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45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包括曲轴箱体、设置于曲轴箱体内的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曲轴箱体内设有水平高度高于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的储油腔,储油腔通过输油通道与机油泵导通;储油腔还通过侧油道导通至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本术方案在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的上方设置了储油腔,通过机油泵将机油抽入储油腔内,再通过侧油道输送至主轴组件及述副轴组件处进行润滑。避免了跨骑摩托车发动机旋转零部件搅动机油,解决了马力损失、机油温度升高及变速齿轮组润滑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了发动机的品质,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跨骑摩托车由于其省油、通过性好、结实耐跑、载重大、对路面要求低等特性,深受郊区和乡村使用者的喜爱。但跨骑车多为立式发动机,其变速系统设置有一套变速齿轮(即主副轴变速齿轮组),用以改变发动机输出的扭力大小,以适合各种行驶状况(快速、慢速、爬坡等)。目前变速齿轮组的润滑方式,有的利用曲轴部件旋转飞溅的油滴来润滑,有的利用供油通路以喷射方式向变速齿轮组供油润滑。然而此两种润滑方式,一是受限于飞溅的油滴数量少且方向不固定,一是受限于喷射方向及喷射范围,使得变速齿轮组无法得到充分润滑。现有摩托车的曲轴和变速系统等零部件全部集中于曲轴箱内,且有部分零部件浸于机油里,在高速旋转时会搅动机油导致发动机马力损失及机油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摩托车具有发动机马力损失、机油温度易升高及变速齿轮组润滑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及跨骑摩托车。
[0004]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包括:曲轴箱体、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内的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所述曲轴箱体内设有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主轴组件及所述副轴组件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通过输油通道与机油泵导通;所述储油腔还通过侧油道导通至所述主轴组件及所述副轴组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组件包括主轴及套接于所述主轴上的主齿轮组;所述副轴组件包括副轴及套接于所述副轴上的副齿轮组。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及所述副轴内都设有中心油道,所述中心油道与所述侧油道导通;所述主轴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主轴通;所述副轴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副轴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设置于所述主齿轮组及所述主齿轮组的上方,所述储油腔上设有朝向预定齿轮的喷油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的最高处位置设有与所述输油通道导通的入油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中间高度的位置设有与所述侧油道导通的出油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箱体包括依次锁合在一起的左箱体、右箱体及曲轴箱盖;所述左箱体与所述右箱体合围形成所述储油腔。
[0011]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跨骑摩托车,包括立式发动机,所述立式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油腔设置于所述立式发动机正前方的迎风位置。
[0013]进一步地,与所述储油腔导通的机油泵设置于所述立式发动机的发动机油底壳
上。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的上方设置了储油腔,通过机油泵将机油抽入储油腔内,再通过侧油道输送至主轴组件及述副轴组件处进行润滑。避免了跨骑摩托车发动机旋转零部件搅动机油,解决了马力损失、机油温度升高及变速齿轮组润滑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了发动机的品质,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一视角的拆解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另一视角的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主轴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副轴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1、左箱体;12、右箱体;13、曲轴箱盖;2、储油腔;3、输油通道;4、侧油道;5、主轴;51、主轴通孔;52、主齿轮组;6、副轴;61、副轴通孔;62、副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4]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包括:曲轴箱体、设置于曲轴箱体内的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曲轴箱体内设有水平高度高于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的储油腔2,储油腔2通过输油通道3与机油泵导通;储油腔2还通过侧油道4导通至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
[0025]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的上方设置了储油腔2,通过机油泵将机油抽入储油腔2内,再通过侧油道4输送至主轴组件及述副轴组件处进行润滑。避免了跨骑摩托车发动机旋转零部件搅动机油,解决了马力损失、机油温度升高及变速齿轮组润滑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了发动机的品质,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6]具体地,曲轴箱体包括依次锁合在一起的左箱体11、右箱体12及曲轴箱盖13;左箱体11与右箱体12合围形成储油腔2。
[0027]在本实施例基础上,具体地,主轴组件包括主轴5及套接于主轴5上的主齿轮组52;
副轴组件包括副轴6及套接于副轴6上的副齿轮组62。
[0028]进一步地,主轴5及副轴6内都设有中心油道,中心油道与侧油道4导通;主轴5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主轴通孔51;副轴6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副轴通孔61。
[002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以上结构,储油腔2内储存的机油即可通过两个侧油道4分别进入到主轴5和副轴6的中心油道,并通过设置于主轴5和副轴6表面的通孔对变速齿轮组进行润滑。
[0030]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储油腔2设置于主齿轮组52及主齿轮组52的上方,储油腔2上设有朝向预定齿轮的喷油孔。
[0031]通过以上结构,对主齿轮组52和副齿轮组62上的齿轮进行精确定点润滑。使用时,哪个齿轮需要润滑就增加喷油孔单独对其增加润滑即可。
[0032]本实施例中,储油腔2的最高处位置设有与输油通道3导通的入油口。以此确保储油腔2里一直存储有机油。
[0033]具体地,储油腔2中间高度的位置设有与侧油道4导通的出油口。以此确保储油腔2里的机油能快速对主齿轮组52和副齿轮组62进行润滑,且储油槽腔还可储存有机油。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箱体、设置于所述曲轴箱体内的主轴组件及副轴组件;所述曲轴箱体内设有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主轴组件及所述副轴组件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通过输油通道与机油泵导通;所述储油腔还通过侧油道导通至所述主轴组件及所述副轴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包括主轴及套接于所述主轴上的主齿轮组;所述副轴组件包括副轴及套接于所述副轴上的副齿轮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及所述副轴内都设有中心油道,所述中心油道与所述侧油道导通;所述主轴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主轴通孔;所述副轴上设有与中心油道导通的副轴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设置于所述主齿轮组及所述主齿轮组的上方,所述储油腔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宝泉林大强黄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