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油防气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93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油防气穴阀,其中的阀套内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有锥孔;阀芯内依次形成有导向孔,弹簧孔、台阶孔,所述导向孔与螺盖配合,所述弹簧孔与弹簧配合;阀芯的芯头部可与阀套内锥孔配合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芯头部由椎体部和位于椎体部顶端的圆柱部构成,所述台阶孔形成在芯头部中;阀芯上的椎体部外外侧面形成导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补油防气穴阀方案,其采用进油口面积与出油孔面积相近的设计方案,且油液沿阀芯头部几个过渡区域有序流过的方式,避免了补油过程中气穴的产生,大大提高液压传动的稳定可靠性。定可靠性。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油防气穴阀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传动中的补油方案。

技术介绍

[0002]在液压传动中,当流体在容器或管道中,在有空隙或压力突然下降时,流体中溶解的气体会释放成气泡,随着机械动作,当压力再升高时气泡会损坏与流体接触的零件表面。
[0003]针对这样的问题,通常用普通的单向阀来进行补油,以保证容腔或管道始终充满油液,防止或减少发生气穴现象。但由于结构限制,基于常规单向阀的补油过程中如果流体从较小容腔一下进入较大容腔,还会有气穴发生的可能。
[0004]由此可见,提供一种能够避发生气穴的液压传动补油方案,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液压传动补油方案容易发生气穴现象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油防气穴阀,实现避免液压传动补油过程中发生气穴。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补油防气穴阀,包括阀套,阀芯,螺盖,弹簧;所述阀套为中空结构,底端形成有出油孔,下部外侧面形成有若干的进油孔;所述阀芯可移动的安置在阀套内,所述螺盖安置在所述阀套上,通过所述弹簧驱动阀芯在阀套内移动;
[0007]所述阀套内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有锥孔;
[0008]所述阀芯内依次形成有导向孔,弹簧孔、台阶孔,所述导向孔与螺盖配合,所述弹簧孔与弹簧配合;所述阀芯的芯头部可与所述阀套内锥孔配合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0009]所述芯头部由椎体部和位于椎体部顶端的圆柱部构成,所述台阶孔形成在芯头部中;所述阀芯上的椎体部外外侧面为第一圆弧面,外锥面以及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阀芯上圆柱部的外圆面衔接,在阀芯的芯头部外侧面形成导油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阀套内出油孔和锥孔相交处形成大于90
°
的钝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盖通过弹簧对阀芯形成预压,驱动阀芯密封隔断阀套上的出油孔与进油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阀芯芯头部的外锥面与阀套内的锥孔之间相接触时形成硬密封。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盖下部形成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阀芯内的导向孔相互配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螺盖上的导向柱与所述阀芯的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格莱圈。
[0016]本技术提供的补油防气穴阀方案,整体结构紧凑,同时安装使用方便。
[0017]再者,本技术提供的补油防气穴阀方案,其采用进油口面积与出油孔面积相
近的设计方案,且油液沿阀芯头部几个过渡区域有序流过的方式,避免了补油过程中气穴的产生,大大提高液压传动的稳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9]图1为本实例中补油防气穴阀的结构示例图;
[0020]图2为本实例中阀套的结构示例图。
[0021]附图中标号说明:
[0022]100

阀套;101

进油孔;102

出油孔;103

锥孔;104

内孔;105

螺纹孔;106

沟槽;107

三角密封槽;108

沟槽;109

外螺纹;110

外圆;
[0023]200

阀芯;201

导向孔;202

弹簧孔;203

台阶孔;204

小外圆面;205

第二圆弧面;206

外椎面;207

第一圆弧面;208

芯头部;209

椎体部209;210

圆柱部;
[0024]300

螺盖;301

导向柱;302

弹簧孔;400

弹簧;
[0025]501

带挡圈的径向密封圈;502

径向密封圈;503

角密封圈;510

格莱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针对现有液压传动中采用单向阀来进行补油时容易出现气穴的问题,本实例给出一种补油防气穴阀,通过创新的设计,避免补油过程中气穴的产生。
[0028]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补油防气穴阀的一种构成示例方案。
[0029]由图可知,本补油防气穴阀主要包括:阀套100,阀芯200,螺盖300,弹簧400这里几个主体部件。
[0030]其中,阀套100构成整个阀的主体结构,用于安置其他组成部件,即使得其他的组成部件都有序的安置在阀套中,形成结构紧凑的补油防气穴阀。
[0031]该阀套100整体为中空结构,底端形成有出油孔102,下部外侧面形成有若干的进油孔101;
[0032]阀芯200可移动的安置在阀套100的中空内孔内,其上的芯头部可与阀套100中的出油孔102与进油孔101配合,控制出油孔102与进油孔101之间导通与断开,同时形成相近的进油口面积与出油孔面积,并在外侧部形成导油面,使得油液沿阀芯头部几个过渡区域有序流过。
[0033]这里的螺盖300,其安置在阀套100上,通过弹簧400驱动阀芯200在阀套100内移动。
[0034]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实现方案。
[0035]参见图1和2,本方案中的阀套100外部设有外螺纹109和几个台阶的外圆110,最上端设置为外六角,便于安装人员用扳手安装整阀,其中外圆110与外螺纹109之间设有沟槽108安装径向密封圈502。
[0036]在该阀套100的外螺纹109下方外圆上径向均布8个进油口101,其中进油口101通过管道与油箱连接。
[0037]该阀套100最下端外圆设有沟槽106,用于安装带挡圈的径向密封圈501。
[0038]进一步的,该阀套100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有相应的内孔104。该内孔104上部设置了螺纹孔105,该螺纹孔105可与螺盖300的外螺纹相连接,其螺纹孔105的螺纹孔口处设有三角密封槽107用于安装角密封圈503。
[0039]其中该阀套100的内孔104下部设置形成有出油孔102和锥孔103,其出油口102与液压系统的工作区的高压区连接。同时出油孔102和锥孔103相交处形成大于90
°
的钝角,此钝角与阀芯200上面的外锥面206接触时形成硬密封装置,使得进油口101与出油孔102之间反向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油防气穴阀,包括阀套,阀芯,螺盖,弹簧;所述阀套为中空结构,底端形成有出油孔,下部外侧面形成有若干的进油孔;所述阀芯可移动的安置在阀套内,所述螺盖安置在所述阀套上,通过所述弹簧驱动阀芯在阀套内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内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有锥孔;所述阀芯内依次形成有导向孔,弹簧孔、台阶孔,所述导向孔与螺盖配合,所述弹簧孔与弹簧配合;所述阀芯的芯头部可与所述阀套内锥孔配合在出油孔与进油孔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所述芯头部由椎体部和位于椎体部顶端的圆柱部构成,所述台阶孔形成在芯头部中;所述阀芯上的椎体部外侧面为第一圆弧面,外锥面以及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阀芯上圆柱部的外圆面衔接,在阀芯的芯头部外侧面形成导油面。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林何俊钱根发朱剑根马欲宏谷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