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肽促生长素抑制素5型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24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6 08:16
本文描述了作为促生长素抑制素调节剂的化合物、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治疗将会受益于促生长素抑制素活性调节的病况、疾病或病症的方法。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肽促生长素抑制素5型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2019年8月14日提交的第62/886,76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而整体并入本文中。关于联邦政府资助研究的声明
[0002]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由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的基金号DK115290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作出的。该政府对这项专利技术享有一定的权利。


[0003]本文描述了作为促生长素抑制素(somatostatin)调节剂的化合物、制备此类化合物的方法、包含此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以及使用此类化合物治疗将会受益于调节促生长素抑制素活性的病况、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4]促生长素抑制素是一种肽激素,其通过与G蛋白偶联的促生长素抑制素受体相互作用以及抑制许多次级激素的释放来调节内分泌系统并影响神经传递和细胞增殖。已经鉴定了六种亚型促生长素抑制素受体蛋白质(SSTR1、SSTR2a、SSTR2b、SSTR3、SSTR4、SSTR5),它们由五种不同的促生长素抑制素受体基因编码。调节特定亚型促生长素抑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碳环或杂环;X为N或C

R
a
;Y为N或C

R
b
;Z为N或C

R
c
;R
a
、R
b
和R
c
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

CN、

N(R9)2、

OR
f


CO2R9、

C(=O)N(R9)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碳环、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杂环;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C1‑
C6亚烷基、C1‑
C6氟亚烷基、或C1‑
C6杂亚烷基;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

CO2R9、或

C(=O)N(R9)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杂环;R1和R2独立地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5杂环烷基;R3为氢、

CN、

CO2R9、

C(=O)N(R9)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

OR9、

N(R9)2、

CN、

CO2R9、

C(=O)N(R9)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R6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杂烷基,或

L2‑
R
6a
;L2为不存在、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R
6b
为氢、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R7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或R6和R7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N的杂环;每个R8、R
11
和R
12
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碳环、取代的或未取代的
单环杂环、

CN、

OR9、

C(=O)R
10


CO2R9、

C(=O)N(R9)2、

N(R9)2、

NR9C(=O)R
10


NR9C(=O)OR
10


NR9C(=O)N(R9)2、

C(R9)=N

OR9、

SR9、

S(=O)R9、

SO2R9、或

SO2N(R9)2;或R
11
与相邻的R8以及将所述R
11
和所述相邻的R8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稠合的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碳环、或稠合的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环;每个R9独立地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7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3元至8元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杂芳基;或者同一个N原子上的两个R9与它们所附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N的杂环;每个R
10
独立地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7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3元至8元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杂芳基;且n为0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1为氢;R2为H或C1‑
C6烷基;R3为氢、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且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3.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1和R2各自为氢;R3为氢或

CH3;且R4和R5各自为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或(Ib)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为C

R
a
;Y为N;且Z为C

R
c
;或X为CH;Y为N;且Z为C

R
c
;或X为C

R
a
;Y为N;且Z为CH;或X为N;Y为C

R
b
;且Z为C

R
c
;或X为C

R
a
;Y为C

R
b
;且Z为N;或
X为N;Y为N;且Z为C

R
c
;或X为C

R
a
;Y为N;且Z为N。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I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苯基、单环杂芳基或二环杂芳基。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II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单环杂芳基;且n为0、1或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环A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三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哒嗪基、吡嗪基或三嗪基。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环A为苯基;或环A为吡啶基;或环A为吡唑基、噻唑基、异噁唑基、吡啶基或嘧啶基。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V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其中:A1和A2各自独立地为C

R8或N;且A3为C

R
12
或N。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A1为C

R8;A2为C

R8且A3为C

R
12
;或A1为N;A2为C

R8,且A3为C

R
12
;或A1为C

R8;A2为N,且A3为C

R
12
;或A1为C

R8;A2为C

R8,且A3为N。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Va

1)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式(IVa

1)其中:A1为C

R8;且A2为C

R8;或A1为N;且A2为C

R8;或A1为C

R8;且A2为N。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Va

2)、式(IVa

3)、式(IVa

4)或式(IVa

5)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V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Va

1)或式(Va

2)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18.根据权利要求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每个R8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

CN、

OR9、

CO2R9、

C(=O)N(R9)2、

N(R9)2、或

NR9C(=O)R
10
。19.根据权利要求1

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每个R8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
烷基、C1‑
C6氟烷基、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或C1‑
C6亚烷基;且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

