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助力两轮车及车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607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及车辆系统。本智能助力两轮车包括:车架,其前部设置有一体式车头管,后部设置有座垫安装部;其中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示廓灯条;所述一体式车头管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座垫安装部上设置有尾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在车架上设置有示廓灯条,在一体式车头管的前侧设置照明灯,在座垫安装部上设置有尾灯,兼顾照明作用和警示作用,提升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又增加了骑行趣味性。又增加了骑行趣味性。又增加了骑行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助力两轮车及车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及车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提倡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骑两轮车出行相对于汽车等更加环保且有利于人们的日常健康生活。两轮车适用范围广,使用人数庞大,但是在夜间进行骑行的群体的数量及其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0003]对于夜晚骑电动车的人来说,晚上灯光暗,不容易被汽车发现,是交通安全事故高发的场景,也是家人担忧夜骑电动车的最大痛点之一;因现有两轮车车身上的反光装置不足,导致在视线不良的状况下行驶时,很容易与汽、机车发生擦撞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及车辆系统,以提升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包括:车架,其前部设置有一体式车头管,后部设置有座垫安装部;其中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示廓灯条;所述一体式车头管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座垫安装部上设置有尾灯。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倾斜设置的主杆,其前端向前延伸与一体式车头管连接,且向前延伸部上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安装部;座管,从主杆的中部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其后端向后呈水平延伸为座垫安装部;其中所述示廓灯条沿主杆的侧面延伸设置;所述尾灯呈U形,且沿座垫安装部的两边侧和后侧延伸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助力两轮车还包括安装于一体式车头管上部的车把;所述车把的中部前侧设置有日间行车灯;所述车把的两侧设置有转向指示灯。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把为前副把、直把和燕把中的一种;其中所述前副把的转向指示灯安装在横把的两侧,且副把的外侧设置有副把示廓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助力两轮车还包括:安装在一体式车头管下部的前叉,用于安装前轮;电池箱,安装在主杆上位于座管下侧的部分;电机腔,设置在所述主杆的下端,且电机腔的两侧设置有电机腔示廓灯;后叉,沿主杆的下端向后水平设置,后端用于安装后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腔的左右两侧安装有脚踏;所述脚踏的外侧面设置有脚踏示廓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轮和后轮的轮毂采用抗震轮毂。
[0012]又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和中控单元,以及与中控单元相连的人机交互模块、心率检测模块、灯光单元;其中所述心率检测模块用于获取人体心率数据,并传输给中控单元;所述中控单元根据人体心率数据或者人机交互模块的指令控制灯光单元的亮灯模式。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系统还包括:与中控单元连接的动力供应单元、中置电机组、锁车装置、安全防护单元;其中所述中置电机组安装在电机腔内;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杆的人机交互模块安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灯光单元包括:示廓灯条、照明灯、尾灯、日间行车灯、转向指示灯、电机腔示廓灯。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防护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坐压力;角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所在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超声波测距模块,用于检测车辆至车辆后方物体的距离;红外测距模块,用于检测车把外侧至两侧物体的距离;声光报警模块,用于进行声光报警;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池温度;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轮速度;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车辆位置;启动检测模块,用于获取踩踏力数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在车架上设置有示廓灯条,在一体式车头管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在座垫安装部上设置有尾灯,兼顾照明作用和警示作用,提升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又增加了骑行趣味性。
[0017]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001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的直把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的燕把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智能助力两轮车的尾灯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车辆系统的原理图。
[0025]图中:
[0026]车架1、一体式车头管11、座垫安装部12、主杆13、人机交互模块安装部131、座管14、示廓灯条21、照明灯22、尾灯23、日间行车灯24、转向指示灯25、副把示廓灯26、脚踏示廓灯27、电机腔示廓灯28、车把3、前叉4、前轮41、电池箱5、电机腔6、后叉7、后轮71、脚踏8、人机交互模块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提高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技术通过对车身各个模块的创新设计,增加主动和被动的视听察觉系统,让电动车骑行者和其他驾驶者更容易的提前相互发现。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包括:车架1,其前部设置有一体式车头管11,后部设置有座垫安装部12;其中所述车架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示廓灯条21;所述一体式车头管11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22;所述座垫安装部12上设置有尾灯23。
[0031]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助力两轮车在车架1上设置有示廓灯条21,在一体式车头管11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22,在座垫安装部12上设置有尾灯23,可以在夜间进行照明,便于照亮路况,且骑行者可以便于被他人发现,提升了夜间骑行的安全性。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示廓灯条21可以是由LED灯源和导光条构成。
[003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车架1包括:倾斜设置的主杆13,其前端向前延伸与一体式车头管11连接,且向前延伸部上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安装部131;座管14,从主杆13的中部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其后端向后呈水平延伸为座垫安装部12;其中所述示廓灯条21沿主杆13的侧面延伸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尾灯23呈U形,且沿座垫安装部12的两边侧和后侧延伸设置。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助力两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其前部设置有一体式车头管(11),后部设置有座垫安装部(12);其中所述车架(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示廓灯条(21);所述一体式车头管(11)的前侧设置有照明灯(22);所述座垫安装部(12)上设置有尾灯(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倾斜设置的主杆(13),其前端向前延伸与一体式车头管(11)连接,且向前延伸部上设置有人机交互模块安装部(131);座管(14),从主杆(13)的中部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其后端向后呈水平延伸为座垫安装部(12);其中所述示廓灯条(21)沿主杆(13)的侧面延伸设置;所述尾灯(23)呈U形,且沿座垫安装部(12)的两边侧和后侧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助力两轮车还包括安装于一体式车头管(11)上部的车把(3);所述车把(3)的中部前侧设置有日间行车灯(24);所述车把(3)的两侧设置有转向指示灯(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3)为前副把、直把和燕把中的一种;其中所述前副把的转向指示灯(25)安装在横把的两侧,且副把的外侧设置有副把示廓灯(2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助力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助力两轮车还包括:安装在一体式车头管(11)下部的前叉(4),用于安装前轮(41);电池箱(5),安装在主杆(13)上位于座管(14)下侧的部分;电机腔(6),设置在所述主杆(13)的下端,且电机腔(6)的两侧设置有电机腔示廓灯(28);后叉(7),沿主杆(13)的下端向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成超仄伟杰钱程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