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方法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30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1)的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先给定牵引用电池(2)在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应当具有的目标温度(T1);预测牵引用电池(2)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完成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将会具有的温度(T2);确定在所述目标温度(T1)和所预测的牵引用电池(2)的温度(T2)之间的温差(T3);根据所确定的温差(T3)预先给定用于在机动车辆(1)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的期间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的调温规定值,使得在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存在所述目标温度(T1);在机动车辆(1)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的期间根据所述预先给定的调温规定值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1)的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的控制装置(4)以及一种具有这种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动车辆(1)。这种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动车辆(1)。这种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动车辆(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一种方法和一种控制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类型的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本身已知的是,用于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通常仅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效率而牵引用电池不存在损坏的风险。通常,这一温度范围在25至50摄氏度左右。例如DE 10 2014 017 989 A1描述了,当用于电动机动车辆的构成为高压电池的牵引用电池不在其额定温度范围内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描述了,由于受原理所限,各电池单池在低温下比在优化的运行温度下具有更低的容量和更低的性能。因此常见的是,设置电池加热装置,在必要时能够借助该电池加热装置将相关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调节至尽可能优化的运行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借助该解决方案能够在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的情况下特别高效地执行快速充电过程。
[0004]该任务通过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一种方法和一种控制装置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可行的构造方案尤其是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0005]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的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方法的情况下,预先给定牵引用电池在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应当具有的目标温度。该目标温度例如能够根据外部温度、预计要在快速充电站处充入的能量和/或预计在到达充电桩时尚还剩余的续驶里程来预先给定。例如,在电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输入导航目的地后,则例如机动车辆的导航系统能够识别路线沿线的快速充电站,从而知道应当驶向所述快速充电站中的哪个快速充电站例如来为牵引用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长途行驶的情况下值得期待的是,电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在必要时能够特别快速地为牵引用电池再充电,使其能够顺利地继续其计划的行程。
[0006]如果此时已知所述应当为牵引用电池充电的快速充电站沿着要行驶的路线所处的位置,则预测牵引用电池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完成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将会具有的温度。为了预测所述温度,能够提供极不同的数据,所述数据能够实现,确定或者说估测牵引用电池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完成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将会具有的温度。
[0007]在所述温度预测完成后,确定在牵引用电池的预先给定的目标温度和预测温度之间的温差。也就是说,然后可知,如果在未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情况下驶向快速充电站,牵引用电池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可实现的温度与目标温度相比将会低多少。根据所确定的温差,预先给定用于在机动车辆向快速充电站行驶期间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调
温规定值,更确切地说是使得在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存在目标温度。然后,在机动车辆向快速充电站行驶期间根据预先给定的调温规定值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
[0008]本专利技术尤其是基于如下认识:尤其是在外部温度低的情况下,如果应当沿着要行驶的路线在快速充电站处尽可能快速地为牵引用电池充电,则希望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尤其是在牵引用电池的温度低的情况下,充电通常比牵引用电池的放电更为关键。尤其是在长途行驶中计划为了快速充电而停车并且外部温度低的情况下,电动机动车辆的驾驶员能够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受益,其方式为:可靠并且及时地将牵引用电池加热至其目标温度,使得在到达相应的快速充电站时存在所述目标温度。也就是说,一旦到达所述快速充电站,则能够特别快速地为牵引用电池充电而不会损坏牵引用电池,因为牵引用电池具有能够实现优化的充电过程的温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行的构造方案规定,从开始向快速充电站行驶时起根据调温规定值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因此,例如能够规定,在通往快速充电站的路线的前三分之一路段中对牵引用电池进行加热,随后,牵引用电池基于其能量输出还会继续升温,确切地说是会继续升温,直至在到达快速充电站时恰好达到目标温度。由于从行驶开始时起已经提前对牵引用电池进行加热,尤其是能够使牵引用电池快速地进入优化的运行状态或者说达到优化的运行温度。尤其是在外部温度低的情况下,这可能是有利的。因此,牵引用电池在开始行驶后不久就已经能够以高的效率并且在不损坏牵引用电池的情况下运行,同时能够确保,在到达快速充电站时,牵引用电池已达到其目标温度。然而,在从开始行驶时起就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只要不存在任何目的地输入,则始终都必须在能量消耗和行驶功率之间找到基本的平衡。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另外的可行的构造方案规定,为了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用于驱动机动车辆的电驱动设备在低于电驱动设备的由结构引起的最大可能的效率的效率范围内运行。这种处理也称为对电驱动设备的“调整”。也就是说,有意地使用于驱动机动车辆的电驱动设备在非优化的效率范围内运行,因此在电驱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热输出或者说放热。然后能够非常简单地使用所述附加地释放的热,以便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但是,替代于或者附加于对电驱动设备的调整,也能够规定,借助其它器件对牵引用电池进行加热,例如经由所述的冷却剂回路或者其它措施,例如单独的电池加热装置或者类似装置。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可行的构造方案中规定,估测在机动车辆向快速充电站行驶期间牵引用电池将会产生的功率损耗进行估测,其中,参考功率损耗来预测在牵引用电池在未调温的情况下到达快速充电站时牵引用电池将会具有的温度。在知道牵引用电池的功率损耗的情况下,能够特别简单并且可靠地估测或者说确定牵引用电池在机动车辆向快速充电站行驶期间可能如何升温,确切地说,即使在未附加地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或者说加热的情况下亦是如此。因此,在估测牵引用电池的功率损耗的情况下,能够以相对可靠的方式估测,如果未附加地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尤其是加热,牵引用电池在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其将具有的温度。此外,也可行的是,参考机动车辆的其它部件的功率损耗,以便估测牵引用电池在未附加地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到达快速充电站时将会具有的温度。因此,例如可行的是,参考热力学整体能量平衡,以便特别精确地估测牵引用电池的升温。为此,能够使用用于特定行驶特性的测量值和/或已执行的模拟计算。因此,在使用热力学整体模型的情况下例如可行的是,确定牵引用电池的升温,确切地说是确定在未附加地通过电池加热装
置或者类似装置对牵引用电池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升温。附加于或者替代于因功率损耗而造成的进入到牵引用电池中的热输入,能够估测例如经由车辆底部区域上的对流冷却从牵引用电池输出至周围环境中的热量。然后能够参考所述向周围环境输出的热量,以预测在牵引用电池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完成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时牵引用电池将会具有的温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另外的可行的构造方案规定,如果根据至少一项标准确定不必对牵引用电池进行加热,则阻止或者延迟加热牵引用电池。这也能够与是否是驶向快速充电站无关地进行。例如能够预测,行驶将会持续多长时间和/或预计在行驶期间必须借助牵引用电池提供多少功率。如果行驶持续的时长不足以达到预先给定的运行温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对电动机动车辆(1)的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先给定所述牵引用电池(2)在行驶后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应当具有的目标温度(T1);

预测牵引用电池(2)在未进行调温的情况下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将会具有的温度(T2);

确定在牵引用电池(2)的所述目标温度(T1)和所预测的温度(T2)之间的温差(T3);

根据所确定的温差(T3)预先给定用于在机动车辆(1)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期间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的调温规定值,使得在到达快速充电站(5)时存在所述目标温度(T1);

在机动车辆(1)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期间根据所述预先给定的调温规定值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开始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时起根据所述调温规定值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调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至少一项标准确定不必对牵引用电池(2)进行加热,则不加热或者延迟加热牵引用电池(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估测所述牵引用电池(2)在机动车辆(1)向快速充电站(5)行驶期间将会出现的功率损耗,参考所述功率损耗来预测在牵引用电池(2)在未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