CO2R9、

C(=O)N(R9)2、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
c
为氢、卤素、

CN、

N(R9)2、

OR
f
、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或C1‑
C6亚烷基;且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或

CO2R9。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8为氢、

F或

Cl;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

F、

Cl、

CN、

CH3、

CF3、

OCH3、

OCF3、或

OCHF2;且R
c
为氢、

F、

Cl、

CN、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

CH2CH2CH2CH3、

CH2CH(CH3)2、

CH(CH3)(CH2CH3)、

C(CH3)3、

CH2F、

CHF2、

CF3、

CH2CF3、

OCH3、

OCH2CH3、

OCF3、

OCH2CHF2、

OCH2CF3、

OCH2CH2OCH3、

O

(环丙基)、

O

CH2‑
(环丙基)、

O

CH2‑
(苯基)、

OCH2CO2H、

OCH2CH2CO2H、

OCH2CH2CH2CO2H、

OCH2CO2CH3、

OCH2CH2CO2CH3、

OCH2CH2CH2CO2CH3、

OCH2CO2CH2CH3、

OCH2CH2CO2CH2CH3、

OCH2CH2CH2CO2CH2CH3、

CO2CH3、

CO2CH2CH3、

C(=O)NH2、

CONHCH3、

C(=O)N(CH3)2、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或吗啉基。28.根据权利要求25

2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VIa

1)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3为氢或

CH3;R
c
为氢、

CN、

CH3、

CF3、

OCH3、

OCF3、

CO2CH3、

C(=O)NH2、

CONHCH3、或

C(=O)N(CH3)2;且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

CN、或

OR9。29.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VIIa)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其中:R8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R
c
为氢、卤素、

CN、

N(R9)2、

OR
f
、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或C1‑
C6亚烷基;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或

CO2R9。30.根据权利要求1

2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7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且R6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杂烷基,或

L2‑
R
6a
;L2为不存在、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R
6b
为氢、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或R6和R7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N的杂环烷基。31.根据权利要求1

3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7为H或C1‑
C6烷基。32.根据权利要求1

3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7为氢或

CH3。33.根据权利要求30

3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6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氟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8杂烷基。34.根据权利要求30

3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6为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
R6为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

CH2CH2CH2CH3、

CH2CH(CH3)2、

CH(CH3)(CH2CH3)、

CH(CH2CH3)(CH2CH3)、

CH(CH2CH2CH3)(CH2CH3)、

C(CH3)(CHCH3)2、

C(CH3)3、

CH2F、

CHF2、

CF3、

CH2CF3、

CH(CF3)(CH3)、

CH(CF3)(CH2CH3)、

CH2CF2CH3、或

CH(CH3)(CH2CF3)。36.根据权利要求30

3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6为

L2‑
R
6a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8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多环C5‑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茚满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四氢萘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多环C5‑
C
10
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1‑
C5杂芳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环C6‑
C9杂芳基。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桥接C5‑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螺环C5‑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金刚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茚满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四氢萘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萘基。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桥接C5‑
C
10
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螺环C5‑
C
10
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1‑
C5杂芳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环C6‑
C9杂芳基。39.根据权利要求36

3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L2为不存在、C1‑
C4亚烷基、或

CHR
6b

;且R
6b
为氢、C1‑
C4烷基、C1‑
C4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40.根据权利要求36

3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L2为不存在、C1‑
C4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4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3元或4元C2‑
C3杂环烷基;R
6b
为氢、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4环烷基。41.根据权利要求36

40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L2为不存在、

CH2‑


CH2CH2‑


CH2CH2CH2‑
、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环丙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环丁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氮杂环丁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氧杂环丁烷基;R
6b
为氢、

CH3、

CH2CH3、

CH2CH2CH3、

CH(CH3)2、

CHF2、

CH2F、

CF3、环丙基或环丁基。42.根据权利要求1

29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
为为
43.根据权利要求1

4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每个R9独立地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或者同一个N原子上的两个R9与它们所附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N的杂环;且每个R
10
独立地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为N或CH;
Y为N或CH;Z为N或C

R
c
;R
c
为氢、卤素、

CN、

N(R9)2、

OR
f
、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C1‑
C6氟烷氧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杂烷基;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C1‑
C6亚烷基、或C1‑
C6氟亚烷基;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

CO2R9、或

C(=O)N(R9)2;R1为氢;R2为H或C1‑
C6烷基;R3为氢、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R4为氢、卤素、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R5为氢、卤素、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R6为C1‑
C8烷基、C1‑
C8氟烷基、或

