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搬送车及保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1074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5
悬挂式搬送车(1)沿着支承于顶棚(C)的轨道(4)行驶并且向设置于地面(F)的货架(3)的架部(3A)移载物品(A),该悬挂式搬送车具备:具有行驶马达(25)且沿着轨道(4)行驶的第一行驶台车(21A)以及第二行驶台车(21B);顶棚侧单元(20),其从第一行驶台车(21A)以及第二行驶台车(21B)向下方悬吊并且具有向货架(3)的架部(3A)移载物品(A)的移载部42;地面侧单元(50),其相对于顶棚侧单元(20)能够相对移动地设置,并且具有作为与设置于地面(F)的第一引导部(91)接触的接触部的行驶滚轮(52);以及检测顶棚侧单元(20)与地面侧单元(50)的相对距离的距离传感器(61)。距离传感器(61)。距离传感器(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悬挂式搬送车及保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涉及悬挂式搬送车及保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例如,作为在自动仓库中在与货架的架部之间移载物品的搬送装置,已知如下搬送系统,该搬送系统具有:在支承于建筑物顶棚的轨道上行驶并且设有驱动车轮的驱动部的行驶部;和悬吊于行驶部并且在与架部之间交接物品的移载部。
[0003]在这样的搬送系统中,将从行驶部放出的吊持部件的距离(长度)与架部的位置建立关联地存储。即,以顶棚的高度位置为基准,进行在与货架之间交接物品时的移载部的定位。然而,支承轨道的顶棚有时会受例如气温或雪的影响而变形。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于地面的货架的架部的高度位置与顶棚的高度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动,从而将妨碍基于移载部进行的物品的交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391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搬送系统中,在每个货架设置距离传感器,获取到设于轨道的托架为止的距离(以货架的架部的高度位置为基准的到顶棚的高度位置为止的相对距离)。由此,获取每个货架的、货架的高度位置与顶棚的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即顶棚的变形量。而且,若获取到顶棚的变形量,则能够进行基于获取到的变形量对基于移载部的物品的交接位置进行修正、进行移载部的维修保养等应对。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方法中,需要在所有的货架设置距离传感器,成本增加。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搬送车及保管系统,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获取顶棚的变形量。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悬挂式搬送车沿着支承于顶棚的轨道行驶并且向设置于地面的货架的架部移载物品,该悬挂式搬送车具备:行驶部,该行驶部具有沿着所述轨道行驶的车轮和驱动所述车轮的驱动部;顶棚侧部件,该顶棚侧部件从行驶部向下方悬吊,并且具有向货架的架部移载物品的移载部;地面侧部件,该地面侧部件相对于顶棚侧部件能够相对移动地设置,并且具有与地面或设置于地面的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距离检测部,该距离检测部检测顶棚侧部件与地面侧部件的相对距离。
[0010]在该结构的悬挂式搬送车中,设有地面侧部件,该地面侧部件相对于悬吊于行驶部(其在支承于顶棚的轨道行驶)的顶棚侧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移动地设置,并且与地面或设置于地面的部件接触,距离检测部获取顶棚侧部件与地面侧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由此,获取悬挂式搬送车所在的地点处的以地面的高度位置为基准的到顶棚的高度位置为止的距离,即,获取顶棚的变形量。在这种结构的悬挂式搬送车中,仅在悬挂式搬送
车设置距离传感器即可,因此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获取顶棚的变形量。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悬挂式搬送车中,也可以是,顶棚侧部件具有:杆部,该杆部从行驶部向下方延伸;以及升降部,该升降部沿着杆部能够升降地设置并且设有移载部,悬挂式搬送车还具备控制升降部的升降的控制器,控制器基于由距离检测部检测到的相对距离,决定向货架的架部移载物品时的升降部的高度位置。在该结构中,即使在顶棚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会基于该变形量决定升降部的升降位置,因此能够恰当地进行移载部对物品的交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悬挂式搬送车中,也可以是,地面侧部件具有:作为接触部的行驶滚轮;以及防止倾斜用的引导滚轮,该引导管理被设于地面的引导部件引导,防止杆部从铅垂方向倾斜规定角度以上。