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电路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集成电路的工艺节点逐渐减小,集成电路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在同一晶圆上的元器件数量不断增加,为此集成电路制备工艺不断革新以提高集成电路器件的性能。为了满足半导体元件数量增多或更高的产品性能的要求,集成电路制作工艺利用批量处理技术在衬底上形成各种类型的器件,并通过集成电路结构将其互相连接以具有完整的电子功能。金属铜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以及良好的抗电迁移能力,可以提高半导体器件之间信号的传输速度;同时,低k(介电常数)材料被作为金属层间的介质层,也减少了金属层之间的寄生电容,由此铜互连工艺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领域中互连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一。
[0003]铜互连工艺通常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层间介质层中形成开口,然后形成扩散阻挡层,接着电镀金属铜,在铜的电镀沉积完成后会以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将多余的铜研磨移除到扩散阻挡层(diffusi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间介质层,形成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有开口;扩散阻挡层,所述扩散阻挡层覆盖所述开口的侧壁和底壁;导电结构,填充于所述开口中,且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扩散阻挡层的侧壁的顶面高度;以及,刻蚀停止层,覆盖所述层间介质层的顶面、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所述扩散阻挡层的顶面和所述扩散阻挡层的部分侧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阻挡层的侧壁与所述导电结构的高度差大于30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停止层为氧化铝、氮化铝、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氮氧化硅、碳氮化硅、碳氮氧化硅、或其组合的一种或多种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材质为铜,所述扩散阻挡层的材质为氮化钽或钽。5.一种集成电路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衬底,所述衬底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有开口;形成有扩散阻挡层,所述扩散阻挡层覆盖所述开口的侧壁和底壁;形成导电材料层,所述导电材料层填满所述开口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正良,黄震麟,郑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