L2‑
R
6a
;L2为不存在、C1‑
C6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R
6b
为氢、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R7为H或C1‑
C6烷基;或R6和R7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环。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X为N或CH;Y为N或CH;Z为N或C

R
c
;R
c
为氢、

CN、

CH3、

CF3、

OCH3、

OCF3、

CO2CH3、

C(=O)NH2、

CONHCH3、或

C(=O)N(CH3)2;R1为氢;R2为氢;R3为氢、

CH3、

CH2OH、

CH2OCH3、

CH2CH2F、

CH2CHF2、或

CH2CF3;R4为氢或F;R5为氢或F;R6为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

L2‑
R
6a
;L2为不存在、C1‑
C6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4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或二环C5‑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3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或二环C4‑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R
6b
为氢、C1‑
C4烷基、C1‑
C4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4环烷基;R7为H或C1‑
C6烷基;或R6和R7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环。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VIII)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为苯基或吡啶基;R
a
和R
c
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

CN、

N(R9)2、

OR
f


CO2R9、

C(=O)N(R9)2、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C1‑
C6氟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6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R
f


L1‑
R
g
;L1为不存在、或C1‑
C6亚烷基;R
g
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3‑
C6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

CO2R9、或

C(=O)N(R9)2、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R1为氢;R2为氢或C1‑
C6烷基;R3为氢、C1‑
C4烷基、C1‑
C4氟烷基或C1‑
C4杂烷基;R4为氢、卤素、C1‑
C4烷基或C1‑
C4氟烷基;R5为氢、卤素、C1‑
C4烷基或C1‑
C4氟烷基;R6为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或

L2‑
R
6a
;L2为不存在、C1‑
C6亚烷基或

CHR
6b

;R
6a
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4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或二环C5‑
C
10
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
C
10
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3杂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或二环C4‑
C
10
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9杂芳基;R
6b
为氢、C1‑
C4烷基、C1‑
C4氟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4环烷基;R7为氢或C1‑
C6烷基;每个R8独立地为氢、卤素、C1‑
C6烷基、或C1‑
C6氟烷基;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C1‑
C6烷基、C1‑
C6氟烷基、

CN、

OR9、

CO2R9、

C(=O)N(R9)2、

N(R9)2、或

NR9C(=O)R
10
、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3‑
C8环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2‑
C5杂环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单环C1‑
C5杂芳基;每个R9独立地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或者同一个N原子上的两个R9与它们所附接的N原子一起形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含N的杂环;且每个R
10
独立地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n为0

3。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Xa

1)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A1为C

R8;且A2为C

R8;或A1为N;且A2为C

R8;或A1为C

R8;且A2为N。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权利要求47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3为氢或

CH3;R4和R5各自为氢;每个R8独立地为氢或卤素;且R
11
和R
12
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
C6氟烷基、

CN、

OR9。49.一种化合物,选自:1

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5

双(3,5

二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3: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3


‑5‑
氟苯基)
‑5‑
(3,5

二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
‑4‑
氟苯基)

N

(2

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苯基)

N

环己基吡啶
‑3‑
甲酰胺;1

8: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苯基)

N

(1

甲基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9: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苄基
‑5‑
(3

氰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苯基)

N

(4,4

二氟环己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甲基环己基)
‑5‑
(3,5

二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甲基苯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甲基苯基)

N

[1

(三氟甲基)环戊基]吡啶
‑3‑
甲酰胺;1

1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2,3

二氢

1H


‑1‑
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8:N

(金刚烷
‑2‑
基)
‑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

乙基环丁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4,5

三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3,3

二甲基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2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环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

环丙基乙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丙基甲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环丙基甲基)
‑5‑
(3


‑5‑
甲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2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甲基苯基)

N

(1

甲基

1H

吡唑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2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2,2

三氟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2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叔丁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3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3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戊烷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3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环丙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3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环丁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
1

3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3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氟苯基)

N

(3,3

二氟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37:4

[(3R,4R)
‑3‑
氨基
‑4‑
氟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3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3

甲基丁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3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4

二甲基戊烷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4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2

环丙基丙烷
‑2‑
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2,2

二氟环丙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2

二甲基环丙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4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R)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1,1

三氟
‑3‑
甲基丁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4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

甲基丙基)吡啶
‑3‑
甲酰胺;1

4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氟环丁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4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4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5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丁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5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丙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5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反式
‑2‑
氟环己基]吡啶
‑3‑
甲酰胺;1

5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R)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5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S)

1,1,1


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5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反式
‑3‑
氟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5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

环丁基

2,2,2

三氟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5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

甲基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5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