在该结构中,设有行驶滚轮以及引导滚轮的地面侧部件相对于顶棚侧部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因此即使在顶棚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行驶滚轮的损伤,另外,能够抑制倾斜用的引导滚轮从导轨脱落。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悬挂式搬送车中,也可以是,距离检测部构成为包括反射部件和对到反射部件为止的距离进行检测的距离传感器,在顶棚侧部件配置有反射部件以及距离传感器中的一方,在地面侧部件设有反射部件以及距离传感器中的另一方。在该结构中,能够以廉价且简单的结构来获取顶棚侧部件与地面侧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悬挂式搬送车中,也可以是,距离传感器设于顶棚侧部件,反射部件设于地面侧部件。在该结构中,由于不需要跨越顶棚侧部件和地面侧部件地配置将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的线缆,因此能够抑制线缆的损伤。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保管系统具备上述的悬挂式搬送车和货架,该货架设置于所述地面,利用所述悬挂式搬送车的所述移载部向该货架移载所述物品。在该结构的保管系统所包含的悬挂式搬送车中,设置有地面侧部件,该地面侧部件相对于悬吊于行驶部(其在支承于顶棚的轨道行驶)的顶棚侧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铅垂方向)移动地设置,并且与地面或设置于地面的部件接触,距离检测部获取顶棚侧部件与地面侧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由此,获取悬挂式搬送车所在的地点处的以地面的高度位置为基准的到顶棚的高度位置为止的距离,即,获取顶棚的变形量。在该结构的保管系统中,仅在悬挂式搬送车设置距离传感器即可,因此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获取顶棚的变形量。
[0016]专利技术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能够以廉价的结构获取顶棚的变形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保管系统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图1的悬挂式搬送车的立体图。
[0020]图3是表示图1的悬挂式搬送车的地面侧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主视图。
[0021]图4是放大表示图1的悬挂式搬送车的地面侧单元以及杆部的侧视图。
[0022]图5是表示图1的悬挂式搬送车的功能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悬挂式搬送车1及保管系统100进行说明。在附图
的说明中,对相同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悬挂式搬送车1的行进方向称为“前”,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将从前方观察悬挂式搬送车1时的宽度方向的右方称为“右”、左方称为“左”,将铅垂方向称为“上”“下”。
[0024]保管系统100例如设于在半导体制造工厂等设置的自动仓库。如图1所示,保管系统100具备悬挂式搬送车1和货架3。货架3沿着悬挂式搬送车1的行驶路径配置并且设置于地面F。悬挂式搬送车1搬送FOUP(Front Opening Unify Pod)等物品A并在与货架3的架部3A之间交接(移载)物品A。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悬挂式搬送车1具备顶棚侧单元(顶棚侧部件)20、地面侧单元(地面侧部件)50和控制器10。顶棚侧单元20具备第一行驶台车(行驶部)21A、第二行驶台车(行驶部)21B、第一杆部(mast)31A、第二杆部31B、下部框架35以及升降部40。
[0026]第一行驶台车21A以及第二行驶台车21B配置在悬挂式搬送车1的上部,在行驶方向上排成一排并且分别沿着轨道4行驶。轨道4使用未图示的吊挂用具等从顶棚以悬吊状设置。
[0027]第一行驶台车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悬挂式搬送车,其沿着支承于顶棚的轨道行驶并且向设置于地面的货架的架部移载物品,该悬挂式搬送车的特征在于,具备:行驶部,该行驶部具有沿着所述轨道行驶的车轮和驱动所述车轮的驱动部;顶棚侧部件,该顶棚侧部件从所述行驶部向下方悬吊,并且具有向所述货架的架部移载所述物品的移载部;地面侧部件,该地面侧部件相对于所述顶棚侧部件能够相对移动地设置,并且具有与所述地面或设置于所述地面的部件接触的接触部;以及距离检测部,该距离检测部检测所述顶棚侧部件与所述地面侧部件的相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搬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侧部件具有:杆部,该杆部从所述行驶部向下方延伸;以及升降部,该升降部沿着所述杆部能够升降地设置,并且设有所述移载部,所述悬挂式搬送车还具备控制所述升降部的升降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距离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相对距离,决定向所述货架的架部移载所述物品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荣治岩田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