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晓华专利>正文

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87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的A、B、C三组驱动电路的输入分别与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9、20、21脚相连,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4、5、6脚与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相连,其23脚与单片机PIC10F200的5脚相连,其14脚与单片机PIC10F200的4脚相连,单片机PIC10F200的3脚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单片机PIC10F200的8脚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电源变换电路与直流电源输入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电机的动态实时监控,确保电机一直在正常状态下工作,大大提高电机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保护电机,提高生产安全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电机控制和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化保护和过流保护作用的控制电机驱动的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由于工矿企业生产过程的不稳定难免出现电机过载、电压不稳定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电机堵转、短路,以致造成电机烧毁、设备停转,影响生产、危及安全。目前工矿企业所用的电机的保护方式为热继电器保护方式,这种方式无法采集到电机的电流值,无法实现对电机的动态实时监控,并且这类装置技术落后、准确性不高无法可靠地完成对电机的控制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对电机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准确地控制和驱动电机,对电机具有高可靠性的保护作用的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主要解决传统的驱动电路无法对电机进行动态实时监控,控制不准确、保护不可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分为A、B、C三组,所述的A、B、C三组驱动电路的输入分别与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9、20、21脚相连,所述的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4、5、6脚与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相连,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23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5脚,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4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D7的正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4脚,单片机PIC10F200的3脚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单片机PIC10F200的8脚接二极管D9的正极,D9的负极接二极管D10的正极,D10的负极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单片机PIC10F200内存贮有工作程序,整个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还包括为整个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变换电路,所述的电源变换电路与直流电源输入接口J3相连。直流电源输入接口J3接外部的直流电源,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将接收到的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内部电路的处理输出控制信号给三组驱动电路,再由驱动电路去驱动电机三相绕组的运转,实现对电机的动态实时监控。同时,电机的有关控制信号经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输送给单片机PIC10F200,经单片机内部存贮的程序分析、处理,再输出控制信号给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然后由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关闭驱动或继续打开驱动。使电机运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既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又确保工作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的A、B、C三组驱动电路中,A路输入经电阻R15接场效应管Q6的栅极,Q6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连,Q3上并联有二极管D3,Q3的栅极经电阻R5、电容C11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B路输入经电阻R13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Q5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Q2上并联有二极管D2,Q2的栅极经电阻R4、电容C10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C路输入经电阻R14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Q4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Q1上并联有二极管D1,Q1的栅极经电阻R3、电容C9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Q6、Q5、Q4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17、R16相连,R17的另一端接地,R16的另一端接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9脚,Q3、Q2、Q1的源极与电压VM相连,并且Q3、Q2、Q1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的电机三相绕组相连。采样电阻R16、R17起过流保护作用,一旦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接收到的电流值超过标准值,将立即关闭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反之,继续打开驱动,电机继续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对电机位置译码后去控制驱动电路,然后驱动电机的运转,实现了对电机的动态实时监控并提高了驱动电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单片机PIC10F200对电机控制信号进行采集,一旦发现故障立即通知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关闭驱动,使电机进入保护状态;再者,通过与驱动电路相连的电流采样电路输送相关信号给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一旦过流,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立即关闭驱动电路,使电机停止运转,实现电机的过流保护。本技术确保电机一直在正常状态下工作,确保电机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保护电机,提高生产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直流无刷电机相连的一种电路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中1.驱动电路,2.译码控制电路,3.单片机,4.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5.电源变换电路,6.直流电源输入接口,7.采样电阻,11.电机三相绕组,12.位置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译码控制电路2、单片机3、A、B、C三组驱动电路1、采样电阻7、直流电源输入接口6、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4以及为整个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变换电路5,译码控制电路2的输入接电机的位置传感器12,译码控制电路2的输出接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1又与电机三相绕组11相连,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4接电机控制信号同时又接单片机3,单片机3又与译码控制电路2相连,驱动电路1上还连接有采样电阻7,采样电阻7另一端与译码控制电路2相连,电源变换电路5与直流电源输入接口6相连,单片机3内存贮有工作程序。本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接口J1的6、7、8脚各与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4、5、6脚相连也与电机的位置传感器12相连,接口J1的1、2、3脚各与A、B、C三组驱动电路1的输出相连也与电机三相绕组11相连。A、B、C三组驱动电路1的输入分别与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9、20、21脚相连,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23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5脚,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4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D7的正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4脚,单片机PIC10F200的3脚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J5相连,单片机PIC10F200的8脚接二极管D9的正极,D9的负极接二极管D10的正极,D10的负极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J4相连,单片机PIC10F200内存贮有工作程序,电源变换电路3与直流电源输入接口J3相连,为整个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的。本实施例中的A、B、C三组驱动电路1中,A路输入就是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21脚的输出,经电阻R15接场效应管Q6的栅极,Q6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连,Q3上并联有二极管D3,Q3的栅极经电阻R5、电容C11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B路输入就是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20脚的输出,经电阻R13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Q5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Q2上并联有二极管D2,Q2的栅极经电阻R4、电容C10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C路输入就是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9脚的输出,经电阻R14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Q4的漏极与另一个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Q1上并联有二极管D1,Q1的栅极经电阻R3、电容C9的并联电路后接电压VM;Q6、Q5、Q4的源极与采样电阻R17、R16相连,R17的另一端接地,R16的另一端接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9脚,Q3、Q2、Q1的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包括与电机三相绕组相连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分为A、B、C三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C三组驱动电路的输入分别与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9、20、21脚相连,所述的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4、5、6脚与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相连,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23脚接二极管D5的正极,D5的负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5脚,译码控制电路MC33035的14脚接二极管D7的负极,D7的正极接单片机PIC10F200的4脚,单片机PIC10F200的3脚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单片机PIC10F200的8脚接二极管D9的正极,D9的负极接二极管D10的正极,D10的负极与电机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相连,单片机PIC10F200内存贮有工作程序,整个高可靠性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还包括为整个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的电源变换电路,所述的电源变换电路与直流电源输入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曹生炜
申请(专利权)人:许晓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