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82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涉及橡胶助剂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体,反应釜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道,反应釜体的底部安装有放料管和冷凝水排出管道,还包括具有加料功能的投料反应机构、具有氨气吸收处理功能的氨气吸收机构和具有混合料液压滤功能的压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将通过石灰的加入,使氨气逸出,并通过氨气吸收机构吸收后返回生产系统再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硫酸钙可以作为水泥添加剂售卖给水泥厂,能够减少了硫酸铵售卖时的补贴款,通过四个吸收罐的吸收后,回收的氨水为无色透明状态,质量好,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且氨气基本全部吸收。部吸收。部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助剂制造
,具体是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 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促进剂DPG生产过程中,由于母液中氨是过量的,因此需要先通过三效蒸氨回收氨,母液蒸氨后放入储存池,再打入三效脱盐装置进行脱除硫酸铵盐分,由于脱盐后的废水氨氮在2000mg/L

3000mg/L,不能直接进污水站处理,需要再进脱氨氮塔加液碱进行脱氨氮处理。硫酸铵里由于含有杂质,氨水质量低颜色也不好,作为副产物很难达到硫酸铵国家标准,造成硫酸铵难以销售,进而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 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体,反应釜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道,反应釜体的底部安装有放料管和冷凝水排出管道,还包括具有加料功能的投料反应机构、具有氨气吸收处理功能的氨气吸收机构和具有混合料液压滤功能的压滤机构,投料反应机构和氨气吸收机构分别位于反应釜体的左右两侧,压滤机构位于反应釜体和氨气吸收机构的正前方,投料反应机构通过反应釜体和放料管与压滤机构相连通,且投料反应机构与氨气吸收机构相连通。r/>[0007]进一步的,投料反应机构包括打浆池、输浆管道、母液管、排空管、排气管、抽气泵和输出管,打浆池位于反应釜体的一侧,打浆池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和石灰粉进料管,输浆管道通过泵体和阀门与打浆池的底部相连通,且输浆管道的顶端通过阀门与反应釜体的顶部相连通,母液管、排空管和排气管的底端均通过阀门固定连通于反应釜体的顶部,抽气泵的输入端与排气管相连通,抽气泵的输出端与输出管相连通。
[0008]进一步的,氨气吸收机构包括氨水排放管、冰水进水管、冰水管道、排水管道、软水管道、氨气排放管、气液连通管、固定管、水喷射真空泵、两个冷水连通管、两个氨水抽取管、三个氨气输送管、四个吸收罐,每个吸收罐的内部均安装有螺旋冷却管,两个冷水连通管的两端均通过阀门分别与每两个螺旋冷却管的顶端相连通,输出管的底端贯穿第一个吸收罐并延伸至吸收罐的内部,氨水排放管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第一个吸收罐的底部相连通,氨水排放管的顶端与外部的氨水储罐相连通,冰水进水管固定连通于第一个冷水连通管的外表面,冰水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通于冰水进水管的外表面和第二个冷水连通管的
外表面,每个螺旋冷却管的底端均贯穿吸收罐并与排水管道相连通;
[0009]第一个氨水抽取管的顶端与第一个吸收罐的顶部相连通,第一个氨水抽取管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第二个吸收罐的底部相连通,第二个氨水抽取管的顶端与第二个吸收罐的顶端相连通,第二个氨水抽取管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第三个吸收罐的底部相连通,三个氨气输送管分别固定连通于每两个吸收罐之间,且每个氨气输送管的底端均延伸至吸收罐的内部;
[0010]软水管道和氨气排放管的底端均通过阀门固定连通于第四个吸收罐的顶部,氨气排放管的顶端与外部的氨气吸收塔相连通,固定管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第四个吸收罐的底部相连通,固定管的顶端与第三个氨气输送管的表面相连通,且固定管的中部设置有阀门,水喷射真空泵安装于第三个氨气输送管和固定管相连通的外部,气液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管的表面和第三个吸收罐的顶部相连通,且气液连通管的底端设置有阀门。
