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7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流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该可控电抗器本体由变压器型结构主电抗器和分级电抗器组成。其中一次线圈为主线圈,直接接到网路上;二次线圈为控制线圈,外接断路器和晶闸管控制装置;三次线圈为补偿线圈,外接滤波补偿装置,变压器型主电抗器与二次侧串接分级电抗器,共装在一个油箱内构成可控电抗器的本体。交流有级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器主要由高抗本体、断路器、晶闸管控制装置及中央控制器组成。具有普通电抗器所有功能和特性;调节方便,响应时间快;无谐波产生,噪音低,振动低,安全可靠性高;损耗较低;将谐波隔离,减少对电网影响。用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长距离输电电网上使用,优越性显得更为突出,有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电线路上用的电抗器,特别适用于交流有级可控单相或三相并联电抗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发展,对于较长的输电线路,为了限制工频和操作过电压、需要在线路上配置高压并联电抗器,但常规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不可调节,当线路输送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或输送更大电力时,普通并联高抗不能调节和退出,造成系统电压降低,影响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电能质量,限制了线路输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态补偿,实行柔性交流输电,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质运行的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第一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交流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交流有级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又是由高抗本体、断路器、晶闸管控制装置及中央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包括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线圈的变压器型结构主电抗器和分级电抗器的可控电抗器,其中一次线圈为主线圈,直接接到电力网路上,二次线圈为控制线圈,外接断路器、晶闸管控制装置、串联连接有隔离开关;一次线圈直接接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包括主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交流有级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又是由高抗本体、断路器、晶闸管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线圈的变压器型结构由主电抗器和分级电抗器组成可控电抗器,其中一次线圈为主线圈,直接接到网路上,二次线圈为控制线圈,外接断路器(D)、晶闸管控制装置(TK)、隔离开关(K),一次线圈(A-X)直接接在网路上,二次线圈(a-x)串接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级电抗器(XK1、XK2、XK3…),每个分级电抗器(XK)分别并联有断路器(D1、D2、D3…)和晶闸管装置(TK1、TK2、TK3…),两端串联连接有隔离开关(K1),上述变压器型主电抗器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包括主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交流有级可控单相并联电抗器装置又是由高抗本体、断路器、晶闸管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线圈的变压器型结构由主电抗器和分级电抗器组成可控电抗器,其中一次线圈为主线圈,直接接到网路上,二次线圈为控制线圈,外接断路器(D)、晶闸管控制装置(TK)、隔离开关(K),一次线圈(A-X)直接接在网路上,二次线圈(a-x)串接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级电抗器(XK1、XK2、XK3…),每个分级电抗器(XK)分别并联有断路器(D1、D2、D3…)和晶闸管装置(TK1、TK2、TK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宓传龙汪德华陈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