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9441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和监控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监控模块输出端和天网监控、车流量监控和雷达测速监控输入端均电性连接,监控模块包括智能协调模块和实时图像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和路线规划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的输出端和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行人以及外卖员等路人在闯红灯通过马路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人脸识别后传输至数据记录库,达到数据记录,且达到一定次数后通过数据记录库记录后的人脸识别传输至警力人员,进行对屡次闯红灯人员进行加强教育及处罚。罚。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具体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的交通系统会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拥堵路段的红绿灯无法进行智能分配,大多数的红绿灯时间都是进行固定时间,不便于智能调节,其次在警力人员或者救护车等特种车辆执行紧急任务时都是通过警笛声进行警示行人以及车辆,而遇见红灯时特种车辆需要缓慢通过,而在横向车道处于绿灯,当正常行驶车辆没有及时发现就会出现交通事故,而影响紧急任务的执行,同时在红绿灯等交通路口会出现行人以及外卖员等人进行不按交通规定通过,造成事故的多次发生主要原因,基于上述问题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中进一步完善。
[0004]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其申请号为“20191131169.3”,该专利主要通过解决路面拥堵和红绿灯等控制问题,但是基于警力人员或特种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路口不便于智能控制,还需进一步进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道路拥堵和特种车辆行驶等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和监控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监控模块输出端和天网监控、车流量监控和雷达测速监控输入端均电性连接,监控模块包括智能协调模块和实时图像接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和路线规划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的输出端和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的输出端和实时图像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的输入端和数据记录库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数
据记录库的输入端和人脸识别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的输入端和闯红灯抓拍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将天网监控、车流量监控和雷达测速进行实时监控,且监控的数据通过监控模块传输至控制模块的终端,通过控制模块的终端进行分析车流量监控的流量传输,如果车流量较大时通过监控模块进行控制智能协调模块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达到车流量较大的车道路灯时间延长和车流量较少的车道红灯时间延长,实现智能分控,解决拥堵问题,同时通过车流量监控传输到监控模块的拥堵路段实现传输至实时图像收集模块,并通过实时图像收集模块传输至实时图像显示模块至各个路口的显示屏,提供参考,便于交通司机绕路形式,解决加剧拥堵问题;而同时通过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进行执行紧急任务时传输至路线规划模块,而路线规划再次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行将路线规划模块规划后的路线通过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进行控制以及延长绿灯时间,同时控制模块将控制后的结果反馈至路线规划模块和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达到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在执行紧急任务时路线呈绿灯,防止其它车道车辆及行人造成错乱通行而发生交通事故,再次在行人以及外卖员等路人在闯红灯通过马路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人脸识别后传输至数据记录库,达到数据记录,且达到一定次数后通过数据记录库记录后的人脸识别传输至警力人员,进行对屡次闯红灯人员进行加强教育及处罚。
[0011](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天网监控、车流量监控和雷达测速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控模块后的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终端,同时通过监控模块内智能协调模块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达到控制车道流量大的绿灯时间延长和车道流量小的红灯延长,实现减少拥堵情况。
[0012]2、通过实时图像接收模块和实时图像显示模块进行在路口显示屏展示,达到驾驶司机绕路行驶,减轻加剧拥堵问题。
[0013]3、通过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进行执行紧急任务时传输至路线规划模块,路线规划模块进行规划合理路线,并传输至控制模块而控制模块传输至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进行控制以及延长绿灯时间,同时控制模块将控制后的结果反馈至路线规划模块和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防止其它车道车辆及行人造成错乱通行而发生交通事故。
[0014]4、行人以及外卖员等路人在闯红灯通过马路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人脸识别后传输至数据记录库,达到数据记录,且达到一定次数后通过数据记录库记录后的人脸识别传输至警力人员,对屡次闯红灯人员进行加强教育及处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管理系统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0016]其中,1、控制模块;2、天网监控;3、车流量监控;4、雷达测速监控;5、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6、监控模块;601、智能协调模块;602、实时图像接收模块;7、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8、实时图像模块;9、闯红灯抓拍;10、人脸识别;11、数据记录库;12、路线规划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输出端和监控模块6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监控模块6进行实时接收天网监控2、车流量监控3和雷达测速监控4传输至控制模块1终端,且监控模块6输出端和天网监控2、车流量监控3和雷达测速监控4输入端均电性连接,监控模块6包括智能协调模块601和实时图像接收模块602,通过控制模块1的终端进行分析车流量监控3的流量传输,如果车流量较大时,通过监控模块6进行控制智能协调模块601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7,达到车流量较大的车道绿灯时间延长和车流量较少的车道红灯时间延长,实现智能分控,解决拥堵问题,监控模块6的输出端和实时图像模块8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实时图像模块8进行图像收集,且通过实时图像模块8进行展示,通过车流量监控3传输到监控模块6的拥堵路段实现传输至实时图像接收模块602,并通过实时图像接收模块602传输至实时图像模块8至各个路口的显示屏,提供参考,便于交通司机绕路形式,解决加剧拥堵问题;控制模块1输出端和路线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输出端和监控模块(6)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监控模块(6)输出端和天网监控(2)、车流量监控(3)和雷达测速监控(4)输入端均电性连接,监控模块(6)包括智能协调模块(601)和实时图像接收模块(602);所述控制模块(1)输出端和路线规划模块(12)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路线规划模块(12)的输出端和警力及救护车操控端(5)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的输出端和红绿灯智能调控模块(7)输入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张加华徐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宇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