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44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定子包括固定在机壳内壁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转子包括主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外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径向磁化磁钢与切向磁化磁钢混合组成的转子磁极,径向磁化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的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或者,转子铁芯内圆周方向均匀镶有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径向和切向两路聚磁,显著增加气隙磁密,大幅度减少机械时间常数,提高快速响应,从而高性能进行恒风量控制,使电机高效节能、低波动、低噪、频繁启动和快响应平稳运行,并可实现电机小型轻量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属于电机

技术介绍
交流感应电机已广泛用于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即HVAC场合。交 流感应电机风机也越来越广泛用于恒风量控制。通常交流感应电机风机恒风量控制采用两种方式(1) 交流感应电机风机转速不变,随着环境、灰尘等负载的变化,风机 送风系统控制采用通过调节入口或出口的挡板、阀门开度来调节、保持恒 风量,其输入功率大,且大量的能源消耗在挡板、阀门的截流过程中,控 制调风阀门的开度来实现送风量的控制,不管需要的风量是大是小,风机 则都是以设计时的最高转速运行,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由于使用调节阀 门开度来实现变风量的控制,这种调节方式既不方便,又浪费大量的电能, 很容易造成阀门及风机的损坏。调节精度不高,阀门调节容易引起故障, 造成维护成本增加,系统不稳定。(2) 感应电机风机交流变频调速,随着环境、灰尘等负载的变化,调节 风机转速,转速由变频器控制。变频器接受控制器的信号对风机进行速度 控制,控制器综合给定信号与反馈信号后,经模糊控制算法调节,向变频 器输出运转频率指令,调节风机转速,实现恒风量控制。当交流变频调速 风机转速从n变到n',风量Q、风压H及轴功率P的变化关系Q'=Q(n7n); H'=H (n'/n) 2; P'=P (n'/n) 3。由上式可以看出,风机的风量与风机的转 速成正比,风压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风机的轴功率等于风量与风压的乘 积,即风机的轴功率与风机电机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当负载减小时,可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使电动机转速n按比例降低来保持风量Q恒定,这时,电动机的功率p将按三次方关系大幅度地降低,比调节挡板、阀门节能40% 50%,从而达到节电的目的。交流变频采用了交流感应电机,其工作原理为定子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磁场,经定子磁场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使转子旋转。交流变频运 转的基础是电机定子与转子的电磁感应,电机运转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感应噪音与转子损耗等缺点;同时,交流感应电机风机,体积、重量大、响 应慢,采用鼠笼式转子,损耗、噪音大,效率低。交流变频中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方式一般采用是不等宽度PWM (脉冲宽 度调审lj—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制方式,而直流变频中逆变器的输出电 压方式一般采用是等宽度PWM调制方式,转矩大、灵敏度高,省电高达 18% 20。%。永磁直流无刷电机(BLM)有很多优点,但电枢励磁为"非 圆形跳跃式"的旋转磁场,存在较大的转矩波动,同时目前恒风量控制用 永磁无刷电机存在机械特性差、启动转矩小,过载能力低,线性度差、响 应慢和调速范围窄等缺陷,影响电机平稳低噪运行,难以实现产业化。高 性能恒风量控制用永磁直流无刷电机风机,必须在直流变频调速运行中, 使转矩波动小、噪声低、过载能力强和响应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恒风量控制 用电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 包括固定在机壳内壁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机壳兼作定子导磁磁轭,其 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主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外圆周方向均匀固定 有径向磁化磁钢与切向磁化磁钢混合组成的转子磁极,径向磁化磁钢为 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的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或者,转子铁芯内圆周方向均匀镶有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 之间设置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切向磁 化磁钢和极靴组成转子磁极。