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88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智能照明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可实现激光灯具的防眩目和智能调节照明区域与亮度;包括激光驱动模块、光源散热模块、激光光源、二次光学器件、振镜模组和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激光驱动模块和光源散热模块电连接;所述激光光源上设有光源散热模块,所述激光光源还与激光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器件后经过振镜模组中的振镜后对外射出,所述振镜模组中还包括振镜控制模块,所述振镜控制模块与振镜连接,所述振镜控制模块还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还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还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智能照明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伴随着激光制造技术的越发成熟,激光光源在汽车灯具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激光光源的高亮度对于其他驾驶参与者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许多制造商对于激光灯具的开启制定了严格的条件,例如对于车速必须达到70km/h且图像处理器检测必须前方无行驶车辆才允许开启,这就极大限制了激光的使用,使得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开启,成为了装饰品,其使用率不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可实现激光灯具的防眩目和智能调节照明区域与亮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包括激光驱动模块、光源散热模块、激光光源、二次光学器件、振镜模组和MCU控制模块;
[0005]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激光驱动模块和光源散热模块电连接;
[0006]所述激光光源上设有光源散热模块,所述激光光源还与激光驱动模块电连接;
[0007]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器件后经过振镜模组中的振镜后对外射出,所述振镜模组中还包括振镜控制模块,所述振镜控制模块与振镜连接,所述振镜控制模块还与MCU控制模块电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光源散热模块包括主动散热风扇与散热热沉。
[0009]作为优选,所述二次光学器件为抛物镜,激光光源处于抛物镜的焦距点上,激光光源的光束通过抛物镜投射至振镜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二次光学器件为凸透镜,激光光源处于凸透镜的前焦点处,激光光源的光束通过凸透镜投射至振镜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振镜的偏转角度大于10
°

[0012]作为优选,所述振镜的数目为两个。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可极大降低激光灯具的开启要求,在中低速情况下可通过振镜的扫描角度来扩展照明宽度,降低中心亮度,将激光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调节振镜在某一角度位置的占比时间来降低某一区域的亮度,达到避免引起前车眩目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框图。
[0017]附图说明:1、激光驱动模块;2、光源散热模块;3、激光光源;4、二次光学器件;5、振镜模组;6、MCU控制模块;7、振镜;8、振镜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的控制流程图,包括激光驱动模块1、光源散热模块2、激光光源3、二次光学器件4、振镜模组5和MCU控制模块6,所述振镜模组5包括振镜7及振镜控制模块8,所述MCU控制模块6与激光驱动模块1电连接,控制激光驱动模块1点亮激光光源3,所述MCU控制模块6和光源散热模块2电连接,控制光源散热模块2的散热风扇工作,所述MCU控制模块6和振镜模组5电连接可实现通讯,所述光源散热模块2用于降低光源的工作温度,使其稳定工作,所述激光光源3发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器件4作用,投射至振镜7上,,所述振镜控制模块8可以控制振镜7转动方向,将光照射至不同区域,达到非眩目照明或扩大照明范围的效果。
[0020]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的控制原理框图,所述激光灯具通过CAN通讯模块与车身BCM控制端电连接,通过CAN通讯方式接收车身的信号,所述激光灯具还与SFV图像识别器通过CAN通讯方式进行通讯。在正常工作时,车身BCM控制端会将车速信号、远近光状态信号、环境光状态信号和发动机状态等信号通过CAN通讯方式发送至左右激光灯具的MCU控制模块6,MCU控制模块6根据这些信号,可以智能驱动激光驱动模块1点亮激光光源3,在远近光状态信号、环境光状态信号和发动机状态信号输入信号为“开启时”,可以允许激光打开,并跟随接收的车速信息进行智能调节照明范围,小于70km/h的车速时,MCU控制模块6发送命令,通过控制振镜模组5智能控制振镜7的转角及转速,降低正前方区域照度,扩大照度角度,同时MCU控制模块6通过subCAN通讯接收SFV图像识别器检测到前车或行人的位置信息,通过振镜模组5进而智能控制振镜7,通过改变振镜7在该位置的停留时间,降低该区域的照度,从而避免引起前车或行人的眩目,当车速信息大于70km/h的车速时,控制振镜7转速为0,使得激光灯具照距最远。
[0021]以上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驱动模块(1)、光源散热模块(2)、激光光源(3)、二次光学器件(4)、振镜模组(5)和MCU控制模块(6);所述MCU控制模块(6)分别与激光驱动模块(1)和光源散热模块(2)电连接;所述激光光源(3)上设有光源散热模块(2),所述激光光源(3)还与激光驱动模块(1)电连接;所述激光光源(3)射出的光线经过二次光学器件(4)后经过振镜模组(5)中的振镜(7)后对外射出,所述振镜模组(5)中还包括振镜控制模块(8),所述振镜控制模块(8)与振镜(7)连接,所述振镜控制模块(8)还与MCU控制模块(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式的激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丰建芬黄琬祯刘健薛蔚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