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4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包括壳体、磁瓦,所述磁瓦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其中,在所述磁瓦的内表面,还紧密配合有闭环套,并且,所述闭环套与所述壳体同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增加一个闭环套,并且使该闭环套与定子过盈配合,避免了由于磁瓦破碎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异物脱落而卡死电机,降低了电机因机械原因而失效的概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定子
技术介绍
具备永磁结构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现已被广泛应用,但随着人们对安全要 求的提高,对旋转电机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汽 车、航空等行业领域内体现的更为明显。一般情况下,电机是将磁瓦用胶水 直接粘接在定子内表面上或是通过磁瓦固定装置固定在定子内表面上,没有 作另外的防护措施,这样易造成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因外界原因导致磁瓦破 裂、异物进入,从而卡死电机带来安全隐患或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电机定子,避免了 由于磁瓦破裂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异物脱落而卡死电机,大大的提高了电机的 可靠性及其安全性,降低了电机因机械原因而失效的概率。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包括壳体、磁瓦,所述磁瓦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表 面上,其中,在所述磁瓦的内表面,还紧密配合有闭环套。 并且,所述闭环套与所述壳体同轴。 优选地,所述的闭环套为不锈钢套。优选地,该永磁电机定子还包括有磁瓦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磁瓦紧固 于所述壳体上。本技术通过在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增加一个闭环套,该闭环套制 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使该闭环套与定子过盈配合,电机运转时闭环 套与定子均处于静止状态,避免了由于磁瓦破碎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异物脱落 而卡死电机,降低了电机因机械原因而失效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闭环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磁瓦固定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 步的详细说明。如图l,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包括壳体l、磁瓦2,所 述磁瓦2粘接在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其中,在所述磁瓦2的内表面,还 紧密配合有闭环套4,并且,所述闭环套4与所述壳体1同轴。优选情况 下,该永磁电机定子还包括有磁瓦固定装置3 ,用于将所述磁瓦2紧固于所 述壳体1上。众所周知,通常电机中是将磁瓦2用胶水直接粘接在壳体1上,或者通 过磁瓦固定装置3将磁瓦2紧固在所述壳体1上,没有作另外的防护措施, 易造成电机在使用中因外界原因导致磁瓦2破裂、异物进入,因此卡死电机 而带来安全隐患或造成安全事故。在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固定安装一闭环套 4之后,可有效地防止在磁瓦2破碎后的磁瓦2碎片或其他异物卡死电机, 大大的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参照图5,所述磁瓦固定装置3用于将磁瓦2紧固于所述壳体1上,所 述磁瓦固定装置3的外表面与壳体1内表面配合,磁瓦固定装置3的内表面 与闭环套4的外表面配合,且在所述磁瓦固定装置3的内表面开有与闭环 套4上接缝5相配合的凹槽6 ,其凹槽6的宽度与深度皆与接缝5的宽度和 高度相适应,本实施例中,凹槽6的宽度为4mm,深度为lmm。4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闭环套4结构示意图。闭环套4的制作材料满足在不具有导磁性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一定 的强度、韧性和耐热性。优选情况下,所述闭环套为不锈钢套,制作该不锈 钢套的材质优先选用非导磁特性的不锈钢薄板,该材料在具有所需要的强 度、韧性、耐热性及非导磁特性外,还具有良好的加工特性及材料通用性。 当然,对于其他采用具有相同特性的材料而制成的达到本技术所述技术 效果的闭环套4亦在本方案保护范围之内。一般电机转子与定子之间都保留有一定的气隙间隔,对于不同型号的电 机,其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间隔设计的有所不同,闭环套4的壁厚必须小 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间隔,例如,对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气隙间隔设计 在0.5mm左右的电机,闭环套4的壁厚小于0.5mm。本实施例中,闭环套4 的壁厚为0.2mm。并且,闭环套4的长度要大于磁瓦2的长度,本实施例中,闭环套4的 长度优选为85mm。选用的不锈钢薄板宽度应与闭环套4的长度相等,然后 再计算闭环套4的周长,本实施例中,闭环套4的外径长为56mm ,根据公 式1^2;zr可计算出闭环套4的周长,剪取与其周长相等的板材长度,在剪取 板材的同时,应按制作工艺的不同,相应地增加板材的长度,以保证闭环套 4的内径符合电机的要求。板材裁剪完成后,将不锈钢薄板巻制成目标形状 的圆筒状,最后选择铆接、焊接等工艺将接缝5处接合固定。制作完成后应 检查闭环套4内表面是否光滑、整洁,不得有翘起的边、角,以免在电机运 行时卡住电机转子,使电机失效。闭环套4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如下安装位置闭环套4与所述壳体1同轴的安装于所述磁瓦2的内表面,当制作闭环 套4时由于采用铆接、焊接或其他工艺而产生有接缝5时,可以将产生的接 缝5卡设于两片磁瓦2之间的空缺处,也可以在磁瓦固定装置3上预留一个 凹槽6 ,该凹槽6的宽度与不锈钢套接口宽度相适应,安装时将闭环套4 (不锈钢套)的接缝5卡设于磁瓦固定装置3的凹槽6中,以保证定子内径 的真圆度。当制作闭环套4时由于采用其他先进工艺而使得接缝5平滑无凸 起时,不必将接缝5卡设于两片磁瓦2之间的空缺处,也不必在磁瓦固定装 置3上预留凹槽6 。 安装方法5先将磁瓦固定装置3按电机设计要求方向压入定子机壳1 ,再将磁瓦2 按设计极性放入或压入磁瓦固定装置3的N个空缺内,其空缺的数量根据电 机的极对数决定,因此N的取值范围为(N=2、 4、 6…),本实施例中, 空缺的数量为4个。最后将闭环套4过盈地压入磁瓦2及磁瓦固定装置3配 合形成的圆筒的内腔中,在闭环套4的接缝5有焊接凸起时,将闭环套4的 接缝5卡入磁瓦2之间的空缺处或磁瓦固定装置3的凹槽6内固定。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对于不同规格和型号的电机,其闭环套4的长 度和直径都会作相应的改变以符合电机的要求,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 结构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包括壳体、磁瓦,所述磁瓦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瓦的内表面,还紧密配合有闭环套。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套与 所述壳体同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闭环套 为不锈钢套。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该永磁电机定 子还包括有磁瓦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磁瓦紧固于所述壳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包括壳体、磁瓦,所述磁瓦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其中,在所述磁瓦的内表面,还紧密配合有闭环套,并且,所述闭环套与所述壳体同轴。本技术通过在电机的转子与定子之间增加一个闭环套,并且使该闭环套与定子过盈配合,避免了由于磁瓦破碎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异物脱落而卡死电机,降低了电机因机械原因而失效的概率。文档编号H02K1/18GK201243228SQ20082009613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岭 林, 郭林强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包括:壳体、磁瓦,所述磁瓦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瓦的内表面,还紧密配合有闭环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强林岭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