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415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9
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属于工程机械流体控制元件领域。主阀芯设置在阀体主阀芯孔内,主阀芯通过主阀芯弹簧与导杆连接,密封栓安装在阀体尾部;阀体主阀芯孔尾部与密封栓凹槽、主阀芯凹槽之间形成尾腔;主阀芯液动力补偿台肩补偿主阀芯稳态液动力;端盖块安装在阀体头部;阀体的进油腔压力作用在主阀芯一级压力控制截面上;二级压力控制腔通过逻辑或控制与阀体进油腔接通,对主阀芯二级压力控制截面施加力的作用,实现二级主压控制;三级压力控制腔通过逻辑与控制与进油腔接通,对主阀芯三级压力控制截面施加力的作用,实现三级主压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压力控制截面阶梯分布实现多级主压调节,利用反馈压力实现多级主压自主逻辑控制。级主压自主逻辑控制。级主压自主逻辑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流体控制元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液压传动系统是工程机械的能源供给系统,通过控制工作油液的压力和流量完成工程机械中的动力传递、换挡控制、润滑与冷却等要求。工程机械中流体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液压阀的性能有越来越来高的要求。对于电液控制技术的关键元件——液压阀控制性能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这一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液流经过阀口时,由于流动方向和流速的变化造成液体动量的改变,使阀芯受到附加的作用力,这就是液动力,在阀口开度一定的稳定流动情况下,液动力为稳态液动力。稳态液动力的补偿对液压阀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至关重要。工程机械系统的能源系统中的主油路压力随工况的变化发生改变,例如工程车辆换挡操作时,目前主压控制采用传统的多液压阀组合控制,控制结构复杂,能耗较高。因此急需一种稳定性好、精度高、效率高、能耗低的液压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能够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包括阀体(2)及主阀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稳态液动力的多级主压逻辑控制阀还包括单向阀一(25)、单向阀二(29)、盖板(10)、端盖块(12)、主阀芯阻尼堵头(13)、密封栓(1)、导杆(4)、主阀芯弹簧(6)、尾腔阻尼堵头(3)、逻辑或控制阀芯(23)及逻辑与控制阀芯(31);阀体(2)中心设有阀体主阀芯孔,阀体(2)顶端开有连通单向阀一(25)和单向阀二(29)出口的单向阀出口油道(9),阀体主阀芯孔的上侧壁内开有反馈压力一油道(11)、反馈压力二油道(8),阀体主阀芯孔左侧壁内开有逻辑与控制阀芯孔、单项阀二油道、逻辑与控制油道一(11

2)、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及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所述逻辑与控制阀芯孔与逻辑与控制油道一(11

2)、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及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连通并通至阀体(2)顶端,单项阀二油道通至阀体(2)顶端,逻辑与控制油道一(11

2)、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及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通至阀体(2)前端,单向阀二油道与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连通;阀体主阀芯孔右侧壁内开有逻辑或控制阀芯孔、单向阀一油道、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及单向阀一入口油道(11

1),逻辑或控制阀芯孔及单向阀一油道均通至阀体(2)顶端,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及单向阀一入口油道(11

1)均通至阀体(2)前端,且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与逻辑或逻辑或控制阀芯孔连通,单向阀一入口油道(11

1)与单向阀一油道连通;逻辑或控制阀芯孔与单向阀出口油道(9)连通;阀体(2)侧壁内开有通至阀体(2)顶部的反馈压力一换向油道(11

3)及反馈压力二换向油道(8

2),反馈压力一换向油道(11

3)通过反馈压力一油道(11)与单向阀一入口油道(11

1)连通,反馈压力二换向油道(8

2)通过反馈压力二油道(8)与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连通;逻辑或控制阀芯(23)装在逻辑或控制阀芯孔内且二者弹性连接,逻辑或控制阀芯孔与逻辑或控制阀芯(23)之间的空间构成逻辑或控制反馈压力作用腔(22)及逻辑或控制开关腔(26),逻辑或控制阀芯孔与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的连通通过逻辑或控制阀芯(23)控制;逻辑或控制反馈压力作用腔(22)与单向阀出口油道(9)连通;逻辑与控制阀芯(31)装在逻辑与控制阀芯孔内且二者弹性连接,逻辑与控制阀芯孔与逻辑与控制阀芯(31)之间的空间构成逻辑与控制开关腔(32),阀体(2)侧壁上开有与逻辑与控制开关腔(32)相连通的逻辑与控制开关腔油道,逻辑与控制阀芯孔与逻辑与控制油道一(11

2)、逻辑与控制油道二(8

1)及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的连通通过逻辑与控制阀芯(31)控制;阀体(2)底部开有与阀体主阀芯孔相连通的进油口(15)和出油口(18),阀体主阀芯孔与出油口(18)和进油口(15)相对应部分分别为出油腔(5)和进油腔(17);阀体(2)侧壁上设有与进油腔(17)连通的逻辑或控制阀芯孔油道(16),逻辑或控制阀芯孔油道(16)与逻辑或控制开关腔(26)连通;阀体(2)侧壁上设有与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连通的二级压力控制腔进油油道(21);单向阀一(25)装在单向阀一油道内,单项阀二(29)装在单向阀二油道内,单向阀一(25)和单项阀二(29)分别与盖板(10)弹性连接;单向阀一入口油道(11

1)、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与进油腔(17)连通;进油腔(17)依次通过逻辑或控制阀芯孔油道(16)、逻辑或控制油道(21

1)及二级压力控制腔进油油道(21)与端盖块(12)的二级压
力控制腔(12

2)连通;进油腔(17)依次通过逻辑与控制开关腔(32)、逻辑与控制油道三(14

1)、三级压力控制腔进油油道(14)与端盖块12的三级压力控制腔(12

3)连通;端盖块(12)一端设置在阀体主阀芯孔内的头端,端盖块(12)与阀体(2)头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端盖块(12)中心设有端盖阀芯孔,主阀芯(7)头部滑动设置在端盖阀芯孔内,主阀芯(7)尾部滑动设置在阀体主阀芯孔内;主阀芯(7)的保护台肩(7

8)抵在端盖块(12)的三级压力控制腔(12

3)末端端面上,端盖阀芯孔头端与主阀芯阻尼堵头(13)可拆卸固定连接;主阀芯(7)尾端设有主阀芯凹槽(7

1),主阀芯凹槽(7

1)侧壁上设有与其相通的主阀芯凹槽阻尼孔(7

3),密封栓(1)一端设有密封栓凹槽(20),导杆(4)一端设置在密封栓凹槽(20)内,导杆(4)另一端设置在主阀芯凹槽(7

1)内,阀体主阀芯孔尾部与密封栓凹槽(20)及主阀芯凹槽(7

1)之间形成尾腔(19),导杆(4)外侧装有主阀芯弹簧(6),导杆(4)通过主阀芯弹簧(6)与主阀芯(7)连接,密封栓(1)与阀体主阀芯孔尾端可拆卸固定连接;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俊张震阳刘宇柳虎袁钲博李丛飞杨尚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