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9286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α,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α
,
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缓蚀剂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在对大型钢铁设施喷涂防腐涂层之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锈喷砂处理。然而传统的干喷砂工艺往往伴随粉尘及噪音污染。20世纪80年代水喷砂工艺引入国内,相比传统干喷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但受限于除锈后易形成二次返锈,因此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近年来,环保法规相继出台,传统干喷砂工艺的使用严格受限,水喷砂工艺则因其环保优势再次走进大众视野。水喷砂工艺目前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水喷砂处理后,钢铁表面湿度大,因此极易返锈;第二,为阻止水喷砂后返锈,通常在水喷砂过程中加入缓蚀剂,而传统的无机缓蚀剂如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炔醇等极易对环境产生危害,目前正逐步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具有芳香环、多重键及杂原子(N、O、S等),可作为缓蚀剂使用,利用共轭π电子及杂原子中的孤对电子提高缓蚀剂的性能。这些缓蚀剂可以通过金属与杂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或π

d电子相互作用紧密吸附在金属表层,从而把腐蚀介质与金属基底有效阻隔,实现高效防腐。
[0004]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05][0006][0007]在式I、式II中,Y1选自亚甲基、N、O、S中的任一种;Y2选自次甲基、N中的任一种;
[0008]R1选自C1‑
C
24
的烷基中的任一种;
[0009]R2选自氨基、羟基、
*

OSO3M、聚乙氧基醚基、取代的氨基、聚乙胺基、


NR
3+
x1‑
中的任一种;
[0010]M选自Na、K、Li中的任一种;
[0011]R3选自C1‑
C6的烷基、取代的C1‑
C6的烷基、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
[0012]X1选自卤素。
[0013]可选地,所述取代的氨基中的取代基选自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
[0014]可选地,所述聚乙氧基醚基中的乙氧基单元数为1~10;
[0015]所述聚乙胺基中的乙胺基单元数为1~10。
[0016]所述取代的C1‑
C6的烷基中的取代基选自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
[0017]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18]将含有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混合物,在碱性物存在下反应I,得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
[0019]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中的R2为羟基;
[0020]所述化合物i选自具有式II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具有式IV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0021][0022]所述化合物ii选自具有式V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
[0023][0024]或者,
[0025](a)将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与卤代试剂混合,反应II,得到卤代的中间产物K;
[0026](b)将所述卤代的中间产物K与含有R2的亲核试剂反应III,即可得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O;
[0027]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O中的R2选自氨基、
*

OSO3M、聚乙氧基醚基、取代的氨基、聚乙胺基、


NR
3+
x1‑
中的任一种;
[0028]或者,
[0029]将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与吡啶硫酸盐混合,反应IV,得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Q;
[0030]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Q中的R2为
*

OSO3M。
[0031]可选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可从醛(3)和酮(4)类化合物出发来制备。首先,在溶剂醇类化合物和碱性水溶液存在下,向其中加入醛(3)和酮(4),室温反应,制备化合物(5)。随后利用二氯亚砜将化合物(5)中的羟基进行氯代,制备氯代化合物(6)。最后利用亲核试剂如三乙胺、三丁胺、三苄胺、苯胺、三缩四乙二醇等对氯代物进行亲核取代,制备得到化合物(1)。其中,还可以利用吡啶硫酸盐对化合物(5)中的羟基直接硫酸盐化,制备得到符合通式(1)的硫酸盐化合物。
[0032][0033]反应路线1:α,β

不饱和酮类有机缓蚀剂的制备路线
[0034]可选地,所述反应I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18h~24h;
[0035]所述反应II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20℃;反应时间为0.5h~4h;
[0036]所述反应III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0.5h~5h;
[0037]所述反应IV的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0.5h~2h。
[0038]可选地,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卤代试剂选自二氯亚砜、草酰氯、三氯氧磷、浓盐酸、三溴化磷中中的至少一种;
[0039]所述含有R2的亲核试剂选自三乙胺、三丁胺、三苄胺、苯胺、、二乙二醇、三甘醇、三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五甘醇、八甘醇、N,N'

二(2

氨乙基)

1,3

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1,8

二氨基

3,6

二氧杂辛烷中的至少一种。
[0040]可选地,所述化合物i和所述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5

1:1

10;
[0041]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酰氯试剂和含有R2的亲核试剂的摩尔比为0.5

1:1

10:1

10;
[0042]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与吡啶硫酸盐的摩尔比为0.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式I、式II中,Y1选自亚甲基、N、O、S中的任一种;Y2选自次甲基、N中的任一种;R1选自C1‑
C
24
的烷基中的任一种;R2选自氨基、羟基、*

OSO3M、聚乙氧基醚基、取代的氨基、聚乙胺基、*

NR
3+
X1‑
中的任一种;M选自Na、K、Li中的任一种;R3选自C1‑
C6的烷基、取代的C1‑
C6的烷基、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X1选自卤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氨基中的取代基选自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氧基醚基中的乙氧基单元数为1~10;所述聚乙胺基中的乙胺基单元数为1~10;所述取代的C1‑
C6的烷基中的取代基选自C6‑
C
12
的芳基中的任一种。4.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化合物i和化合物ii的混合物,在碱性物存在下反应I,得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中的R2为羟基;所述化合物i选自具有式II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具有式IV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所述化合物ii选自具有式V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者,
(a)将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P与卤代试剂混合,反应II,得到卤代的中间产物K;(b)将所述卤代的中间产物K与含有R2的亲核试剂反应III,即可得到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O;所述α,β

不饱和酮类化合物O中的R2选自氨基、*

OSO3M、聚乙氧基醚基、取代的氨基、聚乙胺基、*

NR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艾文英金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