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止推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86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凸轮轴止推片,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凸轮轴止推片,包括半圆环形的止推片本体,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一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一控油槽,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二控油槽,所述第一止推面或所述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机体供油孔连通的进油盲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均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进油盲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凸轮轴止推片能够实现凸轮轴止推片与凸轮轴之间的良好润滑,减少二者之间的磨损。之间的磨损。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轴止推片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凸轮轴止推片。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运行时,一方面凸轮轴在转动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小的轴向力,另一方面如果发动机轴系采用锥齿轮或斜齿轮,在传动时也会给凸轮轴施加较大的轴向力,为了限制凸轮轴在工作中因轴向力导致的轴向位移,需要对其进行轴向定位,传统的凸轮轴一般都是在与正时齿轮连接端的轴颈处开止推槽,止推槽与固定在发动机机体上的凸轮轴止推片配合实现凸轮轴的止推。
[0003]但是,现有的凸轮轴止推片无润滑结构,当凸轮轴止推片所受的轴向力增大及冲击频繁时,很容易造成凸轮轴与凸轮轴止推片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凸轮轴止推片,该凸轮轴止推片能够实现凸轮轴止推片与凸轮轴之间的良好润滑,减少二者之间的磨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凸轮轴止推片,包括半圆环形的止推片本体,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一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一控油槽,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二控油槽,所述第一止推面或所述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机体供油孔连通的进油盲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均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进油盲孔连通。
[0007]其中,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均为弧形槽。
[0008]其中,所述油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外环面上且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径向延伸的主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一控油槽的第一分支油道,以及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二控油槽的第二分支油道,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进油盲孔。
[0009]其中,所述第一止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布油槽,所述第一控油槽连通所有所述第一布油槽,所述第一分支油道的出油口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布油槽内。
[0010]其中,所述第二止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布油槽,所述第二控油槽连通所有所述第二布油槽,所述第二分支油道的出油口位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布油槽内。
[0011]其中,所述第一布油槽和所述第二布油槽均为长圆形槽。
[0012]其中,所述主油道靠近所述外环面的一端安装有螺堵,所述螺堵与所述主油道螺纹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止推面上设置有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减少所述止推片本体与所述凸轮轴的无效接触面积。
[0014]其中,所述止推片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止推面和所述第二止推面的安装孔。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凸轮轴止推片,由于进油盲孔与机体供油孔对应设置,因此,在使用时,机体内的润滑油会从进油盲孔进入油道,然后经油道流入第一止推面上的第一控油槽和第二止推面上的第二控油槽内,与此同时,通过凸轮轴的旋转运动将第一控油槽和第二控油槽内的润滑油带动并分布到凸轮轴止推片的第一止推面和第二止推面上,最终实现凸轮轴止推片与凸轮轴之间的良好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凸轮轴止推片实现了凸轮轴止推片与凸轮轴之间的良好润滑,减少了二者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凸轮轴止推片和凸轮轴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凸轮轴止推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凸轮轴止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图;
[0021]图中:1、机体;11、机体供油孔;2、凸轮轴;21、止推槽;3、凸轮轴止推片;31、止推片本体;32、第一止推面;33、第一控油槽;34、第一布油槽;35、第二止推面;36、第二控油槽;37、第二布油槽;38、进油盲孔;39、外环面;30、主油道;310、第一分支油道;311、第二分支油道;312、凹槽;313、安装孔;4、螺栓;5、螺堵。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凸轮轴止推结构,包括机体1、凸轮轴2和凸轮轴止推片3,凸轮轴2转动安装在机体1上,凸轮轴2在与正时齿轮连接端的轴颈处开设有止推槽21,凸轮轴止推片3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凸轮轴止推片3与止推槽21配合实现凸轮轴2的止推。
[0024]其中,凸轮轴止推片3包括半圆环形的止推片本体31,止推片本体31的第一止推面32上设置有第一控油槽33,止推片本体31的第二止推面35上设置有第二控油槽36,第一止推面32或第二止推面35上设置有用于与机体供油孔11连通的进油盲孔38,第一控油槽33和第二控油槽36均沿止推片本体31的周向延伸,且第一控油槽33和第二控油槽36分别通过油道与进油盲孔38连通。
[0025]本实施例中的进油盲孔38设置在第一止推面32上。
[0026]由于弧形槽既能储油又方便布油,因此,本实施例将第一控油槽33和第二控油槽36均设置为弧形槽,实际应用中,第一控油槽33和第二控油槽36也可以采用矩形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27]本实施例中的油道包括设置在止推片本体31的外环面39上且沿止推片本体31的径向延伸的主油道30,连通主油道30和第一控油槽33的第一分支油道310,以及连通主油道30和第二控油槽36的第二分支油道311,主油道30连通进油盲孔38。
[0028]为了防止漏油,本实施例在主油道30靠近外环面39的一端安装了螺堵5,螺堵5与主油道30螺纹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推面3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布油槽34,第一控油槽33连通所有第一布油槽34,第一分支油道310的出油口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布油槽34内;第二止推面3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布油槽37,第二控油槽36连通所有第二布油槽37,第二分支油道311的出油口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布油槽37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凸轮轴止推片3与凸轮轴2对应表面均匀布满润滑油,进一步提高润滑效果。
[003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布油槽34和第二布油槽37均为长圆形槽,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圆形或矩形槽,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0031]为了减少凸轮轴止推片3与凸轮轴2的无效接触面积,减少二者之间的磨损,本实施例在第一止推面32上设置了沿止推片本体31的周向延伸的凹槽312,凹槽312用于减少与凸轮轴2的无效接触面积。
[0032]本实施例中,止推片本体3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第一止推面32和第二止推面35的安装孔313,螺栓4穿过安装孔313与机体1连接。
[0033]使用时,机体1内的润滑油会从进油盲孔38进入油道,然后经油道流入第一控油槽33和第二控油槽36内,与此同时,通过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凸轮轴止推片,包括半圆环形的止推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一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一控油槽,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第二控油槽,所述第一止推面或所述第二止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机体供油孔连通的进油盲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均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分别通过油道与所述进油盲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止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油槽和所述第二控油槽均为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止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包括设置在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外环面上且沿所述止推片本体的径向延伸的主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一控油槽的第一分支油道,以及连通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二控油槽的第二分支油道,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进油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轴止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布油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