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座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25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鞍座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为铝制模具,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吸盘,吸盘通过吸气管路连接抽真空装置,上模覆盖在下模上,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压皮板,压皮板中间呈鞍座形状镂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上模的吸盘将底板牢牢吸附,避免发泡原料逃料,在进行发泡的同时,鞍座的皮面就与发泡层紧密贴合在一起,无需后续的包面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座发泡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新型鞍座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鞍座采用传统的发泡模具进行发泡,其发泡模具一般包括铝制的下模和手工浇注的树脂上模,在进行发泡的时候为了避免发泡原料逃料,需要工人用力将鞍座的底板拍到位,并且发泡完成后,需要再对产品表面进行皮面的包覆,工序繁琐,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涉及新型鞍座发泡模具,能够避免发泡原料的逃料,发泡同时完成皮面的包裹。
[0004]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新型鞍座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盖合在下模上,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多个吸盘,吸盘通过吸气管路连接抽真空装置,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压皮板,压皮板中间呈鞍座形状的镂空。
[0005]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为突出的立柱结构。
[0006]所述下模设置在底座上,下模底部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下模下方与底座之间形成空腔,下模上设有多个吸气孔,吸气孔连通空腔,空腔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0007]其有益效果是:上模的吸盘将底板牢牢吸附,避免发泡原料逃料,定位台阶可以为底板进行定位,皮面夹持在下模和压皮板之间,当皮面覆盖在下模上后,压皮板压住,对下模进行抽真空,使皮面自然吸附在下模上,然后在注射发泡原料进行发泡,覆盖的皮面就与发泡层紧密贴合在一起,无需后续的包面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8]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09]图1是本技术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11]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0012]如图1所示的新型鞍座发泡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4,所述上模1盖合在下模上4,所述上模1底部设置有多个吸盘2,吸盘2通过吸气管路连接抽真空装置,所述上模1和下模4之间设置有压皮板5,压皮板5中间呈鞍座形状的镂空。
[0013]所述上模1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台阶3,所述定位台阶3为突出的立柱结构。
[0014]所述下模4设置在底座6上,下模4底部与底座6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下模4下方与底座6之间形成空腔,下模4上设有多个吸气孔7,吸气孔7连通空腔,空腔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0015]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上模的吸盘将底板牢牢吸附,避免发泡原料逃料,定位台阶可以为底板进行定位,皮面夹持在下模和压皮板之间,当皮面覆盖在下模上后,压皮板压住,对下模进行抽真空,使皮面自然吸附在下模上,然后在注射发泡原料进行发泡,覆盖的皮面就与发泡层紧密贴合在一起,无需后续的包面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6]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鞍座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合在下模上,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多个吸盘,吸盘通过吸气管路连接抽真空装置,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压皮板,压皮板中间呈鞍座形状的镂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底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君
申请(专利权)人: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