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0134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双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增粘釜、熔体过滤器以及熔体管道,双螺杆挤压机的出料端与预过滤器连接,预过滤器远离双螺杆挤压机的一端通过熔体管道与增粘釜的进料端连接,增粘釜的出料端通过熔体管道与熔体过滤器连接,抽真空系统用于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以起到增粘的效果。工作时,双螺杆挤压机内熔融的物料经预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增粘釜中,熔融的物料在增粘釜中,由抽真空系统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以起到增粘的效果,并且达到免干燥纺丝的目的。增粘后的物料通过熔体管道进入熔体过滤器中,熔体过滤器将熔体中的杂质彻底地过滤,提高丝束的品质,经过过滤后送至纺丝工序。送至纺丝工序。送至纺丝工序。

A new tackif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增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增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聚酯(PET)的再加工过程中,如果水分的含量大于50PPM,很容易使聚酯(PET)原料发生水解,在高温下引起水解,粘度降大,所以为了增加聚酯(PET)的粘度,一般是减少聚酯(PET)原料中的水分含量,尽量不发生水解,以减少小分子的含量。
[0003]现有的已工业化的聚酯(PET)增粘工艺及大生产装置有三类,第一类为液相缩聚增粘工艺及其装置,该工艺对装置的搅拌条件要求高,难以控制,易发生付反应,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不易控制生产不同等级的产品,而且成本高。
[0004]第二类为“气流式”固相增粘工艺及其装置,通常采用氮气作热载体,对循环的气流的稳定性及脱水、净化及微量氧的脱除要求严格,工艺过程复杂,流程长不易控制,易结块,增粘产品粘度分散性大,色度差,乙醛含量高,且整个工艺装置对厂房要求高,耗能大,设备投资大等缺陷。
[0005]第三类为真空转鼓式固相增粘工艺及其装置,占用体积大,空间大,设备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运行效率高、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更换易损件方便的新型增粘系统,同时装有气泡式液位控制系统,使得该容器里的液位保持稳定,达到免干燥纺丝的目的。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双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增粘釜、熔体过滤器以及熔体管道,所述双螺杆挤压机的出料端与所述预过滤器连接,所述预过滤器远离所述双螺杆挤压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熔体管道与所述增粘釜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增粘釜的出料端通过所述熔体管道与所述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以起到增粘的效果。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三级真空泵、第一抽真空口以及第二抽真空口,所述第一抽真空口设置在所述双螺杆机挤压机上,所述第二抽真空口设置在所述增粘釜上,所述三级真空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抽真空口以及所述第二抽真空口连接。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粘釜的顶部进料口处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开设有多个异形毛细孔,所述异形毛细孔呈“人”字型。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头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伞形锥筒。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伞形锥筒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伞形锥筒的螺母。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粘釜包括筒体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筒体上的封头,所述喷头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封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进料法兰,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进料法兰与所述封头之间,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密封垫。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头上设置有料位仪。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粘釜的外侧固定有油槽,所述油槽内设置有导热油,所述油槽内设置有多个电热棒。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油槽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增粘釜与所述熔体过滤器之间的所述熔体管道上安装有增压泵。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对所述增粘釜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达到镜面等级。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1.工作时,双螺杆挤压机内熔融的物料经预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增粘釜中,其中预过滤器与熔体管道采用法兰连接,预过滤器在本实施例中是一种人工切换的初级过滤器,初步过滤熔体中的铁屑等大颗粒杂质,起到保护增压泵的作用。熔融的物料在增粘釜中,由抽真空系统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以起到增粘的效果,并且达到免干燥纺丝的目的。增粘后的物料通过熔体管道进入熔体过滤器中,熔体过滤器将熔体中的杂质彻底地过滤,提高丝束的品质,经过过滤后送至纺丝工序。整个系统运行效率高、结构简单合理、能耗低、更换易损件方便,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
[0022]2.双螺杆挤压机挤出的熔体通过预过滤器的初过滤后由熔体管道进入喷头,喷头上分布有多个异形毛细孔,熔体从异形毛细孔中喷出,形成一股细流,相比于传统的圆形毛细孔,使之比表面积大大提高,一方面能够让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从熔体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熔体的比表面积提高使得抽真空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的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熔体细流下落时经过伞形锥筒,使之二次混合,以瀑布的形式再次下落至增粘釜的底部,这样使得熔体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能够充分分离出来。由于增粘釜与三级真空泵连通,通过三级真空泵可以将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离出去,从而达到增粘的效果。
[0023]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增粘系统,由双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熔体管道、增粘釜、增压泵、熔体过滤器及三级真空泵组成,双螺杆挤压机带有排气系统,增粘釜也带有排气系统,能够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完全排出,达到增粘目的,实现免干燥纺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展示增粘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展示增粘釜的俯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展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展示喷头的俯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展示异形毛细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展示双螺杆挤压机的侧视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展示双螺杆挤压机的俯视图。
[0032]附图标记:1、双螺杆挤压机;11、锥形螺杆;12、套筒;13、加热圈;14、喂料系统;15、传动电机;16、齿轮箱;17、冷却风机;2、预过滤器;3、增粘釜;31、筒体;311、支座;32、封头;33、进料法兰;331、出料法兰;34、密封垫;35、料位仪;36、油槽;37、电热棒;38、隔热层;39、安装法兰;40、观察视镜;4、熔体过滤器;5、熔体管道;6、三级真空泵;61、第一抽真空口;62、第二抽真空口;7、喷头;71、异形毛细孔;8、连接杆;81、伞形锥筒;82、螺母;9、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包括抽真空系统、双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增粘釜、熔体过滤器以及熔体管道,双螺杆挤压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系统、双螺杆挤压机、预过滤器、增粘釜、熔体过滤器以及熔体管道,所述双螺杆挤压机的出料端与所述预过滤器连接,所述预过滤器远离所述双螺杆挤压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熔体管道与所述增粘釜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增粘釜的出料端通过所述熔体管道与所述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抽真空系统用于将熔体中的水分和小分子单体抽走以起到增粘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包括三级真空泵、第一抽真空口以及第二抽真空口,所述第一抽真空口设置在所述双螺杆挤压机上,所述第二抽真空口设置在所述增粘釜上,所述三级真空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抽真空口以及所述第二抽真空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釜的顶部进料口处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开设有多个异形毛细孔,所述异形毛细孔呈“人”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可拆卸固定有伞形锥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增粘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晢文郭怀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