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48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叉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将重装叉车底板设计成一种可翻转的叉车底板机构。包括后底板、底板横梁、一对纵梁和前底板;后底板垂直于护顶架底框布置;底板横梁平行后底板布置,且底板横梁和后底板的前端通过一对铰链铰接;一对纵梁平行且倾斜于后底板布置,一对纵梁的倾斜上端和仪表前板对应固定连接,一对纵梁的倾斜下端和底板横梁对应固定连接;底板横梁上开设有U形槽口,前底板倾斜布置于一对纵梁上,且前底板的下端卡合于底板横梁的U形槽口内,使得前底板的两侧限位于仪表台的中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底板可翻转,与地面形成锐角结构,防止侧翻,保证安全。保证安全。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叉车的
,具体涉及为将重装叉车底板设计成一种可翻转的叉车底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重型叉车主要用于仓储物流及港口行业取货、水平搬运、装货、堆垛、卸货、拣选等一种常用设备。现有技术中重型叉车底板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底板较大,结构笨重,拆卸时费力,维护保养不方便,同时,拆卸时可能会划伤叉车内饰件,影响整车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避免现有重型叉车底板机构给整车维护保养等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技术设计一种可翻转的叉车底板机构,该机构要求结构可靠、拆装方便。
[0004]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包括后底板5、底板横梁4、一对纵梁和前底板1;
[0005]所述后底板5垂直于护顶架底框7布置,且后底板5的两侧对应搭设于护顶架底框7上;
[0006]所述底板横梁4平行后底板5布置,且底板横梁4和后底板5的前端通过一对铰链6铰接,底板横梁4的左、右两端和护顶架底框7对应固定连接;
[0007]所述一对纵梁平行且倾斜于后底板5布置,一对纵梁的倾斜上端和仪表前板9对应固定连接,一对纵梁的倾斜下端和底板横梁4对应固定连接;
[0008]所述底板横梁4上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前底板1倾斜布置于一对纵梁上,且前底板1的下端卡合于底板横梁4的U形槽口内,使得前底板1的两侧限位于仪表台8的中间。
[0009]进一步,所述一对纵梁包括左纵梁3和右纵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2的倾斜下端分别和U形槽口两端对应的底板横梁4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后底板5的后侧端部设有一对倒U形把手。
[001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的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底板横梁平行后底板布置,且底板横梁和后底板的前端通过一对铰链铰接,底板横梁的左、右两端和护顶架底框对应固定连接,前底板可直接布置于一对纵梁上,前底板的下端卡合于底板横梁的U形槽口内,使得前底板的两侧限位于仪表台的中间,向上拉动后底板,后底板即可轻松翻转过来,与地面形成锐角结构,可防止侧翻,保证安全;同时后底板翻开后,大大释放机舱空间,方便整车的维护保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可翻转底板机构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0015]图3为图2未安装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前底板、2右纵梁、3左纵梁、4底板横梁5、后底板、6一对铰链、7护顶架底框、8仪表台、9仪表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18]见图1~图3,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包括后底板5、底板横梁4、一对纵梁和前底板1;
[0019]所述后底板5垂直于护顶架底框7布置,且后底板5的两侧对应搭设于护顶架底框7上;
[0020]所述底板横梁4平行后底板5布置,且底板横梁4和后底板5的前端通过一对铰链6铰接,底板横梁4的左、右两端和护顶架底框7对应固定连接;
[0021]所述一对纵梁平行且倾斜于后底板5布置,一对纵梁的倾斜上端和仪表前板9对应固定连接,一对纵梁的倾斜下端和底板横梁4对应固定连接;
[0022]所述底板横梁4上开设有U形槽口,所述前底板1倾斜布置于一对纵梁上,且前底板1的下端卡合于底板横梁4的U形槽口内,使得前底板1的两侧限位于仪表台8的中间。
[0023]所述一对纵梁包括左纵梁3和右纵梁2,左纵梁3和右纵梁2的倾斜下端分别和U形槽口两端对应的底板横梁4固定连接。
[0024]所述后底板5的后侧端部设有一对倒U形把手。
[0025]上述左纵梁3和右纵梁2的上端和仪表前板9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仪表前板9为金属制板,左纵梁3和右纵梁2的下端和底板横梁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板横梁4的左、右两端和护顶架底框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因此形成一个稳定的安装框架,当前底板1倾斜布置于左纵梁3和右纵梁2上,前底板1的下端卡合于底板横梁4的U形槽口内,前底板1的两侧限位于仪表台8的中间;当需要掀开叉车底板时,只需轻轻拉动后底板5上的一对把手,后底板5即可轻松翻转过来,与地面形成锐角结构,可防止侧翻,保证安全。后底板5翻开后,大大释放机舱空间,方便整车的维护保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002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叉车可翻转底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底板(5)、底板横梁(4)、一对纵梁和前底板(1);所述后底板(5)垂直于护顶架底框(7)布置,且后底板(5)的两侧对应搭设于护顶架底框(7)上;所述底板横梁(4)平行后底板(5)布置,且底板横梁(4)和后底板(5)的前端通过一对铰链(6)铰接,底板横梁(4)的左、右两端和护顶架底框(7)对应固定连接;所述一对纵梁平行且倾斜于后底板(5)布置,一对纵梁的倾斜上端和仪表前板(9)对应固定连接,一对纵梁的倾斜下端和底板横梁(4)对应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成杨雪松张洪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