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岂文千专利>正文

直流直线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90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设计出一种无电刷、无换向器、长行程、构造简单,并且不需要庞大的激磁绕组及直线运动轴承的直流直线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需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其驱动力的大小可根据需作直线运动器具驱动动力的大小而定,它具有行程长,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直流直线驱动器涉及一种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现有的直线运动驱动技术,多采用电刷、换向器、庞大的激磁绕组和直线运动轴承,因而其结构复杂。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的目的在于,它设计出一种无电刷,无换向器长行程,其构造极其简单,不需要庞大的激磁绕组及直线运动轴承的直流直线驱动装置。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由次级磁场轭板和初级推动器两大部件组成。次级磁场轭板由下轭板和铁磁组成,该铁磁用粘合剂粘在下轭板上。初级推动器由绕组,绕组库,绕组骨架及上轭板所组成。该绕组缠绕在绕组骨架内,并封装,再装入绕组库内;将上轭板插入绕组骨架内,用螺钉固定在下轭板上;当电流通过绕组时,随电源正负极的变换,可使初级推动器作长距离的直线运动,初级推动器的前端可携带负载物往返运动。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可用于各种需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其驱动力的大小可根据需作直线运动器具驱动动力的大小而定。它具有行程长,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可适应于传送车,各种锁具,吊车,电磁锤等许多需直线往返运动的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的结构图1-螺钉,2-上轭板,3-绕组,4-绕组库,5-绕组骨架,6-下轭板,7-铁磁。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的实施例由次级磁场轭板和初级推动器两大部件组成。初级推动器由下轭板6和铁磁7组成,该铁磁7用粘合剂粘在下轭板6上。次级磁场轭板由绕组3,绕组库4,绕组骨架5及上轭板2所组成。该绕组3缠绕在绕组骨架5内,做清化处理后,再装入绕组库4内,并封装;将上轭板2插入绕组骨架5内,用螺钉1固定在下轭板6上;当电流通过绕组3时,随电源正负极的变换,可使初级推动器作长距离的直线运动,初级推动器的前端可携带负载物往返运动。权利要求1.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由次级磁场轭板和初级推动器两大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次级磁场轭板由下轭板(6)和铁磁(7)组成,该铁磁(7)用粘合剂粘在下轭板(6)上;初级推动器由绕组(3)、绕组库(4)、绕组骨架(5)及上轭板(2)所组成,该绕组(3)缠绕在绕组骨架(5)内,做清化处理后,再装入绕组库(4)内,并封装;将上轭板(2)插入绕组骨架(5)内,用螺钉(1)固定在下轭板(6)上,当电流通过绕组(3)时,随电源正负极的变换,可使初级推动器作长距离的直线运动,初级推动器的前端可携带负载物往返运动。专利摘要本技术直流直线驱动器设计出一种无电刷、无换向器、长行程、构造简单,并且不需要庞大的激磁绕组及直线运动轴承的直流直线驱动装置,可用于各种需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其驱动力的大小可根据需作直线运动器具驱动动力的大小而定,它具有行程长,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H02K33/18GK2289344SQ9720349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岂文千 申请人:岂文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直流直线驱动器由次级磁场轭板和初级推动器两大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次级磁场轭板由下轭板(6)和铁磁(7)组成,该铁磁(7)用粘合剂粘在下轭板(6)上;初级推动器由绕组(3)、绕组库(4)、绕组骨架(5)及上轭板(2)所组成,该绕组(3)缠绕在绕组骨架(5)内,做清化处理后,再装入绕组库(4)内,并封装;将上轭板(2)插入绕组骨架(5)内,用螺钉(1)固定在下轭板(6)上,当电流通过绕组(3)时,随电源正负极的变换,可使初级推动器作长距离的直线运动,初级推动器的前端可携带负载物往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岂文千
申请(专利权)人:岂文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