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99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多角度旋转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背后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靶板,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包括前夹持板、旋转圆盘和大肋板,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竖直固定的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侧板、后夹持板、小肘板和方形固定底座,所述靶板设置于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栓的拆装即可实现靶板的更换以及多角度旋转装置和基座的分离,通过改变多角度旋转装置和基座的相对角度可以准确获得试验所需的各种斜向冲击角度,结构可靠,灵活性高,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毁伤与防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靶板冲击试验装置主要致力于研究弹体垂直于靶板入射的研究,鲜有研究不同角度斜向入射的靶板冲击试验装置。而现有的少数可以实现斜向入射的靶板冲击装置,其基本通过改变弹体的入射角度来实现,这种方法导致入射角度的准确性、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并且改变角度的过程较复杂,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斜向冲击试验装置进行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准确性高、拆装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快速而又准确的改变靶板角度,实现对弹体不同角度斜向冲击试验的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多角度旋转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背后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靶板,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包括前夹持板、旋转圆盘和大肋板,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竖直固定的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大肋板一边固定设置在前夹持板上,所述大肋板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旋转圆盘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侧板、后夹持板、小肘板和方形固定底座,所述竖直侧板和方形固定底座固定的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所述竖直侧板和方形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小肋板一边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上,所述小肋板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方形固定底座上,所述后夹持板设置在靶板背面,所述竖直侧板设置在后夹持板两侧,所述后夹持板分别与所述竖直侧板、基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靶板设置于前夹持板和后夹持板之间。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基座底面设置有方形定位开口,所述方形定位开口和试验平台的卡槽耦合固定。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旋转圆盘与基座的相对旋转角度介于

90
°‑
90
°
之间,获得与弹道方向呈不同角度的靶板。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前夹持板和竖直侧板间螺栓连接,所述前夹持板、靶板和后夹持板螺栓连接,所述后夹持板和靶板螺栓连接;所述旋转圆盘和基座螺栓连接;所述方形固定底座和基座螺栓连接。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方形固定底座的正中心设有螺栓孔,所述方形固定底座与基座螺栓连接。
[0009]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专利技术利用相对性原理,不再同传统做法中利用改变弹体入射角度的方法来实现不同角度斜向冲击试验一样,而是采用改变靶板的绝对角度来取得改变弹体与靶板间相对角度的效果,大幅度的减小了装卸损耗和人力成本;
[0011]2、本专利技术利用螺栓连接这种机械性联结方式,使得可以通过合理的排布螺栓孔的位置以及旋转靶板角度,获得不同试验需要的冲击角度,这种改变角度的方法稳定可靠,多次更换靶板前后不会因为角度调整而引入误差;
[0012]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强,作业人员无需进行额外培训便可完成对靶板角度的替换以及对各个部件的拆装。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包括基座4,基座4底面设置有方形定位开口41,方形定位开口41和试验平台的卡槽耦合固定。基座4上设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多角度旋转装置1,多角度旋转装置1背后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2,多角度旋转装置1和固定装置2之间设置有靶板3,多角度旋转装置1包括前夹持板11、旋转圆盘12和大肋板13,前夹持板11和旋转圆盘12竖直固定的设置在基座4上表面,前夹持板11和旋转圆盘12固定连接,旋转圆盘12与基座4的相对旋转角度介于

90
°‑
90
°
之间,获得与弹道方向呈不同角度的靶板。大肋板13一边固定设置在前夹持板11上,大肋板13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旋转圆盘12上。
[0019]固定装置2包括竖直侧板21、后夹持板22、小肘板23和方形固定底座24,竖直侧板21和方形固定底座24固定的设置在基座4上表面,竖直侧板21和方形固定底座24固定连接,小肋板23一边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21上,小肋板23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方形固定底座24上,后夹持板22设置在靶板3背面,竖直侧板21设置在后夹持板22两侧,后夹持板22分别与竖直侧板21、基座4之间留有间隙,靶板3设置于前夹持板11和后夹持板22之间。前夹持板11和竖直侧板21间螺栓连接,前夹持板11、靶板3和后夹持板22螺栓连接,后夹持板22和靶板3螺栓连接;旋转圆盘12和基座4螺栓连接;方形固定底座24和基座4螺栓连接。方形固定底座24的正中心设有螺栓孔,方形固定底座24与基座4螺栓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包括多角度旋转装置1、固定装置2、靶板3和基座4,多角度旋转装置1的背板通过螺栓连接与固定装置2的面板完成连接,从而实现两者位置的相对固定。而固定装置2中的后夹持板22利用螺栓连接,将靶板3固定于多角度旋转装置1的前夹持板11上,从而实现靶板3位置的固定,且三者面板实现平行。多角度旋转装置1和固定装置2底面位于基座4的上方,且多角度旋转装置1中的旋转圆盘12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与基座4的
固定,固定装置2中的方形固定底座24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和基座4的固定。
[0021]多角度旋转装置1包括前夹持板11、旋转圆盘12和大肋板13,前夹持板11与旋转圆盘12采用固定连接,两者的底面等高,且旋转圆盘12的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与基座4上表面的连接,以此实现多角度旋转装置1的固定。大肋板13的下表面贴于旋转圆盘12上,与旋转圆盘12采用固定连接,大肋板13的背面贴于前夹持板11面板,与前夹持板11采用固定连接,大肋板13对前夹持板11进行支撑,对前夹持板11提供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0022]固定装置2包括竖直侧板21、后夹持板22、小肘板23和方形固定底座24,竖直侧板21设于后夹持板22的两侧,不与后夹持板22接触,且竖直侧板21的面板贴于前夹持板11的背面。后夹持板22的面板贴合与靶板3的背板,且后夹持板22上面、侧面和底面悬空,以此实现对靶板3背板的固定,并在靶板3受到弹体冲击时给予其足够的强度支持。方形固定底座24的前面贴合于竖直侧板21,方形固定底座24和竖直侧板21采用固定连接,方形固定底座24和竖直侧板2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靶板冲击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多角度旋转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背后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和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靶板,所述多角度旋转装置包括前夹持板、旋转圆盘和大肋板,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竖直固定的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所述前夹持板和旋转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大肋板一边固定设置在前夹持板上,所述大肋板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旋转圆盘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竖直侧板、后夹持板、小肘板和方形固定底座,所述竖直侧板和方形固定底座固定的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所述竖直侧板和方形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小肋板一边固定设置在竖直侧板上,所述小肋板另一边固定设置在方形固定底座上,所述后夹持板设置在靶板背面,所述竖直侧板设置在后夹持板两侧,所述后夹持板分别与所述竖直侧板、基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靶板设置于前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韶朱子涵周沪郑成吴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