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万章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33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包括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及链轮,设一套筒连接电动机主体与变速箱;在电动机变速箱之间设制动装置;链轮通过轴承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末端,在变速箱输出轴端设有离合装置,链轮可经由离合装置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现在工厂的大门普遍采用可伸缩栅栏作隔离,并且用电动机带动栅栏的伸缩,但是目前所用电动机的制动和传动装置是各自分离的机构,在装配和维护时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制动及传动装置为一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包括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设一套筒连接电动机主体与变速箱;在电动机与变速箱之间设制动装置,链轮通过轴承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末端,在变速箱的输出端设有离合装置,链轮可经由离合装置驱动。所述的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为设一锯齿套可固接在电动机的主轴末端,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通过键连接一磨擦盘,磨擦盘可沿输入轴的轴向活动,磨擦盘固接一齿块,齿块的锯齿端面与电动机主轴的锯齿套的锯齿端面配合,在变速箱主轴上磨擦盘与变速箱间设一顶簧,磨擦盘的磨擦端面可与套筒内壁凹下而形成的内端面相磨合。所述的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装置是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一活套,活套可沿输出轴的轴向活动,在活套的外圆端面开一环槽;变速箱体的输出轴侧固定一“匚”形固定架,在固定架上活动连接一拨杆,拨杆上固定有至少一只销柱,销柱可插入活套的环槽内;活套与链轮上各设卡齿用于相互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其制动与传动装置为一体装置,使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修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要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锯齿套啮合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锯齿套脱开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离合器工作状态示意图。参照附图,图中标号与部件为电动机1,电动机主轴11,锯齿套12,套筒2,套筒内壁凹陷部21,摩擦盘3,齿块33,顶簧4,变速箱5,变速箱输入轴51,变速箱输出轴52,“匚”形固定架61,拨杆62,销柱621,活套63,链轮64,轴承642。参照附图,为达到制动装置与传动装置成为一体,用套筒2将变速箱5连接在电动机1的输出端,变速箱输出轴52安装有链轮64;在套筒2内,电动机主轴11与变速箱5间安装有制动装置。参照附图,其制动装置可为如下方式将一锯齿套12固定在电动机主轴11上,在变速箱输入轴51上通过键连接一磨擦盘3,磨擦盘3可沿变速箱输入轴51的轴向活动,磨擦盘3固接一齿块33,该锯齿套12的锯齿端面与电动机主轴11的锯齿套12的锯齿端面配合,在磨擦盘3与变速箱5间的变速箱输入轴51上套装一顶簧4,磨擦盘3的磨擦端面可与套筒2内壁凹下而形成的内端面21相磨合。参照附图,所述的锯齿套12与齿块33的端面为锯齿形,当电动机1未工作时,弹簧4将摩擦盘3顶向套筒2内壁凹下而形成的内端面21,而锯齿套12与齿块33的锯齿端面相咬合。当电动机1工作时,锯齿套12与齿块33相咬合旋转,电动机主轴11上的锯齿套12克服弹簧4的顶力将齿块33向变速箱5推动一定距离,使磨擦盘3的磨擦面与套筒2内壁凹下而形成的内端面21分离,而锯齿套12虽然与齿块33分离了一定距离,但依然咬合了锯齿面的绝大部份,这时,电动机1的转动仍能自由传递到变速箱输出轴52。参照附图,变速箱输出轴52端所加的离合装置是在变速箱输出轴52上通过键连接一活套63,活套63可沿输出轴52的轴向活动,在活套63的外圆端面开一环槽;链轮64通过轴承642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52末端;变速箱体输出轴52侧固定一“匚”形固定架61,在固定架61上活动连接一拨杆62,拨杆62上固定有至少一只销柱621,销柱621可插入活套63的环槽内;在活套63与链轮64的相对侧设有卡齿,用于相互连接。这样,可拔动拨杆62,拨杆62上的销柱621由于安装在活套63的环槽内,拨杆62带动活套63与链轮64的卡齿相卡;当电动机主轴11转动,将运动通过锯齿套12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51,再传递到变速箱输出轴52,再带动活套63转动,最后通过活套63与链轮64的卡齿相卡将运动传递到链轮64,最终通过链轮64带动栅栏的伸缩。当拔动拨杆62带动活套63与链轮64的卡齿分离时,即使电动机1转动带动了变速箱输出轴52的转动,由于链轮64是通过轴承安装在输出轴52上,所以链轮64得不到运动的传递。这是离合装置的工作过程。用于连接变速箱5与电动机1的套筒2可以因两者的大小差异而设计成锥管形、圆管形或其它形状。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包括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设一套筒(2)连接电动机(1)主体与变速箱(5);在电动机(1)与变速箱(5)之间设制动装置;链轮(64)通过轴承(642)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52)末端,在变速箱输出轴(52)端设有离合装置,链轮(64)可经由离合装置驱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为设一锯齿套(12)可固接在电动机主轴(11)末端,在变速箱输入轴(51)上通过键连接一磨擦盘(3),磨擦盘(3)可沿输入轴(51)的轴向活动,磨擦盘(3)固接一齿块(33),齿块(33)的锯齿端面与锯齿套(12)的锯齿端面配合,在变速箱主轴(51)上磨擦盘(3)与变速箱(5)本体间设一顶簧(4),磨擦盘(3)的磨擦端面可与套筒(2)内壁凹下而形成的内端面(21)相磨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装置是在变速箱输出轴(52)上通过键连接一活套(63),活套(63)可沿输出轴(52)的轴向活动,在活套(63)的外圆端面开一环槽;变速箱输出轴(52)侧固定一“匚”形固定架(61),在固定架(61)上活动连接一拨杆(62),拨杆(62)上固定有至少一只销柱(621),销柱(621)可插入活套(63)的环槽内;活套(63)与链轮(64)上各设卡齿用于相互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2)的外形可以为锥形、圆筒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包括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及链轮,设一套筒连接电动机主体与变速箱;在电动机变速箱之间设制动装置;链轮通过轴承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末端,在变速箱输出轴端设有离合装置,链轮可经由离合装置驱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文档编号H02K7/10GK2349719SQ9821980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万章 申请人:陈万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的制动及传动装置,包括制动装置、传动装置及链轮,其特征在于设一套筒(2)连接电动机(1)主体与变速箱(5);在电动机(1)与变速箱(5)之间设制动装置;链轮(64)通过轴承(642)联接在变速箱输出轴(52)末端,在变速箱输出轴(52)端设有离合装置,链轮(64)可经由离合装置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章
申请(专利权)人:陈万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