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磁阻电机的主动磁浮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30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磁阻电机的主动磁浮减振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运动模块;运动模块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包括两个第一电磁体,第二框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第二电磁体;第二部分包括两个第三电磁体;两个第二电磁体的第二铁芯通过第一导磁体相连,两个第三电磁体的第三铁芯通过第二导磁体相连,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的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铁芯、第二铁芯和第三铁芯、第一和第二导磁体,以及第一、第二框架间的气隙形成闭合的第一回路;减振装置还可由一个或多个偏置方式相同/不同的运动模块组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线圈中所通电流的大小可以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大小可以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大小可以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阻电机的主动磁浮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浮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阻电机的主动磁浮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高端制造、检测装备对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精密的运动部件通常都需要在极为“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因为任何的扰动都会对其精度产生影响。高性能的减振器无疑是保障运动部件实现超精密运动的重要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希望减振器具有如下特征:(1)大负载:由于一些部件本身具有很大的重量,减振器需要满足大负载的需求;(2)高变负载;(3)小体积:装备中各个分系统的集成需要减振器具有较小的体积;(4)低刚度:减振器低刚度的动力学特性可以有效提升其减振性能。
[0003]目前,减振器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音圈电机实现,音圈电机的优势在于线性出力,可控性强;第二种是气浮减振器,即利用气弹簧原理实现大负载和低刚度;第三种是采用永磁结构实现。但这几种方案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首先,音圈电机的力密度(力和电机体积的比值)较低,在电机体积、散热功率受限的情况下,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阻电机的主动磁浮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运动模块;其中:所述运动模块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可以产生多个磁阻力,并发生相对运动;第一框架包括两个第一电磁体,第一电磁体包括第一铁芯,两个第一铁芯沿第一方向排列,单个第一铁芯和第二方向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二框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第二电磁体和第一导磁体,第二电磁体包括第二铁芯,两个第二铁芯沿第一方向排列,并通过第一导磁体相连,单个第二铁芯和第二方向平行;第二部分包括两个第三电磁体和第二导磁体,第三电磁体包括第三铁芯,两个第三铁芯沿第一方向排列,并通过第二导磁体相连,单个第三铁芯和第二方向平行;第一电磁体、第二电磁体或第三电磁体中至少一个的铁芯上绕有线圈,工作时至少有一个线圈通电;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的第一、第二部分间存在多个气隙,第一框架的第一铁芯、第二框架的第一部分的第二铁芯、第一导磁体、第二部分的第三铁芯、第二导磁体,以及所述多个气隙形成闭合的第一回路;工作时,线圈中通入电流,线圈所形成磁场沿着第一回路以相同的绕向闭合,形成第一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间的气隙中产生磁阻力,在第一、第二框架的气隙中,第一框架所受的多个磁阻力由第一铁芯的侧面指向与之相对的第二或第三铁芯的侧面,实现对振动的主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阳苏新艺徐云浪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