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54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其中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上料机构、吸附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驱动件和上料支撑组件,所述上料驱动件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能驱动所述上料支撑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吸附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吸附机构位于所述上料机构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通过上料机构、吸附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使柔性电路板部件能批量性地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eeding device for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omponents and a feeding machine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机,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柔性电路板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大量基于柔性电路板的部件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等很多产品上。
[0003]基于柔性电路板的部件经常基于特殊的应用目的设计开发,往往形状尺寸各异。又因为FPC板子的硬度不够,较柔软,且重量很轻,因此必须对每种部件制作相应专用上料盘,其上布置多个与柔性电路板部件尺寸相对应的限位槽,以完成该部件的固定和运输。目前柔性电路板部件多采用人工逐个放置上料盘到下一工序指定位置,甚至逐个手工摆放柔性电路板部件,极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如何批量性地自动将柔性电路板部件平稳、高效地传递到下一个工序中的指定位置,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该上料机能实现平稳高效自动上料。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0006]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驱动件和上料支撑组件,所述上料驱动件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能驱动所述上料支撑组件上下移动;
[0007]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将柔性电路板部件输送至所述吸附机构;
[0008]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和所述机架连接。
[0009]通过上料机构、吸附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使柔性电路板部件能自动上料,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0010]进一步地,上料驱动件为电机,也可以为气缸,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上料丝杆,所述上料驱动件的输出轴和所述上料丝杆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能驱动所述上料丝杆转动,所述上料丝杆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支撑组件包括上料支撑板和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和所述上料支撑板连接,所述上料丝杆穿过所述支撑轮和所述支撑轮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附气缸、吸附支撑板,所述吸附气缸和机架固定连
接,所述吸附气缸和所述吸附支撑板连接,所述吸附支撑板在所述吸附气缸的作用下能上下移动。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支撑板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吸附件通过穿过所述腰型孔和所述吸附支撑板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输支撑杆、传输夹板和传输气缸,所述传输支撑杆和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夹板和所述传输支撑杆连接,所述传输气缸和所述传输夹板连接,所述传输夹板在所述传输气缸的作用下能沿着所述传输支撑杆的方向来回移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传输电机,所述传输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传输夹板,所述传输夹板上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和所述传输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传输电机能带动所述传送带转动。
[0016]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和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或五轴机器人。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料机构、吸附机构和输送机构的相互配合,使柔性电路板部件能批量性地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部件上料机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部件上料机除去外壳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吸附机构和输送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
[0025]1、机架;11、外壳;2、上料机构;21、上料驱动件;22、上料丝杆;23、上料支撑组件;231、支撑轮;232、上料支撑板;3、吸附机构;31、吸附气缸;32、吸附支撑板;321、腰型孔;33、吸附件;4、输送机构;41、传输支撑杆;42、传输夹板;43、传输气缸;44、传输电机;45、滚轴;46、传送带;5、机器人;6、上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7]参见附图1所示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及包含它的上料机,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有外壳11,还包括上料机构2、吸附机构3和输送机构4,所述上料机构2、吸附机构3、输送机构4都和机架1连接,还包括上料盘6,上料盘6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以放置柔性电路板部件。上料时柔性电路板部件放置在限位槽内,防止柔性电路板部件上料时左右晃动,使柔性电路板部件能平稳地传输及下一工序的处理。工作时,所述上料机构2将装有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盘6运输至吸附机构3下方,通过吸附机构3对
上料盘6进行吸附,吸附后将上料盘6输送至输送机构4上。其中上料机构2上能一次叠放多个上料盘6,当最上面的上料盘6被吸附机构3吸附后,上料机构2向上运动,将下一个上料盘6输送至设定位置,等待吸附机构3对上料盘6进行吸附传输。
[0028]参见附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驱动件21、上料丝杆22和上料支撑组件23,所述上料驱动件21和机架1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21的输出轴和所述上料丝杆22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21能驱动所述上料丝杆22转动。所述上料丝杆22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上料丝杆22,能使上料支撑组件23上下移动。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包括上料支撑板232和支撑轮231,所述支撑轮231和所述上料支撑板232连接,所述上料丝杆22穿过所述支撑轮231和所述支撑轮231通过螺纹连接,上料丝杆22在所述上料驱动件21的驱动下,上料丝杆22顺时针转动时,支撑轮231向上运动,上料支撑板232在支撑轮231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将位于支撑板上方的柔性电路板部件向靠近吸附机构3的方向运动;相反,当上料丝杆22逆时针转动时,上料支撑板232向远离吸附机构3的方向运动。
[0029]参见附图4和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吸附机构3位于所述上料机构2的正上方,吸附机构3包括吸附气缸31、吸附支撑板32和吸附件33,所述吸附气缸31和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吸附气缸31和所述吸附支撑板32连接,所述吸附支撑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2)和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驱动件(21)和上料支撑组件(23),所述上料驱动件(21)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21)能驱动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上下移动;吸附机构(3),所述吸附机构(3)和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将柔性电路板部件输送至所述吸附机构(3);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4)和所述机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驱动件(21)为电机,所述上料机构(2)还包括上料丝杆(22),所述上料驱动件(21)的输出轴和所述上料丝杆(22)连接,所述上料驱动件(21)能驱动所述上料丝杆(22)转动,所述上料丝杆(22)和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撑组件(23)包括上料支撑板(232)和支撑轮(231),所述支撑轮(231)和所述上料支撑板(232)连接,所述上料丝杆(22)穿过所述支撑轮(231)和所述支撑轮(2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部件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3)包括吸附气缸(31)、吸附支撑板(32),所述吸附气缸(31)和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吸附气缸(31)和所述吸附支撑板(32)连接,所述吸附支撑板(32)在所述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芫昕刘文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群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