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1367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的培育;(2)亲鱼配对及家系构建;(3)攻毒;(4)抗病关键SNP标记的筛选;(5)抗病亲本的筛选;(6)抗病家系的培育;该方法通过GWAS技术找到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的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根据显著相关标记筛选出抗病亲本,再结合家系选育用抗病亲本培育出抗病子代,最终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尤其是抗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的品系。品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斑鱼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鞍带石斑鱼又名龙胆石斑鱼或龙趸石斑,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者,也被称为“斑王”。鞍带石斑鱼个体大、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是人们喜爱的海水鱼珍品。在我国南方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鞍带石斑鱼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经济价值巨大。
[0003]目前,随着养殖量的不断增加,石斑鱼养殖过程中病虫害问题的日益显现,尤其是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nervous necrosis,VNN),其病原是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该病毒属于β诺达病毒属,是一类细小RNA病毒,可分成4个基因型:拟鳍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Striped jack NNV,SJNNV)、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Tiger puffer NNV,TPNNV),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Barfin flounder NNV,BFNNV)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Red spotted grouper NNV,RGNNV)。对石斑鱼危害最大的是RGNNV,石斑鱼在幼苗期基本都会感染此病毒,主要引起石斑鱼神经系统和视网膜损伤,仔鱼和稚鱼易受其感染,感染死亡率在90%以上,甚至达到100%,RGNNV导致石斑鱼幼苗扩大培育困难,这严重制约了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预防及治疗此病毒病,因此开展抗病品种的培育,是应对该病毒,提高石斑鱼产量的有效方式。
[0004]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MAS)是借助与性状紧密相关的分子标记对具有性状优势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的个体进行直接选择育种,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应用到水产养殖品种选育的技术。其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具有标记多,可以全基因组范围仔细筛查与性状相关变异位点的优点,更容易获得决定性状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因此,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发现与鱼类重要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从而应用在分子育种中来缩短育种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该方法通过GWAS技术找到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的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根据显著相关标记筛选出抗病亲本,再结合家系选育用抗病亲本培育出抗病子代,最终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尤其是抗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的品系。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亲本的培育:选取鞍带石斑鱼亲本,剪取亲本尾鳍后,对每一条亲鱼打上电子
标记;
[0008](2)亲鱼配对及家系构建:根据亲鱼的标记,将能繁殖的雌性亲鱼和雄鱼配对,进行人工催产和一对一的人工授精,进行孵化培育后构建全同胞家系;
[0009](3)攻毒:选取步骤(2)中全同胞家系进行功毒,记录每天死亡鱼的数目,同时剪取刚死亡鱼的尾鳍保存,并设置易感组和抗感组;
[0010](4)抗病关键SNP标记的筛选:选取步骤(3)中抗感组和易感组的鳍条,提取DNA后进行重测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分析,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病显著相关SNP位点54个;
[0011](5)抗病亲本的筛选:选取步骤(1)中剪取的亲本尾鳍,提取DNA,进行重测序,获得每个亲本SNP位点信息,利用包括步骤(4)中的54个SNP位点信息,选取P值靠前的SNP位点,计算每条亲本的抗病性状的育种值,选取育种值前10~15%的个体作为抗病亲本进行抗病繁殖培育家系;
[0012](6)抗病家系的培育:采用步骤(5)中筛选到的抗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和一对一的人工授精,孵化培育后构建出抗病全同胞家系。
[0013]在上述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中: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挑选无病害、体格健壮、无外伤、达到5~6年龄的鞍带石斑鱼作为鞍带石斑鱼亲本。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鞍带石斑鱼亲本中含有占亲本总数5~10%的野生亲本,剩余为养殖培育的亲本,其中所述野生亲本与所述养殖培育的亲本分开不同池养殖。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全同胞家系中鱼苗培育到长度为4~8cm。
[0017]优选的,步骤(3)中选取步骤(2)中500~800尾全同胞家系中的鱼苗进行功毒。
[0018]更佳的,步骤(3)中选取步骤(2)800尾全同胞家系中的鱼苗进行功毒。
[0019]优选的,步骤(3)中功毒时采用病毒滴度在107~108TCID
50
/mL的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攻毒方式为腹腔注射,功毒完后发现死亡鱼苗立即剪取尾鳍,同时统计死亡条数,如此直到鱼苗不再死亡。
[0020]优选的,步骤(3)中选取最先死亡的100~200尾鱼为易感组,选取最后死亡及没有死亡的100~200尾鱼为抗感组。
[0021]优选的,步骤(4)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分析时,以鞍带石斑鱼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结合抗感和易感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分析,分析获得鞍带石斑鱼SNP位点1331985个,并获得抗病显著相关SNP位点54个。
[0022]其中,参考基因组为鞍带石斑鱼基因组,其来源如下:ASM528154v1https://www.ncbi.nlm.nih.gov/genome/?term=ASM528154v1。
[0023]优选的,步骤(4)~(5)中采用提取DNA时,采用常规动物组织提取试剂盒。
[0024]优选的,步骤(5)中采用GAPIT方法结合抗病显著相关SNP位点信息计算每条亲本的育种值。
[0025]优选的,步骤(5)中育种值的计算采用GAPIT(Genomic Association and Prediction Integrated Tool)方法进行计算,选取的标记中一定包含本专利技术中的54个显著性标记(鞍带石斑鱼抗病显著相关SNP位点),还包括1331985个SNP位点中抗病显著相关性至少前500的SNP位点,根据计算所得的育种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育种值排前10~
15%的亲本单独分开养殖,作为抗病亲本进行培育。
[0026]优选的,步骤(6)中孵化培育时,采用常规的水泥池培苗或者高位池培苗方式。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本专利技术通过GWAS技术找到鞍带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的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根据显著相关标记筛选出抗病亲本,再结合家系选育用抗病亲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亲本的培育:选取鞍带石斑鱼亲本,剪取亲本尾鳍后,对每一条亲鱼打上电子标记;(2)亲鱼配对及家系构建:根据亲鱼的标记,将能繁殖的雌性亲鱼和雄鱼配对,进行人工催产和一对一的人工授精,进行孵化培育后构建全同胞家系;(3)攻毒:选取步骤(2)中全同胞家系进行功毒,记录每天死亡鱼的数目,同时剪取刚死亡鱼的尾鳍保存,并设置易感组和抗感组;(4)抗病关键SNP标记的筛选:选取步骤(3)中抗感组和易感组的鳍条,提取DNA后进行重测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分析,获得鞍带石斑鱼抗病显著相关SNP位点54个;(5)抗病亲本的筛选:选取步骤(1)中剪取的亲本尾鳍,提取DNA,进行重测序,获得每个亲本SNP位点信息,利用包括步骤(4)中的54个SNP位点信息,选取P值靠前的SNP位点,计算每条亲本的抗病性状的育种值,选取育种值前10~15%的个体作为抗病亲本进行抗病繁殖培育家系;(6)抗病家系的培育:采用步骤(5)中筛选到的抗病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和一对一的人工授精,孵化培育后构建出抗病全同胞家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挑选无病害、体格健壮、无外伤、达到5~6年龄的鞍带石斑鱼作为鞍带石斑鱼亲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鞍带石斑鱼亲本中含有占亲本总数5~10%的野生亲本,剩余为养殖培育的亲本,其中所述野生亲本与所述养殖培育的亲本分开不同池养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带石斑鱼抗病家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全同胞家系中鱼苗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秦启伟杨敏段旭琢梁凯珊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