侧磁极的存在,不但顶掉了相邻主磁极之间 的漏磁通,并使漏磁通变为主磁通,而且自身还产生主磁通,快速响应的 提高与定转子间气隙磁通密度的增加成正比,通过径向和切向两路聚磁, 显著增加气隙磁通密度,电机的机械时间常数与气隙磁通密度平方成反 比,而加速度与气隙磁通密度成正比,从而大幅度减少了机械时间常数和 提高了快速响应。通过高磁密磁路设计大幅度提高电机定转子间的气隙磁 密,从而显著、有效地提高电机效率和出力,使电机高功率、高转矩、快 响应的平稳运行。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转子铁芯外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径向磁化磁钢为主磁极,主磁极外圆为非同心弧形曲面;或者,转子 铁芯内圆周方向均匀镶有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 磁极之间设置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切 向磁化磁钢和极靴组成转子磁极,极靴外圆为非同心弧形曲面。主磁极中 央气隙小,向两边逐渐变大,使定转子间形成不均匀对称径向气隙,使电 机具有聚磁,改善气隙磁场波形、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等特点。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转子铁芯外圆周方向均 匀固定有径向磁化磁钢与切向磁化磁钢混合组成的转子磁极,呈斜磁极磁 路结构,可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使电机综合品质提高。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转子铁芯内圆周方向均 匀镶有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切向 磁化磁钢为侧磁极,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切向磁化磁钢和极靴 组成转子磁极,磁极间设置隔磁磁桥。通过径向和切向磁钢两路磁通挤向 极靴,有良好的聚磁效应,显著增加气隙磁通密度,提高出力和快速响应。 同时,内置式磁钢转子为典型的凸极结构,凸极效应(凸极率)显著,可增加磁阻转矩和输出转矩,减少转矩波动,改善起动特性,便于弱磁扩速 和恒功率调速。内置式径向磁钢和极靴组成的磁极,极间导磁极靴漏磁较 大,因此,磁极间设置隔磁磁桥,保证隔磁磁桥截面处磁路高度饱和,导 磁系数减小,减少磁桥处分流磁通,减少漏磁,增加有效磁通,提高出力。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定子采用分数槽绕组,槽数Q与极数P的关系为Q=2P±1或Q=2P±2。采用槽数Q近似等于极数 2P,满足绕组对称条件,保证各相转矩对称,有效地减小自定位转矩。当 电机转子磁极一定时,采用分数槽,使磁极数与槽数的最小公倍数提高, 相当于提高齿槽转矩波动的基波频率,减小齿槽基波和高次谐波转矩幅 值,有效地降低电机齿槽引起的转矩波动和噪音,使电机能高效、低噪和 快响应的平稳运行。本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① 出力高。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转矩与定转子间气隙磁密成正比, 采用径向与切向磁化磁钢混合组成的磁极,不但减少了相邻极向的漏磁 通,而且大幅度提高了主磁通,使气隙磁密增加,大大提高出力、功率重量比、功率体积比和效率;② 动态响应快。通过径向和切向两路聚磁,显著增加气隙磁通密度, 电机的机械时间常数与气隙磁通密度平方成反比,而加速度与气隙磁通密 度成正比,从而大幅度减少机械时间常数,提高了快速响应,有利于调速 运行和频繁启动;③ 转矩波动小。永磁转子磁极或极靴为非同心弧形曲面形成不均匀对 称气隙,改善气隙磁场波形,呈现正弦波的气隙磁通密度,降低转矩波动 和噪音;电机定子采用分数槽绕组,齿槽的合理配置,提高齿槽转矩波动 的基波频率,减小齿槽基波和高次谐波转矩幅值,有效地降低电机齿槽引 起的转矩波动和噪音,使电机宽调速运行;永磁转子为斜磁极磁路结构, 降低转矩波动和噪音;④ 高效节能、噪音低。永磁励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风量控制用电机,包括机壳、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固定在机壳内壁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机壳兼作定子导磁磁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主轴和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外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径向磁化磁钢与切向磁化磁钢混合组成的转子磁极,径向磁化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的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或者,转子铁芯内圆周方向均匀镶有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为主磁极,相邻主磁极之间设置切向磁化磁钢为侧磁极,内置式径向磁化矩形条状磁钢、切向磁化磁钢和极靴组成转子磁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岗林德芳陈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和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