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36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采用电机轴设置在电机机壳内,在电机轴上安装转子,转子外安装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组成的定子,端盖安装在电机机壳端部,特征是所述电机机壳与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与设置在电机机壳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相连。所述定子铁芯与周向水槽连接,所述周向水槽的两端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散热性能好、冷却速度快、电机温升低、安全性高,能防止冷却水的渗漏;可临时储存流入的冷水和流出的热水,保证冷却水的循环使用,且能满足电传动工程车辆使用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具体地说可广泛用于电传 动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工程车辆上使用的使用水冷却方式的电机。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的电传动,是指由电能驱动电动机,再由电动机带动驱动轮行 走的传动系。其中电能可以是发动机带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也可以是来 自于蓄电池的电能。对于采用电传动的工程车辆,由于其底盘空间有限,一 般要求使用的电机的体积较小,并且散热性能好,以便合理、有效地布置传 动系。但常规的采用风冷的电机由于体积大、散热效果差,从而难以满足此 种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散热 性能好,且能满足电传动工程车辆使用要求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电机机壳、定子铁芯、定子绕 组、转子、电机轴及端盖,电机轴设置在电机机壳内,在电机轴上安装转子, 转子外安装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组成的定子,端盖安装在电机机壳端部,特 征是所述电机机壳与定子铁芯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水腔与设置在电机 机壳上的进水口及出水口相连。所述定子铁芯与周向水槽固定连接,所述周向水槽的两端连接有侧板, 侧板的外表面上加工有密封槽。所述周向水槽内连接轴向隔板及连接有周向 环箍,轴向隔板与周向环箍将冷却水腔分成二个腔体。所述周向环箍至少设 置一道或一道以上。所述电机机壳上方设置有集水腔,集水腔内设置纵向筋板,纵向筋板的 位置与隔板相对应,所述纵向筋板将集水腔分成两个水腔, 一个水腔与进水 口相连,另一个水腔与出水口相连。所述冷却水腔可设置在电机机壳上。所述电机机壳内表面上设有周向环 槽,周向环槽内设置有周向分隔板,周向分隔板至少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 所述电机机壳上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所述定子铁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周向环板。本技术与己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本技术在电机机壳与定子之间设置冷却水腔,由一般的风冷方式 改为水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快,电机温升低,安全性高,电机铜损耗低,电 机热态电阻小,效率提高3%~12%。2. 本技术的冷却水腔采用固定在定子上周向水槽,周向水槽内设置轴向隔板,将进水与出水隔开,强制从进水口进入的冷却水绕电机的机壳一 圈后,再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加强冷却效果。3. 除了在周向水槽内设置轴向隔板外,还设置一道或一道以上的周向环箍,在轴向将水槽分为多个腔室,使冷却更均匀。4. 水槽侧板上设置的密封槽及密封圈防止冷却水的渗漏。5. 本技术的冷却水腔采用设置在电机机壳内表面上的周向环槽,周 向环槽内设置周向分隔板,在轴向上将环槽分为多个腔室,使冷却更均匀。6. 电机机壳上设置的密封槽及密封圈可防止冷却水的渗漏。7. 电机机壳上设置集水腔,可临时储存流入的冷水和流出的热水,保证 冷却水的循环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冷却水腔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其主要包括端盖1、电机轴2、电机机壳3、轴向隔板4、定子铁芯5、定子绕组6、转子7、密封 圈8、冷却水腔9、周向环箍IO、周向水槽ll、集水腔12、进水口 13、纵向 筋板14、出水口15、侧板16及密封槽17等。本技术采用电机轴2设置在电机机壳3内,在电机轴2上安装转子 7,所述转子7由转子铁芯和转子绕组组成。转子7外安装定子绕组6与定子 铁芯5组成的定子,端盖1安装在电机机壳3端部,所述电机机壳3与定子 铁芯5之间设置有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与设置在电机机壳3上的进水口 13及出水口 15相连,进水口 13及出水口 15接入车辆上的水冷却回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腔9包括与定子铁芯5固定 连接的周向水槽11。周向水槽11由不锈钢板贴在定子铁芯5上巻成圆筒, 再与定子铁芯5焊成一体。周向水槽11的两端还焊接有侧板16,侧板16的 外表面上加工有密封槽17。周向水槽11内焊接轴向隔板4,周向水槽ll内 还焊接有一道周向环箍10,轴向隔板4与周向环箍10将冷却水腔9分成二 个腔体。当然,周向环箍IO也可以有一道以上。电机机壳3上方设置有集水腔12,集水腔12内设置有纵向筋板14,纵 向筋板14的位置与轴向隔板4相对应。纵向筋板14将集水腔12分成两个水 腔, 一个水腔与进水口 13相连,另一个水腔与出水口 15相连。冷却水从集 水腔12上的进水口 13进入,由于纵向筋板14和轴向隔板4的共同作用,沿 着电机的冷却水腔9一圈后,再从集水腔12上的出水口 15流出,冷却效果 显著。为了防止冷却水渗漏,周向水槽11与电机机壳3之间设置液密封。在侧 板16的密封槽17内安装密封圈8。所述的密封槽17及密封圈8可以分别设 置二道或二道以上,以增强密封效果。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 在于,将冷却水腔9设置在电机机壳3上。具体结构包括在电机机壳3内表 面上设置周向环槽18及在定子铁芯5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环板20。周向环 槽18内设置有周向分隔板19,周向分隔板19可设有一道或一道以上。在电 机机壳3上设置有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8,从而构成周向环板20 与电机机壳3之间的液密封,以防止冷却水的渗漏。本技术可用于采用电传动的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工程车辆。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包括电机机壳(3)、定子铁芯(5)、定子绕组(6)、转子(7)、电机轴(2)及端盖(1),电机轴(2)设置在电机机壳(3)内,在电机轴(2)上安装转子(7),转子(7)外安装定子绕组(6)与定子铁芯(5)组成的定子,端盖(1)安装在电机机壳(3)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机壳(3)与定子铁芯(5)之间设置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与设置在电机机壳(3)上的进水口(13)及出水口(15)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 (5)与周向水槽(11)连接,所述周向水槽(11)的两端连接有侧板(16),侧板(16)的外表面上设有密封槽(1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水槽 (11)内分别连接轴向隔板(4)及周向环箍(10),轴向隔板(4)与周向环箍(10)将冷却水腔(9)分成二个腔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环箍 (10)至少设置有一道或一道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 (3)上方设置有集水腔(12),集水腔(12)内设置纵向筋板(14),所述纵向筋板(14)将集水腔(12)分成两个水腔, 一个水腔与进水口 (13)相连, 另一个水腔与出水口 (15)相连。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 (9)可设置在电机机壳(3)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 (3)内表面上设有周向环槽(18),周向环槽(18)内设置有周向分隔板(19)。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水冷却电机,包括电机机壳(3)、定子铁芯(5)、定子绕组(6)、转子(7)、电机轴(2)及端盖(1),电机轴(2)设置在电机机壳(3)内,在电机轴(2)上安装转子(7),转子(7)外安装定子绕组(6)与定子铁芯(5)组成的定子,端盖(1)安装在电机机壳(3)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电机机壳(3)与定子铁芯(5)之间设置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与设置在电机机壳(3)上的进水口(13)及出水口(1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亨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