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38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预制基板至少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为刚性膜层,第二膜层为柔性膜层,第二膜层至少部分包裹住第一膜层;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部位于第一表面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第二部和第三部位于第二表面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第二部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第三部通过第二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第二部与第三部之间包括间隙。柔性衬底采用上述预制基板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改善柔性膜材与刚性层的剥离制程中的翘曲和柔性膜材易脱离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产品良率,且兼备低成本优势。且兼备低成本优势。且兼备低成本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平面显示器件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平面显示器件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OLED显示器件以其自发光、全固态、高对比度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器件。而OLED显示器件的特点在于可以实现柔性显示,采用柔性衬底制成重量轻、可弯曲、便于携带的柔性显示器件是OLED显示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柔性衬底也逐渐使用于非显示类的柔性产品如柔性调光产品中。
[0003]现有技术的柔性产品制程过程中,一般是在形成于刚性层上的柔性层上继续加工制作柔性产品的相关结构后,再将包括柔性层的柔性产品从刚性层上剥离,从而实现柔性产品的柔性化。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柔性层与刚性层是单面贴合,且柔性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刚性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后续在柔性产品的高温制程中,贴合的柔性层与刚性层容易出现翘曲问题,导致柔性层与柔性产品其他膜层的peeling(剥离或脱离)。而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翘曲程度,柔性层与刚性层之间一般采用低翘曲且易分离的胶材,但是该种胶材价格昂贵,成本相当高。由此,现有技术的柔性产品的制程过程不仅工艺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存在翘曲和柔性膜材易剥离问题,不利于后续产品良率的提高。
[0004]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柔性产品的制作,改善柔性膜材与刚性层的剥离制程中的翘曲和柔性膜材易脱离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制程难度,提高产品良率,且兼备低成本优势的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产品的制程工艺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且产品良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基板,至少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为刚性膜层,第二膜层为柔性膜层,第二膜层至少部分包裹住第一膜层;在第二膜层展平状态下,第二膜层至少包括第一区和位于第一区相对两侧的第二区和第三区;第二膜层至少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一部位于第一区,第二部位于第二区,第三部位于第三区;在垂直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部位于第一表面远离第二表面的一侧,第二部和第三部位于第二表面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第二部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第三部通过第二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在平行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沿第二部指向第三部的方向,第二部靠近第三部一侧的端部与第三部靠近第二部一侧的端部之间包括间隙。
[000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衬底,该柔性衬底采用上述预制基板制作。
[0008]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衬底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上述预制基板;在间隙处,将第二膜层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从第一膜层的第二表面剥离,使得第二膜层和第一膜层分离;展开第二膜层,切割第二部和第三部,得到第一部,第一部作为柔性衬底。
[0009]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衬底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上述预制基板;预制基板中,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表面相交,第二侧面与第一表面相交;分别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位置处,沿平行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切割第二膜层,使得第二部、第三部、第一膜层与第一部分离;得到的第一部作为柔性衬底。
[001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模组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预制基板,第一预制基板包括上述预制基板;在第一预制基板上的第一部背离第一膜层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层和第一配向层,使得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预制基板的第一部远离第一膜层的一侧,第一配向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远离第一预制基板的一侧;提供第二预制基板,第二预制基板包括上述预制基板;在第二预制基板上的第一部背离第一膜层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层和第二配向层,使得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二预制基板的第一部远离第一膜层的一侧,第二配向层位于第二电极层远离第二预制基板的一侧;第一预制基板和第二预制基板中,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一表面相交,第二侧面与第一表面相交;将第一预制基板和第二预制基板成盒固定,使得第一预制基板位于第一配向层远离第二预制基板的一侧,第二预制基板位于第二配向层远离第一预制基板的一侧,第一预制基板和第二预制基板之间包括液晶层;分别在第一预制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位置处,沿平行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切割第二膜层,使得第一预制基板的第二部、第三部、第一膜层与第一部分离;分别在第二预制基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位置处,沿平行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切割第二膜层,使得第二预制基板的第二部、第三部、第一膜层与第一部分离;得到柔性模组。
[001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柔性模组,该柔性模组采用上述柔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
[0012]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柔性模组,柔性模组贴合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该柔性模组采用上述柔性模组的制作方法制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基板、柔性衬底和柔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基板至少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为刚性膜层,第二膜层为柔性膜层,第二膜层至少部分包裹住第一膜层,使得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形成了双面贴附的效果,即第一膜层的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与第二膜层贴附,即使柔性材料的第二膜层与刚性材料的第一膜层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也能较好地抑制整个预制基板的翘曲,进而可以较好的改善预制基板中柔性的第二膜层与后续制作的柔性模组的其他膜层之间的peeling,有利于提高后续柔性模组的制作良率。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膜层的第
二部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第二膜层的第三部通过第二胶层与第二表面贴合,从而可以增强预制基板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包裹效果的稳定性,进而增强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的键合力,有利于抑制膜层的翘曲。本专利技术中在平行于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沿第二部指向第三部的方向,第二部靠近第三部一侧的端部与第三部靠近第二部一侧的端部之间包括间隙,间隙可以为后续在第二膜层的第一部上制作完柔性模组的其他膜层结构后提供剥离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切入点,避免第二膜层完全包裹住第一膜层时没有剥离的切入点,进而有利于降低后续剥离制程的难度,提高剥离工艺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基板在后续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的剥离过程中,不需要对预制基板的刚性膜层进行切割,因此刚性的第一膜层可以重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为刚性膜层,所述第二膜层为柔性膜层,所述第二膜层至少部分包裹住所述第一膜层;在所述第二膜层展平状态下,所述第二膜层至少包括第一区和位于所述第一区相对两侧的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膜层至少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二区,所述第三部位于所述第三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位于所述第二表面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部通过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三部通过第二胶层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沿所述第二部指向所述第三部的方向,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第三部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部靠近所述第二部一侧的端部之间包括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膜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部直接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一部之间还包括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为柔性膜层;所述第三膜层通过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第一部贴合,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第一表面直接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还包括第四区和第五区,在所述第二膜层展平状态下,所述第四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之间,所述第五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之间;所述第二膜层还包括第四部和第五部,所述第四部位于所述第四区,所述第五部位于所述第五区;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交;所述第四部通过第四胶层与所述第一膜层的所述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五部通过第五胶层与所述第一膜层的所述第二侧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所述第二胶层、所述第三胶层、所述第四胶层、所述第五胶层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膜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膜层在所述第一部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的范围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胶层填充于所述
第一部和所述第一膜层之间。11.一种柔性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采用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基板制作。12.一种柔性衬底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基板;在所述间隙处,将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从所述第一膜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剥离,使得所述第二膜层和所述第一膜层分离;展开所述第二膜层,切割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得到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一部作为所述柔性衬底。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的所述预制基板还包括第三膜层,所述第三膜层位于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一部之间,所述第三膜层为柔性膜层,所述第三膜层通过第三胶层与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第一部贴合,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第一表面直接接触;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切割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得到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第一膜层分离,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膜层作为所述柔性衬底。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膜层的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三部从所述第一膜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剥离的方式包括机械剥离或激光剥离中的一种。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桢朱清三席克瑞赵小兵李欢许凡汪丹萍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