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67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立杆,两组所述立杆外壁上均套设有移动块一,两组所述立杆上均开设有刻度槽,两组所述移动块一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移动块一一侧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延伸至所述移动块一内与所述立杆相抵触。有益效果:通过添加调节组件我们可以将铁球固定住,并且可以进行左右移动使铁球砸在电池壳单面的不同位置上使撞击检测更加具体,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通过添加复位组件便于我们固定电池壳,通过添加翻转机构可以让我们在电池壳的不同面上进行撞击检测,并且翻转机构更换电池壳面灵活快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步提高检测效率。步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壳体检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遭受震动,而壳体内又封装有极板和电解液等,若壳体强度不高,则会造成壳体破裂而电解液外溢等问题。目前,壳体强度的检测方法是通过钢球等重物在一定高度下自由落体后冲击壳体,通过观察钢球冲击后的壳体外观尤其是外观形变情况,来检测壳体强度。
[0003]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可以对钢球进行高度调节,但是在水平方向上钢球处于固定状态无法左右移动,导致每次都砸在同一个位置上,其他位置检测不到致使检测误差较大,并且现有检测装置将电池壳体进行单一固定不能灵活更换检测面,导致检测效率较低。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设有对称设置的立杆(2),两组所述立杆(2)外壁上均套设有移动块一(3),两组所述立杆(2)上均开设有刻度槽(4),两组所述移动块一(3)通过连接杆(5)相连,所述移动块一(3)一侧设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一端延伸至所述移动块一(3)内与所述立杆(2)相抵触,所述立杆(2)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6)相匹配的限位槽一(7),所述连接杆(5)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所述连接杆(5)上套设有的滑动块(8),所述滑动块(8)底端设有U型架(9),所述U型架(9)通过连架一与所述滑动块(8)相连,所述U型架(9)上设有横向设置的丝杆(10),所述丝杆(10)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块二(11),两组所述移动块二(11)底端均设有弧形夹片(12),所述弧形夹片(12)通过连架二与所述移动块二(11)相连,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两组所述立杆(2)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支板(13),两组所述支板(13)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夹框(14),所述夹框(14)通过复位机构与所述支板(13)相连,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所述支板(13)与所述夹框(14)相近的一侧设有的转轴一(15),所述转轴一(15)一端设有限位框(16),所述限位框(16)中设有行程柱(17),所述行程柱(17)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框(16)外与所述夹框(14)相连,所述限位框(16)内开设有与所述行程柱(17)相匹配的行程槽(18),所述行程槽(18)内设有复位弹簧一(19),所述复位弹簧一(19)分别与所述限位框(16)和所述行程柱(17)相连,一组所述转轴一(15)一端贯穿一组所述支板(13)与翻转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鸿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