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628 阅读:7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可避免变速切换运行时冲击电流过大,且制作工艺简单的电机绕组。它包括低、高速二套互为独立的转子绕组,所述低速绕组为嵌于槽口的单层链式散绕组,高速绕组为按其导体截面积比为1∶1的比例分成上下二层嵌于槽底的双层波绕式硬绕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绕线转子双速电机定子、转子绕组均采用单绕组变极调速,低速串电阻,高速自成回路,这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低、高速切换运行时冲击电流过大,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且对电网的冲击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变速切换运行时冲击电流过大,且制作工艺简单电机绕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互为独立的低速散绕组和高速硬绕组构成的转子或定子绕组,所述硬绕组的每匝导体在沿其导体长度方向由其截面积比为1∶1的两部分导体构成。用于构成所述硬绕组每匝的两部分导体沿槽深方向呈上下二层分布。所述散绕组嵌于嵌线槽口;所述硬绕组每匝分成上下两层嵌于嵌线槽底。所述散绕组为单层链式绕组结构,硬绕组为双层波绕组结构。所述散、硬绕组为三相转子绕组,散绕组为单层链式绕组结构,硬绕组为双层波绕组结构,所述散绕组嵌于嵌线槽口,所述三相硬绕组每匝导体按其截面积比为1∶1的比例分成上下两层嵌于嵌线槽底,所述两层硬绕组各匝之间按下线顺序相互串接,三相硬绕组内部短接形成回路,三相散绕组引出三根引线与集电环连接,通过串电阻调速。本技术高速采用高阻抗的硬绕组,很好的解决了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绕组,包括互为独立的低速散绕组和高速硬绕组构成的转子或定子绕组,其特征是所述硬绕组的每匝导体在沿其导体长度方向由其截面积比为1∶1的两部分导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冬英李平胡辉华吴湖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