为全面包覆的结构,限制了电池箱体在纵向的运动空间,但是在长期的颠簸中,仍会出现电池箱体外部结构松动,从而造成电池箱体出现局部碰撞的情况发生,而本方案上下浮动板件限位浮动的缓冲机构可降低设备损耗。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的外观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同步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列表:1为机身、2为锁定端头、3为锁定耳件、4为固步托板、5 为坡板、6为封装挡板、7为压板、8为水平栓、9为底座、10为托台、11为第一滑轨、12为组合板、12

1为上压板、12

2为下压板、13为减震套管、14为导向封边、15为第二滑轨、16为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和压板;所述底座9顶部敞口内装配有机身1下端部分,所述机身1上端部分沿压板7上端部的开口伸出,所述机身1前后端面分别插装有坡板5,所述坡板5内侧端面水平插装有缓冲板16,所述缓冲板16上下端头沿竖直导向封边14水平装配有组合板12,所述组合板12与机身1上下端面同步挤压接触。其中,相对于以往的竖直存放和封装结构的电池箱体,本技术的采用的是水平滑动式拼接结构,将电池箱体的机身1与缓冲组件完成水平对接工序,限制了外力针对机身1产生上下颠簸运动的空间,保证机身1不会从缓冲组件内脱落。缓冲板16配合组合板12与机身1上下端面同步挤压接触。而组合板12 可以配合减震组件完成上下位移颠簸浮动的减震工序。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组合板12包括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所述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分别与机身1上下端面挤压接触,所述上压板 12

1和下压板12

2前后端头竖直装配有减震套管13,所述减震套管13沿上压板12

1、机身1通孔和下压板12

2贯穿式竖直固定安装在托台10底部。其中,减震组件的减震套管13沿组合板12的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依次缓冲对接,在对接的过程中,机身1保持被托举状态。而一旦受到外力影响产生上下浮动过程中,减震套管13则可以通过液压缓冲减缓上下浮动的冲击力。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缓冲板16内侧端面横向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滑轨11,所述第一滑轨11与机身1侧边的导向凸起限位接触。其中,第一滑轨 11可便于缓冲板16后期装配的过程中与机身1导向接触。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缓冲板16外侧端面开设有两组锁定端头2,所述锁定端头2通过锁定栓固与锁定耳件3连接,所述锁定耳件3根部与固步托板4呈一体式连接结构,所述固步托板4与坡板5上端斜面固定连接。其中,锁定耳件3通过锁定栓将缓冲板16与固步托板4对接,而坡板5与固步托板4 则呈同步连接结构,从而缓冲板16、坡板5和固步托板4均随机身1一同上下浮动,配合完成缓冲工序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压板7底部端面与托台10水平贴合,所述压板7通过定位螺栓与托台10同步对接,所述托台10外侧端面通过水平栓8 与坡板5同步对接。其中,托台10作为水平方向上的限制框架平台,起到保护机身1和限制机身水平运动的效果。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坡板5右侧端面通过燕尾槽与封装挡板6呈榫卯对接结构。其中,封装挡板6则是将机身1完成封装工序的功能零部件。后期便于拆卸。
[0022]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机板部件定位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和压板;其特征是:所述底座(9)顶部敞口内装配有机身(1)下端部分,所述机身(1)上端部分沿压板(7)上端部的开口伸出,所述机身(1)前后端面分别插装有坡板(5),所述坡板(5)内侧端面水平插装有缓冲板(16),所述缓冲板(16)上下端头沿竖直导向封边(14)水平装配有组合板(12),所述组合板(12)与机身(1)上下端面同步挤压接触,所述组合板(12)包括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所述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分别与机身(1)上下端面挤压接触,所述上压板(12

1)和下压板(12

2)前后端头竖直装配有减震套管(13),所述减震套管(13)沿上压板(12

1)、机身(1)通孔和下压板(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宏磊戴宗明谷成清尹俊吉安昌尹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一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