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水盛专利>正文

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315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其转子安装在空心转轴上,空心转轴内孔中装有一端设为动力输出轴端,另一端设为能控制电机动力输出与否的离合与制动操作端的动力输出轴,在空心轴的左端固装有飞轮,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装有气、液离合器、气、液囊及摩擦片,制动器气、液囊及摩擦片紧固在制动器上,制动器与电机后端盖为整体由螺栓与电机壳连接,通过两根气压、液压输送管分别控制离合器及制动器使之启动运转或制动,且动力输出轴端与控制端分开,不影响动力输出端的配置。(*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离合与制动功能的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具有启动确实、制动稳定、传递扭矩大的功能。目前使用的电磁离合制动电机虽然具有离合与制动的功能,但其弹簧驱动板在使用时不能传递过大扭矩,使大重型电机无法实现正常扭矩传输,因与摩擦片连接的弹簧驱动板,为确保必要弹性,不能太厚,故不能传输大功率电机扭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制造安装简便的可传输超大扭矩的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它包括有定子、转子、离合器主体、制动器主体、制动器、离合器气、液囊组成,其主要是定子固装在电机框座上,定子内侧设有安装在空心转轴上的转子,该空心转轴两端由轴承支架在电机前后端盖内侧,空心转轴内孔中的动力输出轴两端由轴承支架在电机前端盖和空心转轴上,其一端设为动力输出轴端,另一端设为能控制电机动力输出与否的离合与制动操作端的动力输出轴,而空心转轴的左端固装有飞轮;在动力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气、液压离合器主体,制动器主体,其中离合器主体,制动器主体内侧装有驱动气、液囊与摩擦片紧固连接,离合器主体紧固在动力输出轴上,上述飞轮与离合器摩擦片,离合器主体与制动摩擦片之间隔有间隙,制动器主体与电机后端盖为一体,用螺栓紧固在电机框座上。本技术是分别通过两根气压、液压输送管(一根控制气、液离合器,一根控制气、液制动器)作适当的切换使用来控制电机的传输与制动,其安装调试简便操作时可免除传统的动力输出扭矩小,使大型,重型电机可便捷控制。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压离合制动电机,它包括有定子(20)、转子(21)、离合器主体(50)、制动器主体(60)及气、液囊(52、61)组成,其主要是定子(20)固装在电机框座(22)上,定子(20)内侧设有安装在空心转轴(30)上的转子(21),空心转轴(30)两端由轴承(32、3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制动器主体(60)上,空心转轴(30)内孔中装有动力输出轴(40),其两端由轴承(42、4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空心转轴(30)上;空心转轴(30)的左端固装有飞轮(31),在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紧固安装有气、液压离合器主体(50),离合器(50)内侧装有驱动气、液囊(52),与摩擦片(51)紧固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制动摩擦片(62)紧固在制动器主体(60)上,制动器主体(60)与电机后端盖为一体,由螺栓(24)紧固在电机框座(22)上,供气、液管(41)通过固转缸(44)与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气、液管(63)相连通;飞轮(31)与离合器摩擦片(51)及离合器主体(50)与制动摩擦片(62)之间设有间隙。其工作过程如下,其定子(20)供电后,定子(20)内侧的转子(21)就驱使空心轴(30)与飞轮(31)一起转动,然而离合器主体(50)上的摩擦片(51)与飞轮(31)之间有间隙隔开,故动力没有输出。如欲将动力传出,则将气、液压通过气、液管(41)及离合器主体(50)上的气、液孔道(53)导入气、液囊(52),迫使摩擦片(51)与飞轮(31)接合,通过摩擦力将动力经离合器主体(50)而驱动动力输出轴(40)转动,使动力得以输出。反之,如欲将动力输出轴(40)的功能解除,则切断气、液囊(52)的供气、液,打开排气、液阀门,离合器气、液囊(52)将会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摩擦片(51)回位。同时给制动器主体(60)上的气、液囊(61)通过气、液管(63)充入气、液压、迫使摩擦片(62)与离合器主体(50)的径面接合而制止其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具超起动力,迅速联结,降低启动电流,可依气、液压力大小控制调整输出扭矩,且调整维修也非常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它包括有定子(20)、转子(21)、离合器主体(50)、制动器主体(60)及气、液囊(52、61)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20)固装在电机框座(22)上,定子(20)内侧设有安装在空心转轴(30)上的转子(21),空心转轴(30)两端由轴承(32、3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制动器主体(60)上,空心转轴(30)内孔中装有动力输出轴(40),其两端由轴承(42、4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空心转轴(30)上;空心转轴(30)的左端固装有飞轮(31),在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紧固安装有气、液压离合器主体(50),离合器(50)内侧装有驱动气、液囊(52),与摩擦片(51)紧固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制动摩擦片(62)紧固在制动器主体(60)上,制动器主体(60)与电机后端盖为一体,由螺栓(24)紧固在电机框座(22)上,供气、液管(41)通过固转缸(44)与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气、液管(6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飞轮(31)与离合器摩擦片(51)及离合器主体(50)与制动摩擦片(62)之间设有间隙。专利摘要一种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其转子安装在空心转轴上,空心转轴内孔中装有一端设为动力输出轴端,另一端设为能控制电机动力输出与否的离合与制动操作端的动力输出轴,在空心轴的左端固装有飞轮,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装有气、液离合器、气、液囊及摩擦片,制动器气、液囊及摩擦片紧固在制动器上,制动器与电机后端盖为整体由螺栓与电机壳连接,通过两根气压、液压输送管分别控制离合器及制动器使之启动运转或制动,且动力输出轴端与控制端分开,不影响动力输出端的配置。文档编号H02K7/10GK2254248SQ96211458公开日1997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水盛 申请人:陈水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压式离合制动电机,它包括有定子(20)、转子(21)、离合器主体(50)、制动器主体(60)及气、液囊(52、61)组成,其特征在于:定子(20)固装在电机框座(22)上,定子(20)内侧设有安装在空心转轴(30)上的转子(21),空心转轴(30)两端由轴承(32、3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制动器主体(60)上,空心转轴(30)内孔中装有动力输出轴(40),其两端由轴承(42、43)支撑在电机前端盖(23)和空心转轴(30)上;空心转轴(30)的左端固装有飞轮(31),在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紧固安装有气、液压离合器主体(50),离合器(50)内侧装有驱动气、液囊(52),与摩擦片(51)紧固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制动摩擦片(62)紧固在制动器主体(60)上,制动器主体(60)与电机后端盖为一体,由螺栓(24)紧固在电机框座(22)上,供气、液管(41)通过固转缸(44)与动力输出轴(40)的左端连接,制动气、液囊(61)与气、液管(6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水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