乙基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5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顺式
‑3‑
氟环丁基]吡啶
‑3‑
甲酰胺;1

6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4,4,4

三氟丁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6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氟苯基)

N

(二环丙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6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2

二氟丙基)吡啶
‑3‑
甲酰胺;1

64: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65: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

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66: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4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67: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68: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69: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0: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二环丙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72: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戊烷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73: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庚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
1

7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戊烷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7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戊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7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80: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3‑
(3,5

二氟苯基)
‑5‑
(哌啶
‑1‑
羰基)吡啶
‑2‑
甲腈;1

8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82: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戊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8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N

[顺式
‑2‑
氟环己基]吡啶
‑3‑
甲酰胺;1

84: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

氯苯基)
‑6‑
氰基吡啶
‑3‑
甲酰胺;1

8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

甲基丙基)吡啶
‑3‑
甲酰胺;1

8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丙基甲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8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8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氧杂环己烷
‑4‑
基)吡啶
‑3‑
甲酰胺;1

8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氧杂环己烷
‑3‑
基)吡啶
‑3‑
甲酰胺;1

90: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


‑5‑
氟苯基)
‑6‑
氰基吡啶
‑3‑
甲酰胺;1

9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9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2,2

三氟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9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9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

氰基
‑5‑
甲氧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95: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S)
‑1‑
(吡啶

2

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9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
‑5‑
甲氧基苯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97: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S)
‑1‑
苯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98:4

[(3S)
‑3‑
氨基
‑3‑
(羟基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1:4

[(3R,4R)
‑3‑
氨基
‑4‑
氟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S)
‑1‑
(吡啶
‑2‑
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

1H

吡唑
‑5‑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

1H

吡唑
‑3‑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

1H

咪唑
‑2‑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嘧啶
‑2‑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09: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5‑
(4

苄基哌嗪
‑1‑
羰基)
‑3‑
(3,5

二氟苯基)吡啶
‑2‑
甲腈;1

110: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3

苯基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苯基哌啶
‑4‑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2

二甲基氧杂环己烷
‑4‑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2

噁唑
‑3‑
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2

羟基苯基)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6:4

[(3R)
‑3‑
氨基
‑3‑
(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18:4

[(3S)
‑3‑
氨基
‑3‑
(2,2

二氟乙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
1

12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二氟甲氧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
‑5‑
氟苯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5‑
氟苯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嘧啶
‑2‑
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2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二环[1.1.1]戊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1,2

噁唑
‑3‑
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5

二氟苯基)

N

[1

(1

甲基

1H

1,2,3

三唑
‑4‑
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5:4

[(3R,4R)
‑3‑
氨基
‑4‑
氟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38:4

[(3R,4R)
‑3‑
氨基
‑4‑
氟吡咯烷
‑1‑
基]
‑5‑
(3


‑5‑
氟苯基)
‑6‑
氰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3,3

二氟环戊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4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二氟甲氧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0: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1: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2:4

[(3S)
‑3‑
氨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氰基
‑5‑
氟苯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5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甲氧基
‑5‑
[3

(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6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2,2

二氟

2H

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烯
‑4‑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6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5‑
(三氟甲基)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6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二氟甲氧基)苯基]
‑6‑
甲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6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

(二氟甲氧基)苯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
‑6‑
甲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2: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3,3

二氟环丁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3: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5: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2,2

二氟

2H

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烯
‑5‑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6: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
‑6‑
乙氧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7: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2,2

二氟乙氧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8: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6‑
(环丙基甲氧基)
‑5‑
(3,5

二氟苯基)吡啶
‑3‑
甲酰胺;1

179: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1S)
‑1‑
环丙基乙基]
‑5‑
(3,5

二氟苯基)
‑6‑
(2

甲氧基乙氧基)吡啶
‑3‑
甲酰胺;
1

180: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6‑
氰基
‑5‑
[3

(二氟甲氧基)
‑5‑
氟苯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81: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N

(4,4

二氟环己基)
‑5‑
(3,5

二氟苯基)
‑6‑
甲基吡啶
‑3‑
甲酰胺;1

184:4

[(3S)
‑3‑
氨基
‑3‑
甲基吡咯烷
‑1‑
基]
‑5‑
(2,2

二氟

2H

1,3

苯并二氧杂环戊烯
‑4‑
基)
‑6‑
甲氧基

N

[(2S)

1,1,1

三氟丙烷
‑2‑
基]吡啶
‑3‑
甲酰胺;1

188: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坚朱云飞王式淼陈米约瑟夫
申请(专利权)人:克林提克斯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