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81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合训练器,包括咬合板,所述咬合板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颗牙齿的腔体,所述咬合板具有弯曲缓冲结构,所述弯曲缓冲结构用于为所述咬合板提供弯曲缓冲;其中,所述咬合板为弹性板体,所述弯曲缓冲结构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二者构成具有弯曲缓冲性能的整体结构,满足使用者张闭口过程中咬合板的不同弯曲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牙合训练器佩戴于使用者牙齿上时,使用者在张闭口过程中,容纳牙齿的空腔周围的咬合板的弯曲需求更加集中,将弯曲缓冲结构与腔体位置相对应设置,能够对作用力分布集中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提供弯曲缓冲补充,使得牙合训练器的防折断、防疲劳效果更加优异。防疲劳效果更加优异。防疲劳效果更加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合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牙合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口颌系统功能紊乱是口腔医疗领域的常见问题之一,会造成患者牙体、牙周、咬合、颌面部肌肉及患者的精神、工作及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0003]咬合板治疗是口颌系统功能紊乱治疗中的常用方法,因为其可逆的、无损伤的显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具体地,咬合板治疗就是将咬合板置于上下颌牙弓之间,不改变牙合的形态,而是通过调节颌位关系和牙合的接触状态来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
[0004]在咬合板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咬合板,使用者佩戴咬合板后,在张闭口过程中,咬合板会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现有咬合板无法很好地适应张闭口运动过程中的弯曲需求,咬合板容易折断或者出现裂痕,缩短咬合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合训练器,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二者构成具有弯曲缓冲性能的整体结构,满足使用者张闭口过程中咬合板的不同弯曲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合训练器,包括咬合板,所述咬合板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颗牙齿的腔体,所述咬合板具有弯曲缓冲结构,所述弯曲缓冲结构用于为所述咬合板提供弯曲缓冲;其中,所述咬合板为弹性板体,所述弯曲缓冲结构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
[0007]咬合板上具有弯曲缓冲结构,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二者构成具有弯曲缓冲性能的整体结构,满足使用者张闭口过程中咬合板的不同弯曲需求。具体来说,使用者佩戴牙合训练器,对于牙合训练器而言,其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中牙合训练器的弯曲需求小于第二模式中咬合板的弯曲需求。举例来说,第一模式包括使用者正常讲话模式,此时,牙合训练器的弯曲需求较小。第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打哈欠模式,此时,牙合训练器的弯曲需求较大。在第一模式下时,仅通过咬合板提供基础弹性缓冲即可满足较小的弯曲缓冲需求,在第二模式下时,在咬合板提供的基础的弯曲缓冲的基础上,还通过弯曲缓冲结构提供补充弯曲缓冲,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共同作用下,以满足第二模式下的弯曲需求,降低咬合板折断或者出现裂痕的可能性,延长牙合训练器的使用寿命。
[0008]使用者在张闭口过程中,容纳牙齿的空腔周围的咬合板的弯曲需求更加集中,将弯曲缓冲结构与腔体位置相对应设置,即弯曲缓冲结构围绕容纳牙齿的腔体设置,能够对作用力分布集中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提供弯曲缓冲补充,使得牙合训练器的防折断、防疲劳效果更加优异。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腔体与容纳于该腔体内的牙齿之间形成有弯曲扩充区;
[0010]所述腔体内表面包括内表面A和内表面B,所述内表面A的几何形态与其位置相对
应的牙齿表面几何形态相吻合,所述内表面B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牙齿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所述弯曲扩充区。
[0011]通过内表面A与容纳于腔体内的牙齿对应位置的外表面充分贴合包裹接触,实现咬合板与牙齿之间的稳定固位;内表面B与容纳于腔体内的牙齿之间形成的弯曲扩充区,增加辅助固位,且为咬合板的弯曲提供扩充区域,降低咬合板发生折断或裂痕的风险,延长咬合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B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牙齿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间距为d,0.5mm≤d≤2.0mm。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B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唇侧面或舌侧面之间相对设置;
[0014]所述内表面A包括内表面A1和内表面A2,所述内表面A1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咬合面之间相对设置;
