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0097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它包括:通过齿套与齿轮结合齿倒锥面结合状态模拟,确定出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与齿套结合时的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确定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处的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测量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的齿根到齿顶的齿形轮廓形状,描出齿形轮廓形状曲线,根据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的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的高度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倒锥角引起的变化,利用齿形轮廓形状曲线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实际齿根圆直径进行评定,以及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防脱档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质量分析判定,判断零件齿轮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是否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实施结合齿倒锥面检查,检查精度高。检查精度高。检查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安全可靠地传递动力,并通过档位选择实现汽车起步、加减速等。脱档则是汽车变速器常见故障之一,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挂挡位突然脱离,即变速器同步器齿套和结合齿花键脱开,无法传递动力。如果汽车在高速或爬坡行驶中突然脱档,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直接影响到乘客安全。因此,对汽车变速器脱档故障进行控制,从相关零部件制造源头做好质量控制,避免脱档发生,对保障变速器换挡可靠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0003]通常,汽车防脱档设计采用齿套和齿轮结合齿倒锥锁止结构。在换档完成后,齿套倒锥与结合齿倒锥相啮合,使倒锥产生档位保持力。齿套、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啮合传动受力分析图,如图1所示,在传递动力时,倒锥面受到正压力Fn,分解为轴向分力Fa及切向分力Ft,切向分力Ft所起的作用为传递扭矩,由发动机扭矩提供。由档位保持力分析可知,倒锥的设计结构使齿套始终受到档位方向的拖入力,即档位保持力P,且随着发动机扭矩的增加,档位保持力随之增加。
[0004]通过上述防脱档结构可知,从理论上来讲,在没有远离档位方向的外力作用下,齿套和拨叉轴不会向远离档位方向移动,不会发生脱档现象。但实则不然,很多汽车变速器在其零部件制造等异常状态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档,脱档问题是汽车变速器故障的一种普遍现象。
[0005]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制造结合齿倒锥角时,必须充分保证倒锥角的可靠性,有效监控倒锥角控制状态,防止脱档现象发生。
[0006]例如一种变速器各档齿轮结合齿定义:倒锥角:6
°±
0.25
°
,齿根圆直径:结合齿倒锥结构如图2所示。
[0007]根据产品要求,采用挤齿加工方式进行结合齿倒锥面加工,使用齿轮测量仪在结合齿分度圆截面上进行齿向方向轮廓线采集,与过齿轮轴心线平面间夹角评价倒锥角;用MAR轮廓仪在结合齿倒锥底部拉出整个齿形轮廓形状图,测出结合齿齿高,间接计算结合齿倒锥面齿根圆直径。常见结合齿倒锥面检测方式报告,如图3、图4所示。
[0008]该监控方式有效保证了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角度控制,实现了结合齿倒锥面齿根圆直径的检测判断。但是,该方式对结合齿倒锥面齿面形状误差缺乏监控,在结合齿倒锥面局部存在较大形状误差(齿廓形状异常突起)时,将改变结合齿锁止倒锥角,存在变速器脱档的风险。且因挤结合齿倒锥面加工时,结合齿倒锥底部变形量大,与之对应的挤齿刀刀齿受力最大,刀具磨损最快,该部位齿根圆直径将最先发生变化,逐渐向齿端扩展。齿轮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如图5所示。若以结合齿倒锥底部评价齿根圆直径状态,将因倒锥面形状误差大,判定零件质量不合格,导致挤齿刀寿命短,刀具报废,刀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齿套与齿轮结合齿倒锥面结合状态模拟,确定出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与齿套结合时的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确定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处的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测量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的齿根到齿顶的齿形轮廓形状,描出齿形轮廓形状曲线,根据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的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的高度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倒锥角引起的变化,利用齿形轮廓形状曲线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实际齿根圆直径进行评定,以及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防脱档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质量分析判定,判断零件齿轮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是否合格。
[0011]具体包括:
[0012]步骤1:根据齿轮与齿套工作模拟状态,确定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
[0013]步骤2:根据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所在轴向截面为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利用齿轮测量仪对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的齿形轮廓形状检测,描出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的齿形轮廓形状曲线;
[0014]步骤3:根据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全长倒锥角度理论大小,确定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因刀具磨损形成的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的高度对倒锥角的影响,得出:正常工作时,若实际啮合的有效工作面的倒锥角>4.5
°
,可靠保证防脱档;
[0015]步骤4:利用齿形轮廓形状曲线进行误差分析,根据齿轮结合齿齿根圆直径为与齿套内花键齿廓尺寸小径为确定实际工作啮合区域应在以上;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到齿根圆直径的实际啮合区的区域内实施缺陷分级:
[0016]A:当H>0.8时,h<0.03,可接受;
[0017]B:当0.8≥H≥0.4时,h<0.06,可接受;
[0018]C:当H<0.4时,h<0.10,可接受;
[0019]其中,H为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相对于结合齿齿根之间的距离,h为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相对于理论齿廓面的高度;
[0020]若满足上述关系,则判断零件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合格,挤齿刀具可继续使用,防脱档功能正常;若不满足,则不合格,需更换挤齿刀具。
[0021]所述零件为变速箱主从动齿轮,倒锥面位于变速箱主从动齿轮结合齿上。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引入结合齿倒锥面齿面形状误差评价,可有效预防因倒锥面形状误差,引起倒锥角变化,致使变速器使用过程中脱档。能非常直观、准确的判定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状态是否正常,挤齿刀具工作是否正常;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结合齿倒锥面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采集倒锥面上该截面处齿形轮廓形状误差,可快速确认结合齿倒锥面齿根圆直径是否满足要求,提高了齿根圆检测精度,能更加有效控制,并提高挤齿刀具的使用寿命。
[0025]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实施结合齿倒锥面检查,检查精度高,便于挤齿加工刀具寿命管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现有技术齿套、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啮合传动受力分析图;
[0027]图2是现有技术齿轮结合齿倒锥结构图;
[0028]图3是现有技术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常见方式检测报告图;
[0029]图4是结合齿倒锥面齿根圆直径示意图;
[0030]图5是现有技术齿轮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齿套与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A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齿形轮廓形状曲线分析图(8个齿);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定高截面齿形轮廓形状曲线分析图(其中1个齿)。
[0034]其中,1

齿轮、2

齿套、3

挤齿刀、4

倒锥底部、A

实际啮合轴向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齿套与齿轮结合齿倒锥面结合状态模拟,确定出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与齿套结合时的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确定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处的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测量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的齿根到齿顶的齿形轮廓形状,描出齿形轮廓形状曲线,根据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的齿廓形状异常突起的高度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倒锥角引起的变化,利用齿形轮廓形状曲线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上实际齿根圆直径进行评定,以及对齿轮结合齿倒锥面防脱档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质量分析判定,判断零件齿轮结合齿倒锥面挤齿加工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结合齿倒锥面质量检测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具体包括:步骤1:根据齿轮与齿套工作模拟状态,确定齿轮结合齿倒锥面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步骤2:根据实际啮合轴向高度位置所在轴向截面为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利用齿轮测量仪对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的齿形轮廓形状检测,描出实际啮合轴向测量截面处的齿形轮廓形状曲线;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华王远华王道千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