[0011]进一步的,压滤机构包括第一板框压滤机、第二板框压滤机、滤液池、第一滤液输送管、酸化釜、硫酸管、第二滤液输送管、滤液储罐和滤液排放管,放料管的底端通过阀门和泵体与第一板框压滤机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一板框压滤机的输出端位于滤液池的上方,第一滤液输送管的底部通过泵体和阀门与滤液池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滤液输送管的顶端通过阀门与酸化釜的顶部相连通,硫酸管的底端通过阀门与酸化釜的顶部相连通,第二滤液输送管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酸化釜的底部相连通,第二滤液输送管的顶端与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输入端相连通,第二板框压滤机的输出端与滤液储罐的顶部相连通,滤液排放管的底端通过阀门和泵体与滤液储罐的底部相连通,且滤液排放管的顶端与外部的污水站管道相连通。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反应釜体、投料反应机构、氨气吸收机构、压滤机构和放料管之间的配合设置下,能够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将通过石灰的加入,使氨气逸出,并通过氨气吸收机构吸收后返回生产系统再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硫酸钙可以作为水泥添加剂售卖给水泥厂,能够减少了硫酸铵售卖时的补贴款,通过四个吸收罐的吸收后,回收的氨水为无色透明状态,质量好,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且氨气基本全部吸收,减少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反应釜体;2、投料反应机构;21、打浆池;22、输浆管道;23、母液管;24、排空管;25、排气管;26、抽气泵;27、输出管;3、氨气吸收机构;31、吸收罐;32、氨水抽取管;33、氨水排放管;34、冷水连通管;35、冰水进水管;36、氨气输送管;37、螺旋冷却管;38、冰水管道;39、排水管道;301、软水管道;302、氨气排放管;303、气液连通管;304、固定管;305、水喷射真空泵;4、压滤机构;41、第一板框压滤机;42、第二板框压滤机;43、滤液池;44、第一滤液输送管;45、酸化釜;46、硫酸管;47、第二滤液输送管;48、滤液储罐;49、滤液排放管;5、放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道,反应釜体1的底部安装有放料管5和冷凝水排出管道,且放料管5和冷凝水排出管道的外部均设置有阀门,还包括具有加料功能的投料反应机构2、具有氨气吸收处理功能的氨气吸收机构3和具有混合料液压滤功能的压滤机构4,投料反应机构2和氨气吸收机构3分别位于反应釜体1的左右两侧,压滤机构4 位于反应釜体1和氨气吸收机构3的正前方,使得该处理装置之间的设备更加紧凑,进一步的使人员操作的也更加便捷,且布局也更为合理,投料反应机构2 通过反应釜体1和放料管5与压滤机构4相连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釜体(1),所述反应釜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道,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安装有放料管(5)和冷凝水排出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加料功能的投料反应机构(2)、具有氨气吸收处理功能的氨气吸收机构(3)和具有混合料液压滤功能的压滤机构(4),所述投料反应机构(2)和氨气吸收机构(3)分别位于反应釜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滤机构(4)位于反应釜体(1)和氨气吸收机构(3)的正前方,所述投料反应机构(2)通过反应釜体(1)和放料管(5)与压滤机构(4)相连通,且投料反应机构(2)与氨气吸收机构(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反应机构(2)包括打浆池(21)、输浆管道(22)、母液管(23)、排空管(24)、排气管(25)、抽气泵(26)和输出管(27),所述打浆池(21)位于反应釜体(1)的一侧,所述打浆池(2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和石灰粉进料管,所述输浆管道(22)通过泵体和阀门与打浆池(21)的底部相连通,且输浆管道(22)的顶端通过阀门与反应釜体(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母液管(23)、排空管(24)和排气管(25)的底端均通过阀门固定连通于反应釜体(1)的顶部,所述抽气泵(26)的输入端与排气管(25)相连通,所述抽气泵(26)的输出端与输出管(27)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橡胶促进剂DPG母液回收氨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吸收机构(3)包括氨水排放管(33)、冰水进水管(35)、冰水管道(38)、排水管道(39)、软水管道(301)、氨气排放管(302)、气液连通管(303)、固定管(304)、水喷射真空泵(305)、两个冷水连通管(34)、两个氨水抽取管(32)、三个氨气输送管(36)、四个吸收罐(31),所述每个吸收罐(31)的内部均安装有螺旋冷却管(37),所述两个冷水连通管(34)的两端均通过阀门分别与每两个螺旋冷却管(3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输出管(27)的底端贯穿第一个吸收罐(31)并延伸至吸收罐(31)的内部,所述氨水排放管(33)的底端通过泵体和阀门与第一个吸收罐(3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氨水排放管(33)的顶端与外部的氨水储罐相连通,所述冰水进水管(35)固定连通于第一个冷水连通管(34)的外表面,所述冰水管道(3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通于冰水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鹤山区地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