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68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扭力无法调整提高的问题而设计。该驱动马达包括壳体、定子及转子;该定子设置于壳体内壁以形成包围状电机磁场,该转子利用一心轴枢组于电机磁场中央,心轴端部延伸至壳体外形成驱动端;该转子的心轴上还设有第二转子;该壳体内壁还设有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与前述第二转子位置相对应;另外设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连结该驱动马达、电动车的蓄电池和一讯号开关;第二转子的一端设有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通过电路与电动车的蓄电池连结。该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可调整提升驱动马达输出扭力,且电力可存储至蓄电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其输出扭力可作高低负载切换调整、电力可存储储存的创新的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由于具有轻便、环保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相当普及的休闲代步工具。一般电动车结构,通常包括一车体前、后端枢组车轮,所述车轮通过传动构件与一驱动马达连结,车体上同时组装有蓄电池,用来提供驱动马达所需电力;所述驱动马达的常用结构,是由一壳体内部设置一定子,在该定子所形成电机磁场所包围的空间中心通过心轴枢组一转子所构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常用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存在下述问题该常用驱动马达的输出扭力在一个范围内与速度是成反比的(即扭力越大则速度越小),因此,当电动车行驶的路面由平面转为爬坡状况时,该驱动马达的输出扭力将明显变得减弱而出现无力感,而且驾驶人也无法加以调整。有鉴于此,以后虽然有从事该行业的人尝试利用加装第二组常用驱动马达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虽然可结合两组马达的输出力量而能提供较大的扭力;但是,也因为加装了该组同样型态的马达而大幅地增加了电动车的重量,更缩小了原本相当有限的空间,这样反而造成与电动车″轻量化″发展设计趋势背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的驱动马达结构改良,该驱动马达包括一壳体、一定子和一转子;所述定子设置于壳体内壁以形成包围状电机磁场,该转子通过一心轴枢组于前述电机磁场中央,该心轴端部则延伸至壳体外形成驱动端;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的心轴上还设有第二转子;该壳体内壁还设有第二定子,所述第二定子与前述第二转子位置相对;另外设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连结该驱动马达的转子和第二转子、电动车的蓄电池和一讯号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堂戴铭清
申请(专利权)人:一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