[0015]其中,所述内表面B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唇侧面之间相对设置时,所述内表面A2(114)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舌侧面之间相对设置;
[0016]其中,所述内表面B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舌侧面之间相对设置时,所述内表面A2(114)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唇侧面之间相对设置。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表面B的高度h1大于所述内表面A2的高度h2,0.5mm≤h1

h2≤2mm。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腔体的几何形态与容纳于该腔体内的牙齿的几何形态相吻合。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股增韧丝。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缓冲结构为由多股增韧丝编织形成的整体编织结构。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缓冲结构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咬合板内。
[0022]通过弯曲缓冲结构的至少部分设于咬合板内,增加弯曲缓冲结构与咬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保证弯曲缓冲结构与咬合板之间的结合强度,防止弯曲缓冲结构从咬合板上脱离,同时也有助于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可以作为整体以满足较大的弯曲需求。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缓冲结构外表面与所述咬合板外表面齐平,可以保证咬合板由内向外均得到弯曲缓冲结构的增强,尽可能地减少咬合板的弹性薄弱区,使弹性板体的弹性分布均匀。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编织结构设于所述咬合板(111)内的孔隙被所述咬合板(111)部分填充。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曲缓冲结构整体设于所述咬合板内,所述整体编织结构的孔隙内被所述咬合板部分填充。
[0026]通过弯曲缓冲结构全部嵌设在咬合板内,弯曲缓冲结构与咬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结合强度高。与此同时,咬合板的外表面由咬合板构成,可以使咬合板的外观面整洁美观,不存在咬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交错排布的外观感。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牙合训练器,包括咬合板,咬合板上具有弯曲缓冲结构,咬
合板和弯曲缓冲结构,二者构成具有弯曲缓冲性能的整体结构,满足使用者张闭口过程中咬合板的不同弯曲需求。
[0029]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牙合训练器使用时,咬合板佩戴于使用者牙齿上,使用者在张闭口过程中,容纳牙齿的空腔周围的咬合板的弯曲需求更加集中,将弯曲缓冲结构与腔体位置相对应设置,即弯曲缓冲结构围绕容纳牙齿的腔体设置,能够对作用力分布集中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提供弯曲缓冲补充,使得咬合板的防折断、防疲劳效果更加优异。
[003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牙合训练器中,咬合板上的腔体与容纳于该腔体内的牙齿之间形成有弯曲扩充区,咬合板的弯曲提供扩充区域,进一步降低咬合板发生折断或裂痕的风险,延长咬合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
[003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牙合训练器中,弯曲缓冲结构包括多股增韧丝,利用增韧丝高弹性模量、质量轻的特点,将其加入咬合板内不会造成咬合板的重量明显增加,但会令咬合板的整体弹性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003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板(111),所述咬合板(111)包括用于容纳至少一颗牙齿的腔体,所述咬合板(111)具有弯曲缓冲结构(112),所述弯曲缓冲结构(112)用于为所述咬合板(111)提供弯曲缓冲;其中,所述咬合板(111)为弹性板体,所述弯曲缓冲结构(112)与所述腔体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与容纳于该腔体内的牙齿之间形成有弯曲扩充区;所述腔体内表面包括内表面A和内表面B(113),所述内表面A的几何形态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牙齿表面几何形态相吻合,所述内表面B(113)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牙齿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所述弯曲扩充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B(113)与其位置相对应的牙齿表面之间的间隙的间距为d,0.5mm≤d≤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B(113)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唇侧面或舌侧面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内表面A包括内表面A1(115)和内表面A2(114),所述内表面A1(115)与容纳于所述腔体内牙齿的咬合面之间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驰俞蕾蕾白果陈敏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