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87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搭载性优异的车辆用门装置。车辆用门装置具备:设置在基于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所形成的连杆机构的动作而被门(5)开闭的门开口部(3)的开侧端部(47)的可倒杆(40);以及对该可倒杆施力而将该可倒杆保持在立起状态的施力部件(45)。另外,车辆用门装置具备通过门向全开位置移动而与立起状态的可倒杆卡合,从而将门保持在全开位置的夹紧机构。而且,第一连结臂设置在通过门进行开动作而接近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的位置,夹紧机构与第一连结臂设置为一体。并且,可倒杆被向全闭位置(P0)移动的门按压而倾倒,由此收容于门与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50)。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50)。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有如下车辆用门装置,该车辆用门装置具备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该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具有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转动连结点和相对于车辆的门的第二转动连结点。这样的车辆用门装置基于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所形成的连杆机构的动作使设置于其门开口部的门进行开闭动作。另外,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门装置具备绕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转动连结点与连结臂一体地转动的夹紧臂。而且,该夹紧臂通过车辆的门因连结臂的转动而向全开位置移动,从而具有球状的外形的卡合部与设置于车身的夹紧槽保持部卡合。并且,由此成为基于将卡合部按压于夹紧槽保持部的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将车辆的门保持在全开位置的结构。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39339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需要供夹紧臂与连结臂连动地转动的空间。并且,存在这成为搭载于车辆时的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9]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门装置具备: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该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具有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转动连结点和相对于车辆的门的第二转动连结点;可倒杆,该可倒杆设置于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该门开口部基于所述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所形成的连杆机构的动作而被所述门开闭;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可倒杆施力而将该可倒杆保持为立起状态;以及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通过所述门向全开位置移动而与所述立起状态的所述可倒杆卡合,从而将所述门保持在全开位置,所述第一连结臂设置在通过所述门进行开动作而接近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的位置,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结臂,并且所述可倒杆通过被向全闭位置移动的所述门按压而倾倒,由此收容于该门与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
[0010]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基于可倒杆与夹紧机构的卡合力而稳定地将门保持在全开位置。而且,在门位于全闭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可倒杆倾倒,即使形成于门与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较窄,也能够将可倒杆收容于该间隙内。并且,由此,能够确保优异的搭载性。
[0011]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门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机构具备:一对卡合部件,该一对卡合部件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一对卡合
部件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所述夹紧机构以所述可倒杆插入到所述一对卡合部件之间的状态与该可倒杆卡合。
[0012]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形成基于使门向全开位置移动的第一连结臂的转动而与可倒杆卡合的夹紧机构。并且,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稳定地将门保持在全开位置。
[0013]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门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门与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配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外侧密封部件和内侧密封部件,所述可倒杆收容于所述外侧密封部件与所述内侧密封部件之间的位置。
[0014]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可倒杆收容在形成于外侧密封部件与内侧密封部件之间的防水性较高的空间。并且,由此,能够确保高可靠性。
[0015]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门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夹紧机构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设置于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的所述可倒杆的支承部件抵接,并且在该抵接部或所述可倒杆的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缓冲部件。
[0016]根据上述结构,夹紧机构和可倒杆的支承部件作为限制第一连结臂超过门的全开位置而朝向开动作方向转动的止动部发挥功能。并且,通过缓冲部件介入于这些夹紧机构与可倒杆的支承部件之间,能够抑制因两者的抵接而产生振动、声音,能够确保较高的质感。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优异的搭载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车辆用门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是车辆用门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3是形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的俯视图。
[0022]图4是形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的俯视图。
[0023]图5是形成连杆机构的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的俯视图。
[0024]图6是与第一连结臂连结的驱动臂和致动器的侧视图。
[0025]图7是与第一连结臂连结的驱动臂和致动器的俯视图。
[0026]图8是设置于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的可倒杆的俯视图。
[0027]图9是可倒杆的动作说明图。
[0028]图10是可倒杆的动作说明图。
[0029]图11是夹紧机构的剖视图。
[0030]图12是可倒杆和卡合于可倒杆的夹紧机构的俯视图。
[0031]图13是表示可倒杆和夹紧机构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1…
车辆
[0034]2…
车身
[0035]3…
门开口部
[0036]5…

[0037]11

第一连结臂
[0038]12

第二连结臂
[0039]15

连杆机构
[0040]20

车辆用门装置
[0041]40

可倒杆
[0042]45

施力部件
[0043]47

开侧端部
[0044]50

间隙
[0045]60

夹紧机构
[0046]X1

第一转动连结点
[0047]X2

第二转动连结点
[0048]P0

全闭位置
[0049]P1

全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按照附图,对车辆用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备设置于车身2的侧面的门开口部3。并且,在门开口部3设置有第一连结臂11和第二连结臂12,该第一连结臂11和第二连结臂12将车辆1的门5支承于该门开口部3。
[0052]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这些第一连结臂11和第二连结臂12分别具有相对于车身2的第一转动连结点X1和相对于门5的第二转动连结点X2。具体而言,第一连结臂11以轴支承于在上下方向(各图中,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轴N1a的状态与车身2连结,并以轴支承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轴N1b的状态与门5连结。并且,第二连结臂12也以轴支承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轴N2a的状态与车身2连结,并且以轴支承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轴N2b的状态与门5连结。
[0053]即,如图3~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门装置,具备: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该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具有相对于车身的第一转动连结点和相对于车辆的门的第二转动连结点;可倒杆,该可倒杆设置于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该门开口部基于所述第一连结臂和第二连结臂所形成的连杆机构的动作而被所述门开闭;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可倒杆施力而将该可倒杆保持为立起状态;以及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通过所述门向全开位置移动而与所述立起状态的所述可倒杆卡合,从而将所述门保持在全开位置,所述第一连结臂设置在通过所述门进行开动作而接近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的位置,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结臂,并且所述可倒杆通过被向全闭位置移动的所述门按压而倾倒,由此收容于该门与所述门开口部的开侧端部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谷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