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水稻种植协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392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

水稻种植协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水稻种植协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口黑鲈因肉味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已是我国当前养殖量最高的特色淡水鱼品种,养殖产量逐年增长。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池塘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以及最新的工厂化养殖等。池塘养殖和大水面网箱养殖等传统模式受限于养殖产量和大水面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发展空间有限。工厂化养殖等新模式投入大,技术要求高,运营成本、电力能源等消耗多,目前发展还不是太完善。针对当前情况,本专利技术利用丘陵山地水库地形地貌特点,探索专利技术了大口黑鲈流水高产高效养殖模式,并与水培蔬菜、水稻种植有效结合,养殖排放水经水培沟渠初步净化后,含有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水平降到比较适合的水平,直接供给水稻等农作物灌溉,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力,实现了绿色高效低碳目标,形成“鱼



稻”种养协作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

水稻种植协作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大口黑鲈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另一方面也产出优质蔬菜、水稻等农作物,形成“鱼



稻”协作,增加养殖综合效益,同时节省土地资源,促进养殖和种植融合,实现了绿色低碳高效种养协作,克服目前养殖大口黑鲈密度低,易发病,成活率低,效益不高以及电力、池塘、土地资源浪费等诸多不足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水库水流落差形成流水养殖,无需电力提灌,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养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

水稻种植协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区场地选择:选择水库的大坝下部,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上游,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及树木遮挡;(2)养殖区建设:在养殖区内建造若干长方形水泥池,所述水泥池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水泥池的长边与水库大坝平行,进水口设置在靠近水库大坝的所述水泥池长边侧直接引入水库水源,出水口与进水口呈对角形式设置在所述水泥池的底部,所述水泥池的池底设置坡度,进水口一侧高,出水口一侧低;(3)水培沟渠建设:在养殖区的排水口之后建造水培沟渠,所述水培沟渠设置在养殖区和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之间的中游,所述水泥池的出水口连接水培沟渠的进水端,所述水培沟渠的出水端设有水泥坝,并通过水泥坝连接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4)清池消毒:4月中旬,带水清池消毒,保持水泥池的水位10

20cm,用生石灰150

200g/m2,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一周后水泥池加满水至1.6

1.7m深度备用;(5)鱼苗放养:5月初放养大口黑鲈苗种,水泥池精养大口黑鲈鱼,大口黑鲈鱼苗平
均放养规格为80

100尾/500g,放养密度25

35尾/m2;(6)养殖管理:在养殖前期的5

6月份使用粗蛋白质质量含量范围为44

46%的鲈鱼配合饲料,在养殖中期、后期的6

12月份使用粗蛋白质质量含量为41

43%的鲈鱼配合饲料;投喂频率平日为3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00,中午12:00,下午5:00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水泥池内鱼总重量的3

6%,冬季的11

12月份,每2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中午12:00,投喂量为水泥池内鱼总重量的2

3%;(7)水培种植及水质调控:在6

9月份高温季节,养殖区每月施用一次小球藻、EM菌以及芽孢杆菌制剂,每天进排水平衡,控制水阀,缓流;在养殖盛期的5

10月份,养殖区每日换水量不低于水泥池内总水量的1/2;养殖尾水直接排入水培沟渠;开春时节在水培沟渠的底部种植沉水植物黑藻,鱼苗放养后,在水培沟渠设置水培浮床,间隔交替种植水蕹菜和水芹菜;水培浮床面积占所述水培沟渠水面面积的1/2;经水培沟渠净化后的养殖水,通过水泥坝溢流排入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供水稻或农作物灌溉使用,形成“鱼



稻”协作模式;(8)捕捞上市:10月份起,即可开始捕捞销售大口黑鲈,销售期一直可以持续至第二年春季;至第二年春季,整个养殖周期结束,全套养殖种植设施经整修清理进入下一个养殖周期循环。
[0005]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步骤(1)中所述水库的库容满足小一型水库以上标准,库容范围在100万立方米

1亿立方米;水库水体pH值在6.5

7.5之间,水质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0006]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步骤(1)所述水库为中型水库,库容范围在1000万立方米

