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70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插秧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自动插秧机包括浮板、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浮板用于承载插秧机构。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活动连接于浮板,以使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可在竖直方向上独立活动。本申请提供的插秧机的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活动连接于浮板,以使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可在竖直方向上独立活动。使得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在稻田内陷深或陷浅时都可以独立的进行调节自适应稻田的地形,从而可以让浮板始终贴合稻田移动,使得承载在浮板上插秧机构插植的秧苗深度一致,改善了淹苗和倒苗的问题,提高秧苗的存活率。提高秧苗的存活率。提高秧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插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插秧机一般包括行走部、浮板和插秧机构,行走部用于带动浮板在稻田行走,插秧机构设置在浮板上进行秧苗的插植。
[0003]现有的,插秧机的行走部和浮板刚性连接,插秧机在稻田行走时行走部在稻田中陷深或陷浅会影响浮板,使浮板前后或者左右倾斜,导致插秧机构秧苗插植的深浅不一出现淹苗和倒苗现象,降低了秧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插秧机,其能够避免插秧机在稻田行走时行走部在稻田中陷深或陷浅影响浮板,导致插秧机构秧苗插植的深浅不一出现淹苗和倒苗现象,提高秧苗的存活率。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插秧机,所述自动插秧机包括:
[0007]浮板,所述浮板用于承载插秧机构;
[0008]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均活动连接于所述浮板,以使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均可在竖直方向上独立活动。
[0009]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0010]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浮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连接;
[0011]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浮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固定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至少两个调节组件;
[0014]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呈夹角设置,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在竖直方向的活动范围;和/或,
[0015]其中另一个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浮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呈夹角设置,用以限制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在竖直方向的活动范围。
[0016]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和锁止件;
[0017]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或第二行走轮装置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浮板铰接;
[0018]其中,所述锁止件同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配合,以改变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有效锁止长度。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锁止孔;
[0020]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有滑槽;
[0021]所述锁止件用于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且择一地穿设在多个所述锁止孔中的一个,从而调节所述第一调节件和所述第二调节件的有效锁止长度。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均安装于所述浮板的前方。
[0023]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电池的数量均包括两个;
[0025]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上均分布有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均独立地至少与一个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26]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插秧机构、安装支架、控制器和天线,所述插秧机构安装于所述浮板,所述插秧机构用于插秧,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插秧机构,所述控制器和天线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天线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
[0027]可选地,所述自动插秧机还包括辅助轮组件,所述辅助轮组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浮板。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29]本申请提供的插秧机包括浮板、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活动连接于浮板,以使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均可在竖直方向上独立活动。使得第一行走轮装置和第二行走轮装置在稻田内陷深或陷浅时都可以独立的进行调节自适应稻田的地形,从而可以让浮板始终贴合稻田移动,使得承载在浮板上插秧机构插植的秧苗深度一致,改善了淹苗和倒苗的问题,提高秧苗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浮板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插秧机的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标:100

插秧机;120

浮板;121

第一安装耳片;123

第三安装耳片;125

第四安装耳片;130

第一行走轮装置;131

第二安装耳片组;133

第一安装架;140

第二行走轮装置;141

第二安装架;150

行走轮;160

第一连杆;161

第一铰接轴;163

第二铰接轴;170

第二连杆;171

第三铰接轴;173

第四铰接轴;180

调节组件;181

第一调节件;182

第二调节件;183

锁止件;184

安装槽;185

锁止孔;187

滑槽;190

弹性件;201

驱动电机;202

电池;203

配重块;204

保护架;2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插秧机(100)包括:浮板(120),所述浮板(120)用于承载插秧机构(210);第一行走轮装置(130)和第二行走轮装置(140),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均活动连接于所述浮板(120),以使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和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均可在竖直方向上独立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插秧机(100)还包括第一连杆(160)和第二连杆(170);所述第一连杆(160)的一端与所述浮板(12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70)的一端与所述浮板(12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60)远离所述浮板(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70)远离所述浮板(1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插秧机(100)还包括至少两个调节组件(180);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组件(180)的一端与所述浮板(12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180)与所述第一连杆(160)在竖直方向上呈夹角设置,用以限制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在竖直方向的活动范围;和/或,其中另一个所述调节组件(180)的一端与所述浮板(120)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活动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180)与所述第二连杆(170)在竖直方向上呈夹角设置,用以限制所述第二行走轮装置(140)在竖直方向的活动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组件(180)均包括第一调节件(181)、第二调节件(182)和锁止件(183);所述第一调节件(18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走轮装置(130)或第二行走轮装置(140)铰接,所述第一调节件(1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件(182)的一端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182)的另一端与所述浮板(120)铰接;其中,所述锁止件(183)同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18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182)配合,以改变所述第一调节件(181)和所述第二调节件(182)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郭长征黄耀霖梁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