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并吡啶衍生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67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咪唑并吡啶衍生物及其用途,提供一个咪唑并吡啶衍生的G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咪唑并吡啶衍生物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GLP

1受体激动剂化合物及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化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GLP

1介导的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咪唑并吡啶是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的药物中。咪唑并吡啶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领域,包括血液疾病、肿瘤、神经系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目前已有多种咪唑并吡啶骨架的药物被应用于临床。
[0003]关于咪唑并吡啶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诸多报道,例如以吡啶环化合物为基本骨架构造咪唑环,或者以咪唑环化合物为基本骨架构造吡啶环。
[0004]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其中,II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疾病。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根据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位居世界第一,数量约为1.144亿。预计到2045年,全球将有6.29亿糖尿病患者。可见,糖尿病是全球都十分普遍的慢性病。
[0005]目前可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钠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二肽基肽酶

4(DPP

4)抑制剂,GLP

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等,其中胰岛素及GLP

1受体激动剂是最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之一,胰岛素制剂仍然是全球使用量最多的糖尿病用药,约有30

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使用胰岛素,GLP

1制剂主要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索马鲁肽等,适用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联合应用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但是目前胰岛素制剂和GLP

1制剂基本上都是多肽类药物及注射制剂,即便是口服索玛鲁肽,在用药上仍有诸多限制,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发GLP

1受体的小分子激动剂药物。
[0006]GLP

1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且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因而没有低血糖风险。GLP

1能够增加β细胞产生胰岛素的量,提高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性。GLP

1可以延缓胃排空,减少食物摄入,因而具有减轻体重的功效。此外,GLP

1还具有心脑血管获益的独特效果。GLP

1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应用中被定位于介于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之间的过渡阶段使用,并且可与其它药物联用,成为过去五年增长最快,也是未来最具成长潜力的降糖药物。
[0007]和II型糖尿病相关的其他病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肥胖症、高血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I化合物2

((4

(6

((4

氰基
‑2‑
氟苄基)氧基)吡啶
‑2‑
基)哌啶

1

基)甲基)
‑3‑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基)咪唑并[1,2

a]吡啶
‑6‑
甲酸,
[0009][0010]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治疗中可以单独使用或与至少一种其他治疗剂结合使用。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他治疗活性成分。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其含有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一种或两种以上药用载体;所述的药物制剂为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一种制剂剂型。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组成固体剂型,如胶囊、片剂、丸剂、锭剂、糖衣剂、颗粒剂、粉末剂、软膏剂、乳膏剂、滴剂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液体剂型,如酏剂、糖浆剂、乳剂、分散剂、悬浮剂、溶液剂、喷雾剂等。
[0015]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中可用的药用载体和/或药用稀释剂可以使药物制剂领域中任何常规的载体和/或稀释剂。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酸价成盐及碱盐。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以手性形态存在的,即S构型或R构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以非手性形态存在的。本专利技术所表述的化合物,当以其中一种构型例举结构时,也表示公开了其另一种构型或非手性形式的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合物包括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体异构体是指当化合物存在不对称碳原子时,会产生对映异构体;当化合物存在碳碳双键或环状结构时,会产生顺反异构体;当化合物存在酮或肟时,会产生互变异构体;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立体异构体包括但不限于: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消旋异构体、顺反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几何异构体、差向异构体及其混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呈非溶剂化及溶剂化形式存在。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代谢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了所述的代谢相关疾病包括GLP

1介导的疾病及相关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高血糖症、胰岛素抗性、葡萄糖耐受不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脂肪细胞功能障碍、肥胖症、血脂异常症、高胰岛素血症、等;其中,所述的糖尿病包含但不限于,T1D和/或T2DM、特发性T1D、早发性T2D、潜伏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青少年非典型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患者给药治疗有效量的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的疾病为GLP

1介导的疾病及
相关疾病;所述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高血糖症、胰岛素抗性、葡萄糖耐受不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脂肪细胞功能障碍、肥胖症、血脂异常症、高胰岛素血症、等;其中,所述的糖尿病包含但不限于,T1D和/或T2DM、特发性T1D、早发性T2D、潜伏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青少年非典型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的化合物,2

((4

(6

((4

氰基
‑2‑
氟苄基)氧基)吡啶
‑2‑
基)哌啶
‑1‑
基)甲基)
‑3‑
(氧杂环丁烷
‑2‑
基甲基)咪唑并[1,2

a]吡啶
‑6‑
甲酸,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2.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任意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GLP

1受体激动剂介导的疾病或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4.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GLP

1介导的疾病和相关疾病的方法,包括对受试者给与治疗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5.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GL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强张智敏王哲王前郭刘斌刘东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