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活塞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80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活塞包括活塞顶和活塞裙,活塞顶的外周设置有一环槽;活塞顶和活塞裙固定连接后形成振荡冷却腔,震荡冷却腔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座,支撑座将振荡冷却腔分隔为振荡冷却内腔和振荡冷却外腔,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和多个回油通槽,连通孔与回油通槽皆连通振荡冷却外腔与振荡冷却内腔,多个连通孔与多个回油通槽分别周向分布,连通孔位于回油通槽的上方,振荡冷却内腔内设置有回油孔;位于一环槽处,振荡冷却外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凹槽。在一环槽处增加冷却凹槽,并且在支撑座上设置连通孔,增加顶部冷却腔面积,同时改善冷却均匀液流动,提升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活塞


技术介绍

1、随着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的不断提升,活塞热负荷大幅增加,活塞的冷却成为了设计的难点;活塞冷却不足,将出现拉缸、热应力过大导致活塞顶开裂、机油老化等重大恶性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能够提高活塞的冷却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活塞,包括:活塞顶和活塞裙,所述活塞顶的外周设置有一环槽;所述活塞顶和所述活塞裙固定连接后形成振荡冷却腔,所述震荡冷却腔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将所述振荡冷却腔分隔为振荡冷却内腔和振荡冷却外腔,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和多个回油通槽,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回油通槽皆连通所述振荡冷却外腔与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多个所述连通孔与多个所述回油通槽分别周向分布,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回油通槽的上方,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内设置有回油孔;位于所述一环槽处,所述振荡冷却外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凹槽。

3、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裙上竖向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内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上端部插入所述振荡冷却外腔内,所述喷嘴的上端部设置有顶部喷孔。

4、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下部设置有下部流动孔,所述下部流动孔径向设置,所述下部流动孔连通所述喷嘴与所述震荡冷却外腔。

5、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凹槽为圆形,所述冷却凹槽的直径记为φa,10mm≤φa≤14mm;所述冷却凹槽的数量记为n,24≤n≤36。

6、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裙的外周周向布置有布油环槽,所述布油环槽通过过油孔与所述振荡冷却外腔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过油孔的孔径记为φc,1.5mm≤φc≤2mm。

8、进一步的,所述布油环槽的宽度记为h3,4mm≤h3≤5mm。

9、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倾斜设置,所述连通孔外高内低。

10、进一步的,所有所述进油孔的通流截面的面积和为φ1,所述回油孔的通流截面的面积和为φ2,5φ1≥φ2≥3.5φ1。

11、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喷孔与所述回油孔的上端部之间的高度差记为h4,1.5mm≤h4≤2mm。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活塞包括活塞顶和活塞裙,活塞顶的外周设置有一环槽;活塞顶和活塞裙固定连接后形成振荡冷却腔,震荡冷却腔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座,支撑座将振荡冷却腔分隔为振荡冷却内腔和振荡冷却外腔,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和多个回油通槽,连通孔与回油通槽皆连通振荡冷却外腔与振荡冷却内腔,多个连通孔与多个回油通槽分别周向分布,连通孔位于回油通槽的上方,振荡冷却内腔内设置有回油孔;位于一环槽处,振荡冷却外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凹槽。在一环槽处增加冷却凹槽,并且在支撑座上设置连通孔,增加顶部冷却腔面积,同时改善冷却均匀液流动,提升冷却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包括:活塞顶和活塞裙,所述活塞顶的外周设置有一环槽;所述活塞顶和所述活塞裙固定连接后形成振荡冷却腔,所述振荡冷却腔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将所述振荡冷却腔分隔为振荡冷却内腔和振荡冷却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和多个回油通槽,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回油通槽皆连通所述振荡冷却外腔与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多个所述连通孔与多个所述回油通槽分别周向分布,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回油通槽的上方,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内设置有回油孔;位于所述一环槽处,所述振荡冷却外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上竖向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内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上端部插入所述振荡冷却外腔内,所述喷嘴的上端部设置有顶部喷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下部设置有下部流动孔,所述下部流动孔径向设置,所述下部流动孔连通所述喷嘴与所述震荡冷却外腔。

4.如权利要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凹槽为圆形,所述冷却凹槽的直径记为φa,10mm≤φa≤14mm;所述冷却凹槽的数量记为n,24≤n≤36。

5.如权利要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的外周周向布置有布油环槽,所述布油环槽通过过油孔与所述振荡冷却外腔相连通。

6.如权利要5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孔的孔径记为φc,1.5mm≤φc≤2mm。

7.如权利要5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油环槽的宽度记为H3,4mm≤H3≤5mm。

8.如权利要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倾斜设置,所述连通孔外高内低。

9.如权利要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进油孔的通流截面的面积和为φ1,所述回油孔的通流截面的面积和为φ2,5φ1≥φ2≥3.5φ1。

10.如权利要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喷孔与所述回油孔的上端部之间的高度差记为H4,1.5mm≤H4≤2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包括:活塞顶和活塞裙,所述活塞顶的外周设置有一环槽;所述活塞顶和所述活塞裙固定连接后形成振荡冷却腔,所述振荡冷却腔内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将所述振荡冷却腔分隔为振荡冷却内腔和振荡冷却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和多个回油通槽,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回油通槽皆连通所述振荡冷却外腔与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多个所述连通孔与多个所述回油通槽分别周向分布,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回油通槽的上方,所述振荡冷却内腔内设置有回油孔;位于所述一环槽处,所述振荡冷却外腔的内壁设置有冷却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裙上竖向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内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上端部插入所述振荡冷却外腔内,所述喷嘴的上端部设置有顶部喷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下部设置有下部流动孔,所述下部流动孔径向设置,所述下部流动孔连通所述喷嘴与所述震荡冷却外腔。

4.如权利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平刘宗辉杨刚朱跃伟张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