1亿立方米。
[0007]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步骤(2)中所述水泥池,单个水泥池面积330平方米,长宽比3:2,池深2m,池底设置成2
‑3°
缓坡;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管径大小为16

20cm;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加装水阀控制进水/排水流量大小;所述进水口套上纱网,进水口纱网网目为60

100目;所述出水口设置不锈钢筛网,网目根据鲈鱼生长规格相应调整,防止鲈鱼逃逸,并每日清理附着物。
[0008]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培沟渠水域面积与养殖区水域面积的比值为1/3~1/2;所述水培沟渠设置长方形,深度大于1m;所述水泥坝高度为0.9

1m,厚度为0.4

0.5m,水泥坝的坝底部留有闸门。
[0009]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水培沟渠设有挡墙,延长水培沟渠进水端和出水端的的距离。
[0010]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放养密度为30尾/m2。
[0011]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养殖区每1000m2配备7.5千瓦增氧泵,采用微孔增氧,
在6

9月份高温季节,全天全功率开动增氧泵,在秋冬季节适当调小增氧泵功率,控制养殖区内的水体含氧量早上最低保持在4.5mg/L;在高温的6

9月份水体溶氧量维持在6mg/L以上。
[0012]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步骤(6)中,在水泥池内设置漂浮框固定投饵区,所述漂浮框材质为直径40毫米PVC管,漂浮框大小规格为2m
×
3m;鲈鱼配合饲料投入所述漂浮框内。
[0013]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疾病防治,每半个月检查寄生虫情况,每隔15天拌料投喂鱼药;随时清洁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治病害;每周测1次水泥池内水体的pH值、测2次水体的透明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流水养殖大口黑鲈与蔬菜

水稻种植协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区场地选择:选择水库的大坝下部,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上游,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及树木遮挡;(2)养殖区建设:在养殖区内建造若干长方形水泥池,所述水泥池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水泥池的长边与水库大坝平行,进水口设置在靠近水库大坝的所述水泥池长边侧直接引入水库水源,出水口与进水口呈对角形式设置在所述水泥池的底部,所述水泥池的池底设置坡度,进水口一侧高,出水口一侧低;(3)水培沟渠建设:在养殖区的排水口之后建造水培沟渠,所述水培沟渠设置在养殖区和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之间的中游,所述水泥池的出水口连接水培沟渠的进水端,所述水培沟渠的出水端设有水泥坝,并通过水泥坝连接水稻田或农作物种植区域;(4)清池消毒:4月中旬,带水清池消毒,保持水泥池的水位10

20cm,用生石灰150

200g/m2,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一周后水泥池加满水至1.6

1.7m深度备用;(5)鱼苗放养:5月初放养大口黑鲈苗种,水泥池精养大口黑鲈鱼,大口黑鲈鱼苗平均放养规格为80

100尾/500g,放养密度25

35尾/m2;(6)养殖管理:在养殖前期的5

6月份使用粗蛋白质质量含量范围为44

46%的鲈鱼配合饲料,在养殖中期、后期的6

12月份使用粗蛋白质质量含量为41

43%的鲈鱼配合饲料;投喂频率平日为3次,投喂时间为早上7:00,中午12:00,下午5:00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水泥池内鱼总重量的3

6%,冬季的11

12月份,每2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中午12:00,投喂量为水泥池内鱼总重量的2

3%;(7)水培种植及水质调控:在6

9月份高温季节,养殖区每月施用一次小球藻、EM菌以及芽孢杆菌制剂,每天进排水平衡,控制水阀,缓流;在养殖盛期的5

10月份,养殖区每日换水量不低于水泥池内总水量的1/2;养殖尾水直接排入水培沟渠;开春时节在水培沟渠的底部种植沉水植物黑藻,鱼苗放养后,在水培沟渠设置水培浮床,间隔交替种植水蕹菜和水芹菜;水培浮床面积占所述水培沟渠水面面积的1/2;经水培沟渠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先栋陈文静黄江峰张燕萍丁立云饶毅李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省鄱阳湖渔业研究中心江西省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