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137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包括:机架、机器人、变位机、定位夹紧组件和光栅;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并设置在机架上侧;变位机包括翻转机和工作台,工作台设置在翻转机上,变位机设置在机架两侧;定位夹紧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压紧块、手摇丝杆、压紧气缸、电磁阀、连接板,直线导轨、手摇丝杆和电磁阀设置在工作台上,连接板设置在直线导轨和手摇丝杆上,压紧块分别设置在压紧气缸、工作台和定位板上,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和工作台上,光栅设置在变位机上并用于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监测。实现打磨抛光平整,质量稳定,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专用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金属材质的非标门窗框架的打磨抛光作业的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建筑用金属门窗框架生产过程,框体经切割下料、焊接组合后,在接头部分会残留较为明显的焊接凸起,必须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方可进行后续其它工艺流程的作业。在该领域内,通用的处理工艺为人工使用角磨机,以砂轮片对焊缝进行打磨,然后再使用抛光砂纸片进行粗抛处理。由于框体结构不同以及焊接作业人员的焊接一致性较差,焊缝位置、焊接方向以及焊缝凸起大小等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人工操作进行打磨抛光,打磨的深度、抛光后的表面平整度等均不一致,在该领域内,通用的处理工艺为人工使用角磨机,以砂轮片对焊缝进行打磨,然后再使用抛光砂纸片进行粗抛处理。由于框体结构不同以及焊接作业人员的焊接一致性较差,焊缝位置、焊接方向以及焊缝凸起大小等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加之人工操作进行打磨抛光,打磨的深度、抛光后的表面平整度等均不一致,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另外人工操作角磨机和抛光机,机器转速较高,砂轮片及抛光砂纸片片出现磨损或误操作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框体两面均存在焊缝,两面均需要打磨和抛光,故在生产中,需要人工将门框进行多次翻转方能完成打磨抛光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0003]如何设计一种打磨抛光平整,质量稳定,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的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实现打磨抛光平整,质量稳定,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包括:机架、机器人、变位机、定位夹紧组件和光栅;
[0007]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械臂、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设置在所述机械臂末端,所述机器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侧;
[0008]所述变位机包括翻转机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翻转机上,所述变位机设置在所述所述机架两侧;
[0009]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压紧块、手摇丝杆、压紧气缸、电磁阀、连接板和定位板,所述直线导轨、所述手摇丝杆和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手摇丝杆上,所述压紧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工作台上,
[0010]所述光栅设置在所述变位机上并用于所述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监测。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为六轴机械臂,所述打磨工装包括打磨机和第一双轴气缸,所述抛光工装包括抛光机和第二双轴气缸,所述第一双轴气缸和所述第二双轴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第六轴上,所述打磨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双轴气缸上,所述抛光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双轴气缸上,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均设置测高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均设置压力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翻转机上,所述工作台为网状框架。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导轨包括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第一侧,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压紧块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工作台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邻的两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手摇丝杆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中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和第三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和手摇丝杆上侧,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气缸包括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和第三压紧气缸,所述第一压紧气缸通过滑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所述压紧块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压紧气缸位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侧和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压紧气缸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光栅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工作区域的四周。
[002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机械臂末端设置的双轴气缸,实现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的自动切换,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机械臂设置的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实现门窗框架的打磨和抛光,通过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测高传感器,确定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在打磨和抛光时的基准面和力度控制,实现打磨抛光平整,质量稳定,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翻转机和工作台实现门窗框架的双面打磨和抛光,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作台设置的直线滑轨和手摇丝杆,对门窗框架进行初步夹紧,实现不同种类的门窗框架的打磨和抛光,通过工作台上设置的压紧块,门窗框架进行定位,实现同型号工件一次示教程序即可批量生产,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作台设置的压紧气缸,门窗框架被自动压紧,实现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在变位机周围的光栅,实现机器人在工作时的安全监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为本技术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为本技术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中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中变位机和定位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5为本技术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中变位机和定位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附图标记:
[0027]机架1;
[0028]机器人2;
[0029]机械臂21、打磨工装22、抛光工装23;
[0030]打磨机221、第一双轴气缸222、抛光机231、第二双轴气缸232;
[0031]变位机3;
[0032]翻转机31、工作台32;
[0033]定位夹紧组件4;
[0034]直线导轨41、压紧块42、手摇丝杆43、压紧气缸44、电磁阀45、连接板46、定位板47;
[0035]第一直线导轨411、第二直线导轨412、第一压紧气缸441、第二压紧气缸442、第三压紧气缸443;
[0036]光栅5。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包括:机架1、机器人2、变位机3、定位夹紧组件4和光栅5;
[0038]机器人2包括机械臂21、打磨工装22和抛光工装23,打磨工装22和抛光工装23设置在所述机械臂21末端,机器人2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器人、变位机、定位夹紧组件和光栅;所述机器人包括机械臂、打磨工装和抛光工装,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设置在所述机械臂末端,所述机器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侧;所述变位机包括翻转机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翻转机上,所述变位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定位夹紧组件包括直线导轨、压紧块、手摇丝杆、压紧气缸、电磁阀、连接板和定位板,所述直线导轨、所述手摇丝杆和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手摇丝杆上,所述压紧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紧气缸、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压紧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光栅设置在所述变位机上并用于所述机器人工作时的安全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为六轴机械臂,所述打磨工装包括打磨机和第一双轴气缸,所述抛光工装包括抛光机和第二双轴气缸,所述第一双轴气缸和所述第二双轴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械臂的第六轴上,所述打磨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双轴气缸上,所述抛光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双轴气缸上,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均设置测高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工装和所述抛光工装均设置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打磨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翻转机上,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福李超杜俊磊杨博贾玉林洛佳望张良玉侯艳艳肖康宁刘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峥嵘尚品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